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阅读理解教学培养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素质教育,从课文入手,扩大知识面,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培养学生理解和实践能力。经过“导”“练”,从而完成从输入信息到输出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选用适当的阅读材料,采用适当的方法,抓住适当的时机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把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科学知识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学生语文素养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学生会在阅读积累中丰富知识,学习做人,学会表达,以量的积累促进质的飞跃。同时,学生养成了阅读积累的习惯后,能促进其自主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习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而生活是智慧的无穷源泉,是创造的广阔天地,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则能给学生一辈子的幸福。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昵?  相似文献   

4.
“儿童成长的基石是什么?阅读是建筑的基础,成长的基石!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见注)在语文教学中,我充分挖掘现有语文材料,挖掘儿童阅读潜力,妥帖指导,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并通过一次次精彩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时艳春 《新天地》2011,(11):131-131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能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臣.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营造氛围,让读书更快乐;教给方法,让读书高效率;养成习惯,让读书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考增加对名著和文化经典的考查,符合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名著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成了应付高考必须阅读的材料,使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名著失去了其原有的魅力。文章从学习时间紧张与考查内容过多形成尖锐的矛盾、学生阅读兴趣低等方面入手,探讨高考名著考查这一做法的利与弊,并提出考查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丰富人生观价值观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的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为完成这一目的,作为语文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进行阅读学习。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对学生来说是增加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所以在日常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指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用时最多,却不尽如人意,忽视学生的阅读心理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学生阅读心理研究,从阅读的动机与过程两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搭建各种平台,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健康积极,阅读形式选择正确,阅读方法科学有效,不仅对语文教学的总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大的影响,对小学生的精神成长、人格发展和美好的情感的养成,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尤其是对“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更为重要。我们针对小学生好表现,课外阅读后,总想把感想、体会表达出来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式聊书会的实践。它围绕一个主要的话题,以“聊书”的方式从“书的内容”、“精彩片段”以及“所得所想”三个层次出发,指导学生深入地阅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阅读的益处,并在快乐中交流。  相似文献   

12.
语文阅读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学习,它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整本书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必然的发展趋势,它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让整本书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师必须给予一定指导,可以采取的对策是: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感;过程指导,满足学生的阅读获得感;成果分享,促进向专题阅读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课题的提出 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及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问题。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形成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大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抓好几个工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保证阅读时间,指导读通课文;教师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读书,学会读书。  相似文献   

15.
搞好诗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观点和欣赏音乐的意趣,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说得十分深刻的。试想,一个人如果不热爱某一活动或某一事物,他能对它有兴趣吗?一个人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他能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来吗?可想而知,一个学生如果不热爱某一门功课,要他学好这门课也是不可能的。由于某种原因,他也可能学习这门功课,但难以做到主功、极积、自觉。这样学习的结果,同对于某一学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主动、极积地学习所取得的成效是截然不同的。当前,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够重视,成绩也不令人满意。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就我们语文教师本身而言,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生前一再强调“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主张。他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教会学生自己学语文,充分发挥语文这门工具课的作用,使其终身受用之。这是叶老一贯的教育思想,也是叶老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高度概括,对于深化我国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开创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笔者认为: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教”是手段,是途径,“不需要教”是目的。从“教”到“不教”,有一个渐进过程。教师…  相似文献   

18.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上下功夫《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足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就是说,要使语文学科完成其了具学科的使命,根本目的应该落实到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上,找们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评拓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让小学低段写话在积累中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语言积累,强调语文教学要放弃烦琐的内容分析,要通过阅读积累,通过生活积累,让学生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这一课程目标给每个语文教师提出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新课题。我们都知道,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一种学习能力的获得,都离不开教师长期的引导、训练和培养,积累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语文学习总目标第三条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础的语文学习方法”,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这样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