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阮籍善啸     
阮籍以善啸著称 ,唐人孙广名之为“阮氏逸韵”,其主要功能在于宣泄激荡的情思。阮籍善啸的渊源可考知的导师有苏门真人和孙登。阮籍之“啸”,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这主要是自然、理性和情味。啸最能显现阮籍纯任自然的人生哲学和率意而动的个性特征。啸 ,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很大。阮籍之啸 ,是一种十分强烈的感情活动 ,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阮籍的善啸 ,正是在啸声里灌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诗的激情 ,寓托他的希冀、追求和幻想。阮籍之啸 ,是知与意的融合 ,是情与理的凝铸  相似文献   

2.
漫论阮籍     
《晋书·阮籍传》中的一段评语 :“魏、晋之际 ,天下多故 ,名士少有全者 ,籍由是不与世事 ,遂酣饮为常” ,长久以来 ,人们奉为至论 ,但这段评语却有问题。首先 ,“名士少有全者”并不成立 ;其次 ,阮籍“不与世事”只是他在投靠司马氏之前一段时期的处世态度 ;再次 ,《为郑冲劝晋王笺》表明他最终投靠了司马氏集团。而且 ,这篇《劝进笺》的写作时间应是公元 2 5 8年 ,而非阮籍过世的同年———公元 2 63年 ,故阮籍“忧患终”的传统形象不足信  相似文献   

3.
以阮籍为首的竹林名士在魏晋之际开启了读庄的风潮,这既是那个时代险恶政治环境所致,更是东汉以降学术思想大势之所趋。但阮籍的庄学思想并未超出《庄子·齐物论》的范围,而且理解上还混杂着汉代气化论的思维方式。他以“万物一体”为中心命题,把宇宙理解成一个混沌整体,认为人生应该齐生死是非乃至万物。阮籍对庄学的贡献主要在对庄子思想的传播上,尤其是他对庄子思想的身体力行在士大夫阶层中影响很大,形成“放达”的社会风潮。  相似文献   

4.
正始诗人阮籍在目睹了司马氏集团残杀异己的一幕幕惨剧之后 ,终于由一个“本有济世志”的儒学之士变成了一个“口不臧否人物”、整日与酒为伍的竹林名士。他虽然表面放浪行骸 ,纵酒任性 ,但内心却始终处在矛盾痛苦的煎熬之中。这种意识不经意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尤其是其抒发情志的代表作《咏怀》八十二首及《大人先生传》中。阮籍最终踩出一条据儒依道、儒道互补之路 ,实是不得已的选择 ,这是封建时代人生依附关系桎梏下的直接后果。这不仅是阮籍的悲剧 ,也是所有正始文人的悲剧 ,甚至是封建时代所有文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嵇康、阮籍以自身的生命实践诠释了庄学精神,他们的哲学可称为"生命实践诠释学"。嵇康、阮籍通过对庄学自然论、养生论、礼法批判、处世方式等内容的生命实践诠释,使庄学从纯粹的理论展现为具体的行为,是庄学精神在魏晋时代的现实呈现。因此,对经典的诠释方式,不仅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实践的。同时因为阮籍、嵇康自身的性格、对庄学的理解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他们对庄学的实践诠释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阮籍的《咏怀诗》和郭璞的《游仙诗》 ,前者关注人生而后者高蹈世外 ,其实咏怀和游仙只是题材有别 ,言志抒情的本质是相似的。他们都是把游仙当作排遣人生苦闷、实现理想的一种外在的手段 ,咏怀才是诗歌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7.
阮籍是一位人格颇为复杂,且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身处魏晋更替之际,阮籍最突出的一点是对个人精神自由的强烈追求。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人格理想的形成是客观现实与独特个性相碰撞的产物,也是外在思想影响与内心冲突相结合的结果。理论上,阮籍推崇一种超尘越俗的自由、超越名教束缚的思想,其美学思想由前期充满儒家经学实用的美学思想蜕变为后期庄学色彩浓厚的逍遥美学思想,其美学思想的发展为中国美学的整体进步奠定了基础,其中的自由之境构成中国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生存问题是人生的基本问题。阮籍直视惨淡的社会人生,面对短暂的个体生命,表现出深沉的生存悲剧感,其诗文亦处处涌动着难以抑止的生命张力,以及于现实和理想之间抉择的痛苦。在其自我追问的过程中。阮氏最终找到了自我存在的精神家园.建构了本真自然的诗性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9.
阮籍诗文中多次用到首阳事典.阮籍对首阳事典的矛盾态度深隐着无望而望,望而无望的希望与绝望交叉的情绪结构.这种情绪结构也表现在"飞鸟"与"路"等意象乃至《咏怀诗》绝大部分篇目的整体结构里.这种情绪结构的形成缘于变态政治的压抑、缘于社会良知的要求,也因为普遍人性的冲动与受阻.  相似文献   

