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些孩子真的不知道如何做学生。孙良东,就是这么一个特殊的孩子,对老师存有很大的偏见,喜欢通过打架、欺负同学、违反纪律来向老师挑衅。  相似文献   

2.
郑燮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见解。在郑燮看来,孩子的学习成功与否,既取决于老师,也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影响。家长爱孩子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理智地对待孩子,特别要把做“好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在教育方法方面,要注意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解除对孩子的束缚,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3.
他人的评价     
薛老师是因为爱孩子而做教师的,薛老师是因为爱读书而教孩子读书的。或许,我们很多人这辈子都不可能成为特级教师、名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像薛瑞萍老师那样的—“大量地、高品位地读:自由地、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这,就是我磕磕碰碰一路走来的,越来越坚定的语文学习之道。”  相似文献   

4.
香燕 《新天地》2011,(12):56-56
满怀希望,一脸稚气的我带着满腔热情踏进了教育的世界,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相似文献   

5.
凡当老师的人都知道,一定不能教自己的亲戚或朋友的孩子。这些孩子或以为自己跟老师熟悉,不把你放在眼里;或是当老师的不太好意思过于严厉地管教朋友的孩子,导致孩子学习不尽力等后果。  相似文献   

6.
正不知不觉,我已在幼儿园工作了6年。作为老师,我有时扮演孩子的朋友,有时扮演孩子的妈妈,既要教他们怎样吃饭、穿衣,又要教他们读书识字,怎样做游戏,怎样做一个大气的孩子……虽然有时感  相似文献   

7.
父兄一样     
文武 《新少年》2009,(7):22-23
王国柱,看上去挺普通的一个人,他干的工作也很平凡——少先队辅导员。可是在葫芦岛市钢屯小学的孩子眼中,他们的王老师既不普通,也不平凡。因为他们只要一见到王老师,心中就会激起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何以这般?让我们看看他为少先队员做了什么吧。  相似文献   

8.
很久以前有一个很笨的孩子。功课咋样先不说,只知道每次开家长会,老师宣布班上学生的成绩,他老爸吊着一颗心只想早一些听到念他孩子的名字,结果念出他孩子的名字时,老师就做了完结式的停顿,接下去就说:完了。  相似文献   

9.
赢自己一把     
很久以前有一个很笨的孩子。功课咋样先不说,只知道每次开家长会,老师宣布班上学生的成绩,他老爸吊着一颗心只想早一些听到念他孩子的名字,结果念出他孩子的名字时,老师就做了完结式的停顿,接下去就说:完了。  相似文献   

10.
张:刚才提到你的孩子在法国读初一,他的整个学习过程,你有何感受?孩子与你交流时谈到学校、老师、同学,是什么样的情况? 宋:讲孩子,自然而然带着自己的角色。怎么做父亲?做父亲是快乐的。从孩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理想学校?我们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是学生向往的学校,老师感到很幸福的学校,当然也是社会满意的学校。奥巴马在给他女儿写的一封信中说:"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上学,去那些能充分发掘潜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教会用质疑和好奇的眼光看世界的学校。”理想学校和优质学校不一样。优质学校是为了生存,注重外在的,不得不做。而理想学校一定是老师幸福、学生快乐。  相似文献   

12.
孩子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缺点什么,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堕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开始做母亲,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岗位。我问过一个并非“神童”的孩子:“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给我缝衣的。”“你爸爸呢?”小宝贝翻翻白眼:“爸爸是看报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独生子女教育的问题,必须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采取不同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1.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活动,渗透爱校爱班集体的教育。独生子女没有兄妹同伴,他们在家庭活动中基本以个体为主。孩子没有同伴间融洽的思想感情的交流,没有同伴间的相互帮助和团结友爱的气氛。这样的环境,久而久之造成孩子孤僻、任性,不合群,独生子女在家里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以我为主”,十分任性,缺乏关心他人和班级体观念,针对这些问题,家长应该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讲故事,讲教师的光荣事迹,让孩子的幼小心灵里感到,老师那么伟大…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 那天,我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突然,同在批改作业的张老师十分气愤地说道:“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得了,作业都要请人做!”只见他很快找来一位学生,不由分说地劈头盖脸一顿狠批:“你知道帮别人做作业是什么行为吗?这叫帮助同学吗?你这是拖人后腿……”  相似文献   

15.
王刚 《可乐》2010,(10):68-68
我四岁上幼儿园,进园没过半年,老师就断定我是个坏孩子。回想起来,那阵儿我还不是一般的“皮”,真是憋着“坏”。至今我还留着当年的“操行评语”:聪明、主观、好动,在课堂上好做小动作,不注意个人卫生,在游戏时总是不遵守规则……稍大一些,我更是变本加厉。终于,  相似文献   

16.
正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有一点我搞不懂,为什么许多家长喜欢在公众场合,训斥甚至羞辱自己的孩子?当着老师面说自己的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当着小伙伴们说自己的孩子"你瞧人家伊伊伊,你什么时候能赶上人家?!"先不说文明素质,你以为是妈妈就可以这么欺负自己的孩子?先别说爱了,请你先学习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是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小女孩几乎都喜欢粉粉嫩嫩的颜色,而我  相似文献   

17.
张冬梅 《社区》2014,(28):56-56
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贴标签”。比如,孩子做了好事,有的家长会抚摸着孩子的头说:“你做得很棒,真是个善良无私的好孩子l”而有的家长,则会表现出对孩子的不理解,甚至呵斥孩子:“放着正事不做,操那个闲心干吗?”在这里,两类家长的不同态度,其实是家长贴在孩子心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标签”,而这两种不同的“标签”,自然会培养出不同的人来。  相似文献   

18.
准备课,就是为以后更好的教学做一下准备的课.人教版教材一年级第一单元的准备课,是为初入学的孩子了解学校生活打下基础,从而初步培养孩子爱老师、爱学校、爱同学、爱班级的良好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教学,初步了解孩子生活习惯、学习爱好的情况,为以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章睿齐 《社区》2010,(18):54-55
心理学家和医学专家发现,不少孩子的心理问题跟家庭有关系,孩子们的疾病是他们的家庭不健康的一个身心方面的结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的好坏以及态度是否一致,父母本身的素质和修养如何,父母关系的好坏,以及家庭结构是否稳定,是儿童心理问题中最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看到这样一则消息:美国《芝加哥快报》的编辑总监道格拉斯先生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来中国做教育援助自愿者,他说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他与妻子芭芭拉在女儿琼妮4岁时离婚了,孩子由他抚养。琼妮5岁时,一天她把幼稚园里的拼图游戏板偷偷带回家。道格拉斯发现孩子撒谎后,就让她把玩具送回到幼稚园,并当面向老师道歉。回家后,让她选择惩罚内容:一是一个星期内不能吃冰淇凌;二是取消周日下午在中央公园的滑草游戏和野餐;三是在屁股上狠揍两巴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