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潮汕地区中英交涉数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近代英国驻汕头领事馆档案资料,考察了英国在汕头的开港、设领及汕头新关的开设,潮汕人民的抗英活动,英国在潮州府城设领,潮州总兵方耀与英领事的关系,以及英领事被殴打等事件,以期促进对近代潮汕地区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
民国11年(1922),粤省潮汕地区发生了一场特大台风灾害,导致8万余人丧身其中,并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被称为20世纪死伤最严重的一次台风灾害。风灾发生后,潮汕地方精英动员当地社会内部力量并吸纳海内外各地潮属资源,担负起筹办救灾的重任,包括成立汕头赈灾善后办事处、澄海救灾公所及分所等各级临时救灾组织机构,派员到各灾区调查灾情并及时向海内外报灾,联合当地善堂及各驻灾区赈灾团体实施收埋尸体、救治伤员、施济粥食等一系列应急救灾活动;同时,为防患于未然,开展修筑堤围、建造避灾屋、建立医院等各项善后事宜,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延续起到了维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东南亚潮人的文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东南亚潮人在东南亚经济和潮汕地区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总结和分析东南亚潮人的文化特点,使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经济利益变成经济文化上的合作,对推动东南亚及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鲜见的日文史料及海关报告等资料,考察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及日籍台湾人在福建的人口、职业状况,以及他们在福建进行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事业等方面的活动,可以对认识近代闽台关系及福建城市的近代化所受的影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吞并了中国台湾。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本从台湾征兵共20万人。由于日本人将台湾原住民称为高砂族,便将从台湾原住民中8次征兵所有的2万多人称为“高砂义勇军”,这2万多人被派往马尼拉、新几内亚、拉哇鲁。高砂义勇军上了战场后在日军中地位极低,给日军打杂挑担,被日本人称为“苦力者”,没有地位,也没有军阶,最后能活着回来的,只有三分之一。就在这三分之一中,多数还是伤残。日本战败后,少数别有用心的日本人将在战争中战死的高砂义勇军的灵位放在靖国神社中,还宣称“台湾人是爱日本的”、“台湾人愿意做日本人”。而事实上在日治时期的台湾原住民,是被日军或胁迫或利用下被迫或少部分自愿成为“高砂义勇军”的。本文从原住民祖灵信仰的角度,研究高砂义勇军,探讨他们悲剧性命运的一个成因。  相似文献   

6.
台湾割让给日本,已经三十几年了。我们听见朝鲜有独立运动,印度有不合作同盟,独不曾听见台湾有什么革命的历史。台湾人是我们嫡亲的同胞,被割让了之后,难道就把祖国忘记了吗?道是我们对于台湾同胞的一个普遍的怀疑。  相似文献   

7.
以反对日本侵略、争取朝鲜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奋斗目标的韩国独立运动,始终把组建革命武力,进行抗日复国的武装斗争置于头等重要的地位。在华韩国独立运动各主要党派长期以中国为基地进行创建革命武力的活动,中国国民政府则对此给予积极和有效的支援。在抗日战争的洪流中,朝鲜义勇队和韩国光复军先后在武汉和重庆成立,它们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成为中国战场上的抗日国际纵队,这两支武力从各自分立最后走向联合,组成统一的韩国光复军。这是中国政府和韩国独立运动两个主要党派共同努力的结果,顺应了朝鲜人民独立复国和统一的民族意愿。  相似文献   

8.
"海上丝绸之路"是东方和西方之间交通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潮汕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综合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汕头史迹,对汕头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史迹史料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就汕头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汕头"海丝"申遗的特色进行纵深研究和论证,试图勾画出"海上丝绸之路"汕头文化遗存的大致范围和轮廓,认识和把握"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性质和内涵,力求全面、准确反映汕头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挖掘、整理出汕头符合申遗条件的历史遗存特色和亮点,汕头加盟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面临的机遇、挑战及瓶颈问题,希望能从其他城市"海丝"申遗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实践性经验教训,借助申遗契机,保护和开发"海丝"文化遗产的措施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日本学者武部利男,曾就李白的诗歌对于日本的影响说过这样的话:“李白的诗歌在一农带水的我国,古往今来历诵不衰。‘白发三千丈’和‘月色满长安’等诗句,即使没读过李白的诗的人也耳熟能详。在西洋和东洋的诗人中,最受日本人欢迎的诗人,大概就要算是李白了”。无独有偶,他所说的这种情况也适用于朝鲜。李白对朝鲜诗歌的影响。比起日本来,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要言之,李白曾经影响过朝鲜的一代诗风。  相似文献   