10.
论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格理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籍在司马氏得势的情况下,从崇儒转向拜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以放荡不羁、不拘礼法的思想言行进行抗争.理性分析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人格理想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阮籍的《咏怀诗》历来被誉为“旷代绝作”,同时也是绝对的难解之作,“百代之下,难以情测”。这种意旨模糊缘于作者对苦闷的心理体验和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作者借助否定、隐喻、虚化等语言策略和意象经营手法,把复杂的心理体验导向多义性的诗学叙说方式。以阮籍苦闷的心理体验为切入点,可以更深入认识《咏怀诗》“诗无达诂”的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关于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的作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明君 《文史哲》2002,(1):100-102
关于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的写作年代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景元四年十月,二是甘露三年,三是景元二年。其中第一种说法影响最大,几为定论。经考证,阮籍此笺作于甘露五年四月。  相似文献   

13.
鸿篇巨著<红楼梦>中大量体态语的妙用是曾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体态语的形式,<虹楼梦>中个性迥异的人物所表现出的体态语可分为三大类:表情语、手势语、体姿语.体态语独特的功能、特征使其在塑造人物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身势语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了解这些知识对于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十分重要的。以此对中国人与日本人身势语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求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够顺利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常见的态势语言在秘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1950—1970年代农业合作化小说中婚姻不幸且有道德瑕疵的贫苦妇女是一个特殊的形象群体。这个时期的农业合作化小说文本通过对这一形象群体的命运设计、情节安排、结构组织和叙事者声音等手段,在政治与女性身体之间建立起有明确意义指向的批判关系,将身体话语编织到政治话语中,全方位实现了女性身体的意识形态化。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文学史上,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场关于语言的争论(语言工具论和本体论之争以及语言世界化和民族化之争),闻一多是在这个语言困境中挣扎的现代诗人.他虽然没有像西方海德格尔等人一样明确提出语言本体论的观点,但无论其学术著作还是文学创作都展现了他对于语言形式本身复杂的体验.闻一多对于语言的丰富体验是对语言工具论的坚定反驳,但在当时提倡世界语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遭遇痛苦、陷入孤寂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学习者中心”的语言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者中心的语言教育对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者中心”语言教育理论融合了人文主义语言教学、交际语言教学及学习策略研究等多种教育流派的观点 ,在我国目前的外语教育环境中 ,应逐步实现由传统的“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育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陆机的出处观念与东吴文化密切相关,无论是"江东名胄"的家族记忆,还是"亡国之余"的角色认同,都与吴地的政治文化息息相关。在陆氏家族"立功立事"与"道德名望"的价值分流中,陆机试图构筑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以先"仕"后"隐"的价值次序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一方面,重振家声的家族责任感使得陆机不能终老华亭,另一方面,在他入洛之后尽管怀土思乡却又不肯还吴。当洛阳仕进的"警角之声"无法催其前行时,华亭故居的"鹤唳之声"成为陆机最为留恋的人生光影。  相似文献   

20.
陈慧 《琼州学院学报》2013,20(1):108-109
本文从教师的语言素养入手,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使用及其它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