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锴 《社区》2014,(22):61-61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法国人的共识,因此,“尊重教育”便在该国的低幼教育中大行其道,且收效明显。有教育学家经过多年的考察与论证后指出:法国之所以能够培育出那么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先进的低幼教育理念:尊重教育。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市委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拉开了全市“警示教育月”活动的序幕。各区县、各部门和各直属单位迅速行动,使警示教育入心入脑,触及灵魂。日前,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陈绍泽在市建设纪工委关于转发市政公用局纪委开展“算好清廉七笔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上批示:“算清廉政账,这样的教育很有针对性。“市政公用局的做法之所以能受到肯定,是由于他们的做法唤起了灵魂深处的震撼。  相似文献   

3.
美国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美国传教士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他们开创了具有西方近代教育性质的“教会学校”教育;促进了留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推动和协助中国创建新学,并且直接参与改革新学教育。  相似文献   

4.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于未来的职业和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达到何种成就等等的向往和追求。一个人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驱力”,在理想之光的照射下,自觉地增强主人翁精神和职业责任感,向着事业的高峰勇猛地攀登,取得辉煌的成绩。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高帅生是我国未来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改变我国教育面貌的生力军。他们的职业理想如何关系到“百年大计”,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师生,虽…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的变革,始于洋务运动,其显著特点有三:创办各类新式学院,广泛传播西学;官费派遣留学生;废除科举制度等。这些重大举措,促进中国教育步入了近代化,其作用功不可没。但因洋务运动是以维护封建王朝为初衷的,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相似文献   

6.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用生活来教育,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和本体、本源。陶行知先生针对教育的弊端,曾一针见血地揭露:“中国教育的歧途在于抱着分数忘记了人生,  相似文献   

7.
大学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以及社会现状,决定了必须在大学期间对他们进行廉洁教育,给他们打好“免疫针”,让他们健康地走入社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廉洁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家小女儿今年刚刚5岁,却时常冒出一些古怪的想法。一次她对我说:“妈妈,我不想长大。”我听后感到很吃惊,因为我小时候天天盼着长大,长大后就可以不受大人的约束,就有更多的自由。看着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我疑惑地问:“为什么?”稚嫩的声音答道:“因为人长大了会死的。”她的回答更让我吃惊:没想到她小小的脑袋瓜里会思考“生、死”的问题。而且还挺惧怕死亡。  相似文献   

9.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浦口区永宁镇结合本镇实际组织开展“立足本色、永葆本色、增强本领”主题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是:邀请部队离休老干部为269名党员上一堂革命战争光荣传统课.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并结合上党课和看电影写出学习心德或观后感,组织一次主题演讲。进行一次先进性教育理论测试。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上半年,我有针对性地对所带班级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本班共有64名学生,其中父母或其中一方外出打工的占三分之一之多。在这些留守学生的意识里,父母是一个长期漂浮的身影,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的。但是,他们却是无辜的,不应该成为时代进步的牺牲品。所以我们在关注中国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应是“拯救”这些留守学生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1.
[摘要]“共生教育”是西南民族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它强调了个体生长过程中人在自然/人文关系结构中的共融、和谐,表现在三个维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互渗与共融,合一而不对立;在人与社会关系上的同一;在不同文化之间关系上的和而不同。“礼”连接了这三个维度的共生关系,始终居于核心地位。作为“共生教育”中的礼,其基本特征为:植根于西南民族的日常生活中(“礼源于俗”)、外显于礼俗社会中的器物(“礼形于器”)、操演于西南民族各种仪式性教育中(“礼融于仪”),并具有公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魏晋“言意之辨”及其教育教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言意之辨”可分为“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言尽意”三派,他们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言意之辨”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思想和教育背景,其实质是为魏晋人思虑教育问题提供方法论。“言意之辨”在教育上表现为“言教”和“意教”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观。“意教”派提出的“寻(寄)言观(出)意、忘言得(存)意、不言之教”反映了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和教学认识的三种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相似文献   

13.
我们所知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分离”并不是传统认识论层面上的问题,即不是“知不知”,而是“愿不愿”、“为不为”。因为,专门的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人员,是两类不同的教育实践者,他们的追求目标、利益关系、行为方式不同,这决定了他们的观念、意识及信奉、所需要的理论的差异。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应该是整合教育实践,进而解决理论上的困惑,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现象自然也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14.
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在艰难探索对华传教之路过程中,认知引荐西方教育模式能够改变中国“墨守成规”的教育制度与“停滞不前的文化”,并影响年轻一代的观念,有利于基督教传播。他们逐步探索出改造中国教育的基本思路并进行具体实践,取得明显效果,对后来的教会学校教育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并在客观上推动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大学各个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是不尽相同的,但我们长期习惯于一揽子的教育方式,只从大学生的共性出发,忽视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生理、心理特点的变化和不同需要,没有从受教育者的个性出发,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因而未能形成思想教育的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想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阮直 《社区》2010,(23):27-27
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真让人羡慕,我们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们,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就是国民中的“贵族”:我们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起点上他们就赢了我这样的草根一族,那些优越的生存条件,是我用毕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比如他们从小就能受到的一流教育,他们有挥霍不尽的财富。  相似文献   

17.
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迅速发展时期,竞争的挑战,风险的压力以及忧患意识使很多人感到难以适应,这种环境氛围和心理趋向也必然影响到青年学生,为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成因,重在育“心”,帮助青年学生过好“三关”,并争取家长的配合,促进学生自我排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席勒关学思考的中心是“真善关统一”的人,集中地体现为提出了一种将“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结合起来而使之变成“游戏冲动”的主张,并采取纵向比较的视角简捷而明快地表述了“力量的王国”、“伦理的王国”、“审美的王国”的构想,以期真正使人达到人性自由,从而营造完满与美好的人生。席勒美学强调的营造完满与美好人生的宗旨主要表现在:强调力量的王国中感性人的自由价值和强调伦理的王国中理性人的自由价值,以及强调审美的王国中天性人的自由价值等方面。这些对于语文教育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且实现“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无疑具有极其特别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教育思想,首先是他的宏大的全民教育目标,即教育改造“国民的劣根性”,使他们最终有“‘人’的价格”,从而达到“立人”“兴国”的目的。从这个目标出发,他提出了关于儿童、青年、妇女教育的思想和意见,同时,还提出了关于美育教育、文字改革、普通话建设以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教育者的要求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城乡教育因急速变迁而产生了痛楚。在打破传统中国“无差别统一的城乡良性循环”,推进近代“新式教育”以来,城市剥削和压迫乡村的城乡关系就决定了中国教育一步步地失去乡村,失去了传统中国的乡村文化和乡村价值。21世纪以来的“办学城镇化”更进一步在空间上和地理位置上使得中国教育失去乡村。一百多年来,中国教育不断地接受逐步失去“乡村”的事实,中国乡村也在外部压力下被迫应对“新式教育”以及“办学城镇化”的诸多调整,最终促成了今日我们看到的中国乡村教育之现实:如果说乡村有教育,也是城市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