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福建省泉州地区97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得出:泉州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金融供给无法满足农户需求,农户存在信贷约束;调查分析表明农户自身特征、国家政策及银行信贷行为等方面原因共同造成了农户信贷约束,其中银行担保偏好是重要原因。进而提出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创新信贷产品、创新担保制度和方式、建立支农贷款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积极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如何解决我国信贷支农瓶颈和借鉴日本农业保险制度以及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等问题作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小额信贷在中国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凌区W镇是小额信贷示点镇,但通过对影响农户信贷的因素分析,发现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信息流动不畅,农信社主动宣传不到位,同时农户主动获取贷款信息的意识不强。第二,农户的手艺与当地的特色产业与小额信贷脱钩,没有真正发挥农村小额信贷扶农支农的作用。对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保证小额信贷功能的真正发挥与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小额信贷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但农村小额信贷管理的不规范,经营的不规范,严重影响农村小额信贷的效率。特别是对照尤努斯模式,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无论从政府监管的效率,还是从小额信贷机构支农效率,农户资金的使用效率来看,都与尤努斯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略显低下。因此,应该采用符合农村小额信贷监管模式,营造标准规范的企业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农户信用评级制度,以提高农村小额信贷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农业银行在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过程中如何把握信贷工作的着力点,把加大支农力度与提高信贷效益统一起来?这是贫困地区农行当前要理清的思路和解决的课题.笔者在此结合工作实践,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农业银行在转轨中必须牢固树立支农思想“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355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改革开放大业的成败,我们党和国家历来把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农业银行长期立足和生存于广大农村,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有赖于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6.
调查发现,大型银行县域金融服务严重不足、小企业贷款难和支农贷款难的问题突出。存在机构网点数量减少,布局不尽合理;人员老化、素质较低,有效资源配置不足;经营策略调整,信贷支持力度减弱;经营机制不灵活,业务发展受到制约等诸多问题。根据调查发现情况,提出了大型银行应立足现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应抓住机遇,增强支农服务功能;建立多层次、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等五条建议,以期尽快提高大型银行县域金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并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机构要继续深化改革,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最近,我们对永新县农村信贷状况作了一次专题调查,发现农村金融机构农行、农信社信贷支农力度不够,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较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贷状况扫描永新县是个贫困落后的山区县,也是个农业大县,现有人口43万,总产值的72%来自农业,可以说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该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作为主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农行和农信社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8.
农业银行大庆分行大力拓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通过采取行业分析、实施“双优”战略等系列措施,在有效控制和分散风险的基础上,锁定农户小额贷款支农方向,从体制和流程方面加大管理力度,防控风险,确保新增农户小额贷款质量。贷款从主要投放到AA级以上优良客户、房地产行业转向重点支持农村经济、农户小额和个人消费领域,有力地贯彻落实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信贷结构调整目标。  相似文献   

9.
直辖以来重庆市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得到较快发展。数据模型与实证分析表明,政府的投资、财政支出对农GDP增长、农业产出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弹性作用。现阶段,应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有效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集中有限资金解决重大问题;健全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方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拨付方式,确保支农资金的时效性;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体系,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用。  相似文献   

10.
对贵州省5县393户农户调研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个数、农户对信贷政策的认知程度、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收入、教育和医疗支出、社会资本等对农户借贷行为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规范农户借贷行为:一是完善正规和非正规借贷体系;二是创新支农金融产品,简化贷款程序,降低信贷门槛;三是提高农户的知识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财政支农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手段.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土地流转加剧、农村新业态发展、农业政策转型及外部环境变化等机遇和挑战,对财政支农提出了更多要求.文章通过梳理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发展现状和特点,认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支农规模总量及比例偏小、财政支农结构欠优化、支农补贴方式滞后、财政支农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主要问题.文章建议应健全支农资金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积极推进农业补贴政策转型、创新财政支农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村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从投融资体制的角度看,农业、农村基础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缺失,是影响农业生产力、农村发展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原因。新农村建设丰富了财政支农工作新的内容,也赋予了财政支农工作新的任务,为财政支农工作明确了重点和方向。财政支农要紧紧围绕支持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从建设现代农业的高度来调整支农思路,更新支农观念,创新支农政策与机制,把财政支农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是"新常态"下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突破点。而政府财政金融支农投入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进而引导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加大投入启动农村消费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构建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最优化模型,实证分析发现:1)从总体上看,财政金融支农投入有效拉动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但财政支农投入的拉动作用更强,金融支农的拉动作用仍需进一步提高。2)从阶段效应来看,2004年之后,金融支农的效应开始显现;相反,财政支农的促进作用反而有所下降,表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有所下降。3)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存在差异的条件下,财政金融支农投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而言,政府财政金融支农投入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农投入在中部地区作用并不显著,而金融支农投入反倒在西部地区起到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财政支农的实证分析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江苏省财政支农现状的实证分析,指出江苏省财政支农存在着资金总量投入不足、支农投入结构和支农方式不合理及效率低下等问题,并从多方面探究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必须牢固确立城乡统筹的思想观念,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体系,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粮食获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粮食获取能力还较低,发展变化趋势也较为不利。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粮食生产能力低、购买力水平低,以及交通通信、家庭规模、社会关系等因素导致其粮食获取能力低。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低的因素包括贫困地区耕地资源稀少、土地贫瘠,科技投入低,财政信贷支农不足,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等。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生产经营投入少,居民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低导致其收入少、粮食购买力低。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整合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持"三农"的财政与金融手段均陷入困境且难以自拔;财政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支农效率低下的问题,金融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商业性金融大举撤离农村问题.基于财政支农、金融支农双重困境的现实,应超越财政支农或金融支农的单一视角,着眼于二者的整合,探索使二者优势互补并同时增强二者支农绩效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财政支农资金与农业生产总值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河南省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效率不高,需要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水平,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等措施,提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河南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王建康 《兰州学刊》2010,(11):99-101
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取决于其使用是否符合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实际需要。由于决策者并不承担决策后果的机制缺陷和乡土信息不足的局限,使得传统的行政主导的支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模式下,支农资金脱离农民需求问题突出。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支农资金的直接受益者以及乡土信息的拥有者,应当成为支农资金使用和管理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我国省际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板数据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省际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实证研究表明,财政在小口径支农、科技支农、基建支农和农村社会救济方面的投入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即支农绩效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科技支农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绩效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以及省际间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各DEA无效省区在四项支农投入上存在不同的改进方向,其中基建支农支出的改进潜力最大,紧迫性也最高.  相似文献   

20.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剖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政府一贯重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但问题依然严重;2006年政府启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并将2007年定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但整合难度大、费用高,未必符合经济理性,且目前决策层尚未把握整合规律,故整合前景令人担忧。为此,本文在归纳财政支农缺陷的基础上,对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可行性展开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