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送礼的艺术     
旅游业主海恩·伯尔斯在他40岁生日的那天早晨,与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办公室。忽然,电话铃响了,伯尔斯拿起话筒,他惊讶地发现,里面传来的竟是他中学时代恋人的声音。他已有整整25年没听到这嗓音了。对方说:“作为一个老朋友,我祝你生日快乐!”  相似文献   

2.
送礼的要领: ◇礼物应加以包装,包装前应先把标价除去。 ◇送礼时应附上小卡片或是名片,左上角写受礼者姓名,右下方填上送礼人的名字。 ◇对不是非常亲密的朋友不送过于隐私的物品,例如内衣、清洁用品。 ◇不送过于贵重的物品给认识不深的朋友。因为送礼是互惠的行为,这会令对方不知应如何回赠你。  相似文献   

3.
送礼     
虹是一家礼品店的老板。 那天,虹的店里走进一个男人,他阴沉着脸,一进门就问虹:“老板,你这里有没有乌龟卖?” 虹忙说:“有啊,请问你是买来做什么用的?” 男人大声说:“当结婚礼物送给人家的!”  相似文献   

4.
《家庭科技》2010,(4):51-51
1.无论你的礼物价钱便宜还是贵,都要首先撕掉价签。送一份明码标价的礼物,好像在提醒对方,我的这份礼可是花了多少多少钱。你在期待回赠吗?还是想做一笔等价交换、物有所值的生意?  相似文献   

5.
送礼妙招     
打折储备法 抓住商场品牌打折的时机.男女式皮包、香水、化妆品、精致的饰物等,这些东西不易过时.打折的时候购买,合适的时候送出,品质一样保证,钱却少花许多.这一招的关键是,一定要选择正宗品牌新产品,切不可买假冒伪劣的.  相似文献   

6.
曹雪芹送礼     
清朝乾隆年间,送礼之风盛行,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一次,有个都统老爷过五十大寿,下帖摊派送礼。于是富人驾着马车送金银绸缎;穷人只好把仅有的一点粮食背上门来。这一天,曹雪芹请人挑着两个酒坛,自己拿着一副画轴,大摇大摆地去了。  相似文献   

7.
《优雅》2010,(1)
  相似文献   

8.
金可 《家庭科技》2009,(1):9-10
很快就是春节了,大街小巷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对于父母亲朋、同事和合作伙伴,春节期间有必要送礼联络感情吗?记者随机采访了100名女性消费者.调查显示,八成人表示会给父母或公婆买礼物.  相似文献   

9.
“今年过年送什么?”春节将至,这成了时下人们最头疼的问题。殊不知,当送礼人在为送什么样的礼品而绞尽脑汁时,收礼人也在为如何处理那些不合心意的礼品而费尽心思,真可谓“人人都为礼品愁”!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不断提高,只看广告轰炸盲目送礼的时代已经过去,人际交往也越来越讲品位和情调,送一份恰到好处的礼品确实是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10.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探亲访友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送礼,当然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怎样在送上自己心意的同时送出品位,送出新意呢? 送保险 保险是现代社会的尤物,特别是人寿保险,为不可预测的未来设置一份保障,对任何人都是一份温馨的关怀。子女为老人,丈夫为妻子,亲朋为好友买一份保险,是一份难得的感情慰藉。 送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在逐渐增强。选择名牌保健品作为礼物,也是成为  相似文献   

11.
12.
薛涌 《家庭科技》2011,(5):10-10
圣诞节一大早,11岁的女儿像往年一样,兴冲冲地跑到圣诞树下打开自己的礼物。等我醒来,她第一句话就问:"爸爸,那本《波西杰克逊》真是你送我的吗?""噢,那当然算是我送的。不过是妈妈挑的。"妻子经常和女儿交流小说,知道女儿最喜欢什么,我则在这方面一概不懂。难怪女儿拿到礼物一眼就看出来。这使我联想到一个讲贵族寄宿学校孩子生活的电影。  相似文献   

13.
14.
男人不应送给女人服装、贵重首饰、肥皂和酒类,除非对方是你的母亲、姐妹或妻子。可以送的礼品包括头巾、手套、围巾、丝巾和香水等。女人不应该送给男人服装或首饰,除非对方是你的父亲、兄弟或丈夫。通常送的礼品有服装饰品或与娱乐和体育有关的物品。对于不太熟悉的年纪较大的女士,应该避免送个人用的物品,最好送巧克力(应该是优质的)。当然应调查清楚她是否患有糖尿病或过敏症。对于你知道年龄的女士,最好送些个人用品,例如披肩,或者手提包、鞋、香水、书等,也可以赠送装饰品  相似文献   

15.
16.
篱菊开残塞草微。西风送客又吹衣。百年诗句衔杯在。一夜秋霜挟剑飞。眼底河山增感慨。战馀民物念依稀。疮痍补救吾徒事。慎狱通经未  相似文献   

17.
李丹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4):163-164
艺术真实是艺术价值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西方“接受美学”有关艺术真实言论的分析,论述了艺术真实中观众的主体感受和作品的物质形态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在现代艺术中,艺术真实的评价标准只能存在于艺术创造与欣赏的责任、情感和信心中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8.
1、海德格尔的学说以“在”、“此在”、“在者”为其核心概念。所谓“在”不是指具体的、现成的存在物,而是指抽象的、显示存在可能的和存在的一般过程的在。“在者”指现成已有的存在物,包括一切已经显示出其存在的现实的以及仅仅是观念中的事物、现象。而“此在”却是作为对在的发问者的人的存在。世界的存在离不开此在,世界是作为此在的存在状态的世界。在海德格尔看来,“在”是确定在者作为在者的那种东西,是使在者显示其为在者的活动和过程。没有在,就没有在者。然而“在”  相似文献   

19.
从全局审视所有的艺术品——艺术家或非艺术家创造的用于审美需要的物质文化实体产品——的时候,人们对艺术品的解读只有两种方式,即有些艺术品以运动的形式被解读,而有些艺术品则以静态的形式被解读.或者说,前一种艺术品具有固定的先后解读秩序,必须严格按照时间顺序、遵从艺术品的构成秩序方可解读,如文学、电影、电视、戏剧、音乐、舞蹈等;而后一种艺术品则以纯粹的静态形式被直观,如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依据艺术品的构成秩序和解读秩序将艺术品划分为动的艺术和静的艺术两大类,标准清晰,更易被一般艺术接受者所掌握,而且这一标准也能够揭示各种艺术品的本体特征,涵盖力、统摄性强,所以我们倾向于按照这一分类标准构建新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20.
审美及艺术文化的发展,要求人们应当深化对于艺术特质的理解,以及艺术与准艺术、非艺术的区别,同时又应十分重视其间的相互交融与动态演进。作为准艺术,在当代艺术发展及其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各种艺术范畴或类型,既要重视其多样化发展,同时又要坚持在遵循艺术特质与创作规律的基础上的创新,失去对于艺术特质及其规律的遵循,则会走向艺术的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