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贻白先生是己故的中国戏曲史专家,他的戏曲史著作,生前已经出版了一些。他于一九六○年前后在中央戏剧学院讲课时,曾编写过一部中国戏曲史讲稿,却至今没有整理出版。周贻白先生对地方戏曲历史源流的研究,有不少精到的见解,这部遗稿中还保存了若干重要资料。鉴于“四人帮”对地方戏曲的严重破坏,许多剧种亟待整理研究,本刊特将这部遗著中论及地方戏曲的部分篇章先行发表,以飨学者。这对于肃清“四人帮”在戏曲界的余毒,实现华主席提出的“恢复地方剧种,发展各民族具有独特风格的文艺”的任务,开展中国戏曲历史的研究工作,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燕瑾先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对中国戏剧史进行“历史的沉思” ,形成了沉思的历史———《中国戏曲史论集》 ,于 1995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全书共 2 6篇文章 ,是一部研究型的戏剧史著作。我们从学术研究个性、学术研究方法与手段两个角度 ,仔细地审视张燕瑾先生《中国戏曲史论集》 ,就会发现它的特殊贡献。《中国戏曲史论集》第一个具有开拓性的理论价值是 ,作者具有鲜明的戏剧史意识 ,并用这种戏剧史意识去观照中国戏曲史上的问题 ,作出自己的判断 ,成一家之言。张燕瑾先生在《〈中国戏剧史〉序》一文中 ,在分析了剧本为一剧之…  相似文献   

3.
1984年西安出版的《西安导游图》把“寒窑”标为古迹,不妥。 “寒窑”纪念的主人公薛平贵与其妻王宝钏,是地方戏曲中的人物,见于《王宝钏》、《红鬃烈马》、《武典坡》诸戏中,并非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其来源有  相似文献   

4.
许艳文女士撰写的《中国戏曲的审美鉴赏与历史展望》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学术著作,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史和论的结合。与一般的戏曲史专著相比,本著最明显的不同在于其史论结合的构架方式。作者不仅梳理了中国戏曲的历史,还论述了戏曲的审美和鉴赏,更加全面、清晰地展示出中国戏曲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勾勒戏曲的历史时,作者结合各个时期社会的人文环境,将戏曲置于中国文化史与思想史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以戏曲的发生发展为线索,重点评价具有创新意识的流派和作家,同时还简明扼要、切中肯綮地评述了戏曲史上影响深远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曲论与梁廷楠《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曾推重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说:“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的确,以《宋元戏曲考》为代表的王国维的曲论应当在中国戏曲批评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成就何以取得?研究者大都笼统地复述陈寅恪所下的结论:“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的结果,几  相似文献   

6.
1996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成立,同年组建北京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7年,《北京教育年鉴》正式出版,成为北京教育系统唯一公开出版的专业年鉴。这部年鉴创办时即强调“存史”的功能,始终坚持以“存史为重”、“直接服务于《北京志·教育志》编纂工作”的编纂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淄博年鉴》自1987年出版第一卷以来,迄今己连续出版了10卷,总字数达1000多万,彩页总数近1000码,总印数42000册。《淄博年鉴》是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淄博市志办公室承编的大型地方综合性年鉴。10卷年鉴,可以说是淄博10年历史的缩影。它生动地记录了10年来淄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洪洞县《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这一幅元代戏曲壁画,是现存研究元杂剧的珍贵文物。但是多年以来题名混乱,对此一横幅之涵义亦多谬解,莫衷一是。有鉴于此,乃作一初步考释。 一、洪洞 胡忌《宋金杂剧考》之《宋代的散乐》章称之为“山西赵城县龙王庙壁画”。书成于1957年。 刘念兹《元杂剧演出形式的几点初步看法——明应王殿元代戏剧壁画调查札记》说:“……距离洪赵县城(原来的洪洞县)西北十五公里,属洪赵县道觉乡。”文章发表于1957年,时间与胡忌文章发表时间相同,县名则不同。 《中国戏曲曲艺辞典》则谓:“绘于山西赵城县(今洪洞县》附近……。”此书出版于1981年。  相似文献   

9.
由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写的《吉林省志·社会科学学术志》(以下简称《学术志》,1996年12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人民日报》1997年5月31日做了较为全面、扼要的介绍。这是吉林省社会科学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它为本省学者研究社会科学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经验,也为外界了解与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信息。这部方便当代、功遗未来的拓荒之作,有较高的存史、资政和收藏的价值,值得一读。 首先,它规模宏大,内容广泛,是一项宏伟而庞大的文化系统工程的重要成果。全书除“概述”分三篇:第一篇“学科研究”,举凡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与政治学、图书学、群众文化学以及写作学、演讲学、民族学、地名学、科学学、信息情报  相似文献   

10.
李丹 《东南学术》2021,(1):228-235
19世纪末,莎士比亚的作品开始传播到中国,此后各种形式的改编作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用中国传统戏曲编演莎剧发展到今天已具有较大影响,其中以《麦克白》的戏曲改编剧《欲望城国》《血手记》《马龙将军》等为跨文化演绎代表.它们将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表演创造性融合,在主题内涵和表演形式方面均作了改编和创新;在延续中国戏曲重视行当与程式表演传统的同时,积极汲取西方戏剧理论重塑人物形象.《麦克白》的戏曲改编既是舞台呈现的跨界,也是文化形态的跨界,为中国戏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