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本文认为:女娲信仰源自古冀州,20世纪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址中有女娲崇拜痕迹;炼石补天是五千多年前的一次重大祭祀活动,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即是此次祭祀留下的遗迹;“红山女神”像即是女娲塑像。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有关古代文献的记载、民间的传统,对女娲两大创新功德:造人和补天,做了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女娲由于感到大地上很荒凉、孤独,为了增加新生机和新气象,而萌发了造人的创意。随后,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创新,终于造出了人类。不久,灾难突降、宇宙大乱。女娲又苦战三大战役、除害兴利,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存环境。从此,“万物之灵”的人类,才得以发挥自身无穷无尽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有关古代文献的记载、民间的传统.对女娲两大创新功德:造人和补天,做了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女娲由于感到大地上很荒凉、孤独.为了增加新生机和新气象,而萌发了造人的创意.随后,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创新.终于造出了人类.不久,灾难突降、宇宙大乱.女娲又苦战三大战役、除害兴利.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存环境.从此,"万物之灵"的人类,才得以发挥自身无穷无尽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女娲神话的现代阐释——《补天》与《女神之再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作品《补天》和郭沫若的作品《女神之再生》都是五四时期对女娲神话传说的现代性阐释,寄托了两位大家对历史的思索,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对现实人生的不同理解和相异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5.
远古清渭流域,以秦安陇城为中心的女娲神话传说具有典型的原型意义.对其进行探讨,可以比较切近地还原神话所表达的原生态内容及其流布线索.原始先民对生殖崇拜的集体无意识,积淀为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炼石补天神话中女娲烧制五彩石补天与大地湾先民烧制陶器的过程属于同一方式,在联结现实世界和神秘世界的方式上,女娲充当了人和神的中介.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传说,反映了先民对自己力量的发现和肯定.依据清渭流域以陇城为中心的大量民俗事象,并将汉民族女娲神话传说与少数民族地区女娲神话传说的分布及文化特征对比,则进一步说明以陇城为中心的清渭流域是女娲神话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6.
河南女娲神话的演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娲神话主要产生在河南省的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西部一带,随后沿黄河向东传播,与自东向西的伏羲神话在河南的东部地区交汇、融合,从而丰富、发展、变异,并产生新的神话与传说.对女娲神话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神话演变的方式,区分神话与传说、原生神话与后起神话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众星闪烁,且各具风韵,女神形象的演变轨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轨迹,是占统治地位的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从神话到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女娲原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玲 《北方论丛》2002,4(2):15-20
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入手,结合女性主义批评去解读中国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深刻内涵,即回溯到更原始更深层的传统文化中,并进而寻求它的当代状态,可以打通神话和现代的界线,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和象征性的置换形式,从而揭示出蕴含其中的更深层厚重、更具概括性的典型意义.女娲原型集中体现了创造与牺牲统合的女性特质.远古时期,女性在社会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两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女性这一特质.男女两性作家在回溯这一原型时,呈现出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陈斯鹏 《文史哲》2006,1(6):5-14
根据最新文字考释成果分析,楚帛书甲篇神话是一个脉络清晰的有机整体,它所描述的是整个宇宙的形成及其秩序的确立过程,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三大阶段,即天地开辟及宇宙秩序的初步确立——宇宙秩序的破坏及其重整和巩固——宇宙秩序的精密化,是一个包括了原创世和再创世的完整创世神话,其中创世神雹、女填即伏羲、女娲。楚帛书神话作为现存先秦时代唯一完整的创世神话记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近世民族调查所得的西南苗瑶或中原汉人所传伏羲女娲神话,在类型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后者很可能是受到以印度文化为中介的西亚洪水遗民神话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之一,女娲生殖、生育的内容也是女娲神话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考古发掘的先秦及秦汉时期的考古材料与文献对女娲生育、生殖的内容多有记载或反映,女娲神话的史学价值不断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1.
彩陶的生产是人类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巨大突破,彩陶图案类型呈现地域和源流关系.而表现在精神层面的远古神话(尤其是女娲神话)隐微曲折地反映出彩陶时代的原始信息.本文就大地湾及周边遗址的彩陶纹饰中土蛙纹及变体占绝大多数的事实,结合当地女娲崇拜遗迹及传说和女娲崇拜在民间的影响,来寻找远古女娲神话产生的背景和原型.  相似文献   