10.
台湾寻根文学分别于1940年代、1950-60年代、1960-70年代三度勃兴,因历史激发力的不同在文化心灵诉求上各有侧重。从文化心理层面整体审视,上述台湾寻根文学的三度勃兴与台湾人内在主体的二元分裂密切相关:首度勃兴源自台湾人与日本人之间的主体分裂,再度勃兴源自台湾人与大陆人之间的主体分裂,三度勃兴源自台湾人与西方人之间的主体分裂。三度勃兴的二元分裂虽各有不同但皆导致台湾人无根的失落,这正是寻根的前提。三度勃兴显示出台湾人对于母体文化身份认同的强烈渴求,对于走向现代而不自我迷失的精神寻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大量的数字材料为依据,较为全面地概述了潮汕人移居海外三个突出阶段,即汕头辟为通商口岸之前、辟为通商口岸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不同历史背景与移居人数和出洋过程,并对其促成移民的政治、经济因素作了阐述,为海外潮人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系统而丰富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讨论了汕头市话的含义、汕头市话语音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与周边兄弟方言的差别,并指出,汕头市话早已取代了潮州府城话而成为潮汕方言的代表语。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文化发展的一般模式;认为汕头正处于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迈进和向工业化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必须建构更开放、更具有现代文明气息的文化来支撑,这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建设中港澳模式的现象化、庸俗化、商业化和放任主义的教训足以为后起的工业化地区文化建设作前车之鉴;汕头必须结合潮汕文化的传统和现状,对文化模式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4.
汪伪政府"收回"租界及"撤废"治外法权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后期 ,汪伪政府“收回”租界及“撤废”治外法权 ,是日本政府为挽救太平洋战场的颓势而推行“对华新政策”的产物 ,也是汪伪政府试图“改善”对日关系的重要尝试。本文详尽考察该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局 ,论证了汪伪政府的政治目标在形式上似乎是得到了实现 ,但实际上所得十分有限 ,形成了日本侵华史上最富于欺骗性的一幕  相似文献   

15.
论张之洞湖广任内的外才引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的 1 8年 (1 889- 1 90 7)中 ,为着兴修铁路、创办近代工业企业和组训新式军队、创办新式学堂 ,曾大量引进国外人才。其引进国外人才的指导思想是权操自我 ,为我所用 ,并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点。空前规模的外才引进是张之洞湖广任内成就举世瞩目的近代化事业的重要支撑 ,其客观效果是好的 ,应当充分肯定 ,其缺憾是在大量引进国外工程技术人才的同时 ,未能相应地引进管理人才 ,借以学习和逐步建立起与大机器生产相适应的近代企业管理制度 ,这是张之洞所办工业企业大都效益不彰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逐一分析汕头开埠时间界定问题上的各种错误观点的起源及演变,指出其错误之处,并把汕头开埠这一事件放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应用已有的第一手资料和田野调查成果,探究汕头开埠这一段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17.
论潮汕近代民居建筑的海洋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潮汕侨乡是广东侨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投资极大地推动了近代潮汕侨乡的建筑发展。近代潮汕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主要表现是展现了中西建筑文化从接触碰撞到融会创新的历史过程,突出体现了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特征。海洋文化对潮汕近代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客现存在的事实,近代潮汕民居建筑文化是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它给国际建筑思潮影响下的当代新地域性建筑的生存与发展以启迪。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口述研究方法,以汕头淑德女校的发展演变历程为例,分析近代汕头基督教会女校的特点,讨论在20世纪20年代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事件上,位于政治边缘地区的汕头基督教会女校学生对民族主义思潮的不同回应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代港澳与海外潮人对潮汕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他们在家乡兴学育才,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为近代潮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奠定了潮汕教育事业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港澳和海外潮人对潮汕教育事业的贡献及其历史源流进行较全面的探讨,为加快新时期潮汕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