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军国民教育是通过对青年学生及国民灌输军事知识和尚武精神,强健体魄,振奋民族精神,最终达到“寓兵于民”、“强兵富国”之目的的一种教育。《大公报》能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要求,努力介绍和推动军国民教育主张,表现了其作为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民初《大公报》军国民教育主张产生的历史条件、具体内容及评价的探讨,意欲理清该报对这一思潮的态度和主张。  相似文献   

2.
1940年3月,时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新县制精神订定《国民教育实施纲领》,决定从后方四川、云南等十九省市先行实施国民教育制度,并计划在五年之内普及国民教育。作为首批实施国民教育制度的地区,此举措不仅使四川省的小学教育与民众教育得以继续与发展,而且为唤醒沉睡的民族意识,赢得抗战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实施国民教育制度的背景、措施及成效分析和考察,希冀进一步丰富对抗战时期四川省国民教育发展的认识,为我国当代义务教育普及和社会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认同是教育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在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依赖的政治权威性和道德优越感受到多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陷入认同困境。从价值观、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以香港德育和国民教育事件为例,提出用文化认同明确自我的"根",从而消弭政治认同困境,渐进式实现港人对"德育和国民教育"的接纳,进而达到港人国民身份认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愈来愈显现出它独有的魅力,教育宗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有一定的差异性,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远程教育、成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等都是构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核心要素。它们相互之间的交叉重叠关系说明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教育要素之间的复杂结构揭示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在除处理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关系之外,也要重视由成人教育、远程教育、民办教育和自我教育等形成的新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随着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与西方近代启蒙思想的影响,人们的眼光从器物、制度的维新升华思想文化心理层次上,出现了一股"新国民"思潮."新国民'思潮以求国、立国、建国为线索,以确立爱国主义为宗旨,给今天的"新国民"思潮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有益的启示,促进了一种新的向上的和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近代由于诸多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不断地凌辱和侵略,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日益深重。一批社会精英、有识之士深切地感到:只有振奋民心、寓兵于民,才能真正做到抵御外侮、由弱变强。他们振臂疾言,提出对国民进行“尚武”、“军国民”教育主张,并付诸实践,从而形成了我国近代特有的“尚武”精神与“军国民教育”思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中国还处在被列强奴役的时期,社会封闭,文化落后,国民认识观念守旧。张元济目睹国家受帝国主义的欺辱,萌生了救国理念。他借鉴西方发展经验,提出欲强国必改革,推动国民教育,实现教育救国。他开办通艺学堂,培养人才。他兴办新式学堂,普及教育之路,昌明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实现救国梦想。他用新式教科书开启民智,实现智民,挽救积贫积弱的中国,培养国家发展的合格之才。他倾心商务印书馆,广纳人才,出精品,强国民,兴中华,造就民族文化精英,服务社会需要。他毕生以推动国民教育为己任,实现富国安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所谓“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①我国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的提出与《义务教育法》的通过已四五年了,这几年中在普及与提高小学与初中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对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那些要求?  相似文献   

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间,我国义务教育及相关的普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略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推行普及教育特别是普及小学教育(1949-1976年);重新酝酿与起步实施义务教育(1977-1990年);加速推进义务教育(1991-2000年);全面普及义务教育(2001-201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1至今)。其间虽有曲折,但每一个阶段都有非常显著的进步。到现在,我国已经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此相应,我国国民基本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音乐艺术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音乐艺术教育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俄罗斯是当今世界的音乐大国和强国,研究俄罗斯的音乐教育,对发展我国音乐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国民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进程中,也产生于邓小平纵观全局、总揽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中.其内容:用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我们的国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用"四有"新人的标准教育我们的国民要有理想、有纪律;为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序和稳定地进行,邓小平教育国民要懂法、守法;邓小平以改革开放的实践教育国民要有股闯劲和干劲;在对外开放中,邓小平教育国民要有国格,国格永远重于人格.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关乎国民的基本素质,关乎国民基本社会能力的培育与提升,关乎国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为国民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均衡的义务教育保障是现代政府肩负的基本责任。而实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则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与关键。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依靠各级政府来平衡教育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实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是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化的必由之路。政府必须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水平与等质化程度;合理设定义务教育服务半径;完善义务教育师资保障制度,解决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等化问题;为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同质教育资源保障。积极履行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这一责任成为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履行其所肩负的政治责任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质量保障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基本实现了保证人民群众有学上的目标。在此前提下,进一步的公平和质量要求成为义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其重要性一方面表现为,如何保证全体国民享受公平的教育,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表现为,如何使全体国民实现上好学的目标。笔者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质量保障入手,探讨了二者的关系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政策手段,也是一种决策原则,是不同的价值主体在对教育价值的认 可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的价值观念。美国联邦政府受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两大思潮影响,调整公民享有和 分配教育资源中自由与平等、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价值关系,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价值理念 的变迁体现了美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清末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当时政府官方和知识精英塑造国民、传播国民教育思想的重要媒介,全面渗透了塑造国民民族国家认同感、尚武精神和世界意识等方面的国民教育思想。清末政府和知识精英,冀图通过历史教科书中渗透的这些国民教育思想,将传统臣民塑造成为能够御强保种、救亡图存的具有国家观念、尚武精神,明了世界意识的新型国民,从而达到"史教救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张闻天的教育思想包含国民教育思想和干部教育思想,干部教育思想是学界研究的主要着力点。研究目前已出版的文献可知,张闻天的国民教育思想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张闻天的国民教育思想丰富和拓展了毛泽东的国民教育思想,对当前的国民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别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方面,就欠发达地区与国家的博弈中如何达成发展教育的均衡进行了研究,求得了各种情况下的纳什均衡解。结论表明,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最好的教育选择策略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由于义务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其发展关系到国民的整体素质,国家和地方均需对义务教育给予一定的支持,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由国家进行统筹规划。论文最后给出了欠发达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义务教育均衡问题的公平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均衡的公平意蕴,是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公平依据。义务教育均衡运动的公平性可以从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伦理学、新义务教育法三个层面进行辩护。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教育硬件资源配置、教师资源配置和教育评价四个层面的改革与创新是义务教育均衡与公平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教育投资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热点问题,虽然我国已建立了比较有效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然而在实践中,义务教育投资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剖析我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于1901—1911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多个方面,始称“清末新政”,它的实施开启了中国走向初步现代化之路,这些改革措施也涉及到了体育领域。本文通过考察在这一时期确立的军国民教育的体育思想,认为它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民体育意识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重文轻武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