12.
女娲和姜媛神话的文学书写以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时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宏大政治意识表达对圣王英雄的颂扬,保留着神话本有的神圣性特征;后期则流变为卑微文人意识中的消极退避与孤愤情怀,具有抒情性特征.女娲和姜媛神话后期的文学书写,代表了神话之抒情性意义建构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管子》所载海盐生产的考古学新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考古发现和《管子》所载海盐生产的资料综合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所言“煮海为盐”的煮盐器具应是山东北部沿海商周遗址常见的盔形陶器,煮盐设施则是圆形或长方形盐灶,类似后世的灶户;所言“煮泲水为盐”的“泲水”应是当时生产海盐的主要原料地下卤水,而“煮海为盐”实际上只是泛指当时山东北部沿海出产海盐,并非仅指用海水煮盐,也包括利用地下卤水煎煮成盐;所言“渠展”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是指现今鲁北沿海海拔10米线以下赋存地下卤水的地带,即“渠展之盐”的具体出产地域。这些认识在很大程度可弥补《管子》对海盐生产技术失载的缺憾,纠正学术界对《管子》所载海盐生产存在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同其他上古神话一样,西王母神话一直被封存在古代典籍之中。复活西王母神话,一方面需借助现代传媒,使西王母神话转化为其他体裁样式的神话叙事;另一方面,可以以西王母神话为标签,制造出符合现代人心理需求的文化产品,使西王母神话进入市场。西王母神话的思想内核与当代人们基本的生活追求相契合,仍具有流传的肥沃土壤,这对发掘和弘扬西王母神话这一文化遗留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从远古神话中的女神到志怪小说中的仙女,其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远古神话中的女神或者面目不清,或者是凶、恶、丑的半人半兽状貌。到汉末魏晋之时,仙女的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首先是兽特征的逐渐消失,以及神性的减弱和人性的增强。随之仙女的形貌则日趋婉媚妍丽,"天仙"便成为超乎常人之美的代名词。这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曾凡 《殷都学刊》2012,(2):48-53
《淮南子》女娲神话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等神话因子有古老的历史渊源。近几十年来的彩陶文明、甲骨卜辞等考古发现证明,以上神话因子含着极为古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文化内容,反映了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和原始宗教生活。  相似文献   

17.
女娲和赫拉都是中西方神话中重要的上古女神,她们都作为女性神而存在,拥有着母性色彩和创世造物的神性能量,她们与人类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但同时由于地域特征、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女娲和赫拉在性格秉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异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以他们为原型进行的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的刻画,解读这些艺术形象背后所承载的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内涵。文章即以此为研究背景,在阐述了中西文学中女娲和赫拉这两个神话原型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从神话批评的视角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二者形象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今的时代,神话、巫术和魔法是否依旧属于某种潮流,这似乎是个待解的问题。叶舒宪先生的《神话意象》正是对现代文明的一次神话学反思。从中国上古谈到现代西方小说,他都在揭示一种“神性回归”,而这种回归为时代所带来的是否正是新的希望与其启示。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首回所写主要人物中的女娲、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空空道人、警幻仙子五人是虚境中的人物,也是总领性人物,其名称本身就有象征性的意味。分别讨论这五位纲领人物名称的寓意,并联系首回虚实两境全部主要人物,全面探求作者寄托于人物名称上的主旨寓意,发现作者意以佛、道、儒三家思想解决具有浓烈悲剧意味的人"情",使"情"纲在归于"青埂"无地的幻境外更有现实的归属。  相似文献   

20.
古代华夏民族有无创世神话 ,是国际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对楚帛书甲篇做了新的解读 ,认为它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中国先秦时期惟一完整的创世神话。该神话以伏羲娶妻为创世活动的发轫 ,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是典型的生殖型创世神话。汉祠汉墓大量伏羲女娲交尾图是上古创世神话的孑遗 ,交尾是“化生万物”即创世的开始。中国的“人日”礼俗是上古创世神话的民间遗存 ,其创世次序与楚帛书甲篇相同 ,二者都保留着原始思维的特点。中国先秦哲学的一些基本范畴与概念 ,也来源于楚帛书甲篇所传的这类创世神话。中国史前东部文化不乏高昂的宗教热情 ,必有繁华的神话传说。周文化统治中国以后 ,神话遭到灭顶之灾。发掘中国神话遗产的主要希望只能寄托于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