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爱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情感训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多读才能达到心灵的体验和感悟。朱白清先生对此也深有体会,他指‘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所以说,文本中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怡情心理状态,只有通过在学生的不断品读中,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阅读教学应该真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中寓含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实施情感体验应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当今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教师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模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都很精彩,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具有撼人心魄的内在感染力,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只有对作者倾注于文中的情感有了真切的体验,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才能从中受到熏陶、教育和启发。而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等方面相对薄弱,对文本内容蕴含的情感因素的挖掘、体验、感悟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目前,语文课堂上出现有的教师在学生还未通读课文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合作学习,谈理解感悟的现象.其实生与生、师与生的对话应当是在学生个体和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着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进行种种的阅读训练,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在种种阅读方法中,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一种情感与认识融合的个性化心智活动。阅读教学如果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假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神情淡漠,无动于衷,很难说他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思想获得了启迪,更谈不上审美的情趣。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阅读教学应真正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努力让课堂成为弘扬个性的广阔天地,使阅读教学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现在很多老师的状态是把大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说,老师跟着学生跑,把握不住重点。结果一节课下来,老师让学生牵得很忙乱,文章讲得支离破碎,老师抱怨把握不住学生的思维。另一种状态是课堂很热闹,学生小手如林,对答如流,但是并没有激发起孩子多大的阅读期待,孩子的语言与思维没有发展。还有一种状态是老师选择的阅读话题跟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理解水平有一定差距,学生不知所措。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找到巧妙的"切入点",精心设置阅读话题,就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获得阅读教学的最佳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方法亟需探讨.作为一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把知识灌输、情感体验与历史对话三者结合起来,不失其重要的方法论选择.知识灌输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国史、国情,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理解中感受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精神,历史对话帮助学生在问答中深刻领会"三个选择".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依据作者的书面语言,由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形式,理解文章中的字词、句段,进而辨别文章主旨,领会作者思想,赏析作者写作风格及表达技巧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是,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我们扪心自问:学生有多少时间阅读?学生对阅读还有多少兴趣?学生能从阅读中找到快乐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要很好地完成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必须协调好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课程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古代汉语的“工具课”作用,为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扫除障碍。其次必须引进新的理论框架,从教材那种琐碎而简单的作家传记加作品的评述中跳出来,针对纷繁而复杂的头绪,梳理出文学的发展线索与规律;以情感为手段,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与古人的心灵沟通,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情感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意志的活动过程。情感和认识是相互影响的。现代阅读理论也认为,高层次的阅读,要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上迅速把握文章的精神内核,感悟、体验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下列方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语文课堂应注重学生朗读的培养,只有充盈着承载学生个性理解的朗读,引领学生真正读进文本中去,才能沟通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思想感情;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进程;才能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那么,如何使学生的朗读富有个性化呢?其中读后的评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情感在德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高校德育低效与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关。要从提高教师情感素质、了解当代大学生情感倾向以及在德育认知和实践过程中强化情感体验几方面努力以增强高校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