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散文,有久远的传统。自先秦两汉以降,无论骈文的鼎盛,还是古文的中兴,乃至骈散二体长时期的角逐,都为后世散文的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五四”以后的现代散文,放出民主与科学的新声,才使传统的中国散文,为之一变。内容与文体的革新,固然是重大的发展,而创作主体意识的强烈渗透,也令传统散文望尘莫及。作为散文史上一支突起的异军,正如郁达夫所说:现代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每一个作家  相似文献   

2.
1 柯灵从事散文创作是在30年代初期,这正是现代散文从说理文走向美文的成长期。从“五四”就为现代散文寻找新路的作家竭力主张表现真情实感的白话美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新的小品文,使得小品文摆脱名士气,成为新时代的工具。”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经过文艺大众化的讨论,杂文和抒情散文怎样从“身边琐事”到表现时代的“血腥风雨”已成为多数文艺家追求的目标和创作的中心。柯灵正是在  相似文献   

3.
北宋诗文革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上继中唐韩柳的古文运动,并加以发展,不仅在散文、而且在诗歌领域都有所建树,予后世文学以深远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对这场革新的研究多偏重在散文一面,以散文的研究代替了诗的研究,诗歌变革发展的情形基本上消融和隐没于古文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4.
试论元结的散文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论证了元结在古文运动中的突出地位。内容上,其创作为古文的发展留下了一个关心现实、面对社会的优良传统;形式上,其创作革新了语言体式,改造、拓展了某些旧文体,开创了杂文等一些完全以古文表达的新文体。他的创作总结了散文革新的成就,预示着文体改革和散文创作新局面的开始,是唐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王雪 《东方论坛》2011,(6):53-56,64
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转变以及纯文学意义上散文概念的出现,使写作主体的身份特征由以往的多重社会身份向文学层面转变,这种特点在现代主要散文家如鲁迅、周作人、朱自清、冰心、钱钟书、梁实秋等的文学身份中集中体现出来。由中国现代散文创作成就可见,散文创作的风格和成就是和主体的文学身份质素密切相关的,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主体身份向文学层面的转变,是现代散文文学性增强、白话文语体魅力充分呈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学踏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这也是一条革新之路。文体变异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动力和表现之一,许多作家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而丰子恺在散文创作中,也积极寻求创新,融入小说的技巧,使其散文呈现出更好的叙事效果,增强了散文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王充闾本世纪初的散文创作体现出对文化与人性的双重批判。他分析了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人性的束缚和扼杀,揭示了人性中追逐名利、言而无信、嫉妒等恶劣的一面,表现出独立的思想情怀和文化信念。这也是他本世纪初的散文创作区别于上个世纪散文创作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贺涛师事张裕钊、吴汝纶,是桐城派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散文创作方面颇有成就,寿序、序跋和碑文等各体皆善,尤其在散文特点方面,重议论、善用道白手法、善写细节。本文试从其散文创作和散文特点两方面着手,试图对其散文作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引领台湾后现代文学思潮的林耀德高举“都市散文”的创作旗帜,其创作的都市散文形成了独特的后现代散文空间美学,具体特征为:一、以巷弄、废墟和地下都市为典型的“差异空间”,与现代都市文明空间多重并置,营构出文明和荒原并置的差异美学;二、多重的都市空间与都市心灵空间互相形构,形成既压迫、封闭、稳固,又开放、多元、流动的多元空间格局,而隐藏其后的是意识形态的建构与解构;三、由于精神原乡的缺失,都市散文家无法破解流动不居的都市迷宫,因此每一次的空间想象都试图在抵抗和拆解现实与历史的迷宫情境。林耀德开拓的后现代散文空间美学是1980年代台湾后现代散文美学的重要组成,其典范性和历史意义仍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散文界,谈话体蔚然成风,形成了现代语体散文,而此时丰子恺的散文因其内蕴的禅味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探讨丰子恺散文禅味的表现与来源,以此探究作者对佛道与人生的参悟,有助于我们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信仰佛教的文人,研究他们的信仰与人生态度对创作的影响,进而客观评估其创作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以其风格卓异的散文创作而堪称一代大家.他的散文批评理沦亦不遑其后,在现代批评史上也是需要涂上一笔重彩的.他提出“言志”这一传统审美批评范畴,用以衡量中国现代散文,以旧瓶装新酒,在传统意蕴的基础上,赋予其现代的内涵,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周作人的散文审美批评理论的重要透入点.  相似文献   

12.
庐隐,这是个当代读者几乎完全陌生的名字,建国后,其作品很少有人研究,有的现代文学史虽偶尔提及,也只是一笔带过。但“提到中国新文坛的女作家,资格最老的,谁也承认是冰心与庐隐。”她是“五四”新文学拓荒时期的重要女作家,曾与蜚声文坛的冰心齐名。尽管其创作生涯不过十几年,却为我们留下作品达十一部之多。她写过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其中以小说见长。本文试图对庐隐小说思想内容作以简论,以探讨一下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萧红在不过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能以小说和散文并称于中国现代文坛,重要原因就在于她创作上有独特的风格。萧红的散文象她的小说一样,几乎每篇都非常鲜明地刻印着她的创作个性,表现出她那独有的艺术特色。风格体现在创作的各个环节和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请要素中,风格又根源于作家的人格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探究萧红散文的艺术风格,不仅可以更深刻、透彻地理解她的散文作品,同时还能够了解她本人的生活道路、思想情感及其所处的时代的氛围,也有助于理解萧红的其它作品。  相似文献   

14.
纵观简媜散文,生命性一直是贯穿简媜散文的精魂之所在,然而简媜散文生命意识的凸显,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死亡意识为观照,死亡是促使简媜走上创作道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然而,简媜散文中呈现的死亡意识不但没有消磨其散文的生命力度,相反,在其试图超越死亡意识的过程中,更显其生命意识。生的存在因为死才有意义,生与死共同组建成一个完整的二元世界观。死亡意识如同一个隐匿的幽灵时常在简媜的散文中显现,如在其散文创作中,多以黑色为色调,多喜欢用带有“鬼气”死亡意象的形容词句,但简媜内心向上的生命力度使其以己微弱之躯超越死亡,并最终能够超越死亡阴影。  相似文献   

15.
独孤及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在古文运动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提倡宗经复古,文质并重,强调作家道德修养,主张化骈为散。不但提出了系统的古文观,而且创作了许多富于现实针对性、极具革新风貌的散文,为中唐古文运动高潮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清代桐城派散文家中,刘大櫆文论思想上承方苞,下开姚鼐,是清代散文理论定型的关键部分。刘大櫆乐于学习古人,博学约取,尤其推崇韩愈散文,汲取了韩文尚奇、尚变、文从字顺的散文主张,发展了韩文气盛言宜、古文文法、审美趣味的观点,最终提出的“神气、书卷、经济”的散文创作主张并致力于指导自己的散文创作。这一主张启发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的散文观,对后世散文创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与中国现代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散文的独特贡献。作者通过对郁达夫散文理论、散文创作与编辑思想的综合分析,指出“个性化”原则是郁达夫现代散文观的核心所在。而个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要求,则体现了现代人文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在郁达夫现代散文观中的自然融合。至于郁达夫在坚持本土文学表现风貌和学习异域文学表现手法中的矛盾与最终取舍,也对后来者不无启发。文章最后指出了郁达夫现代散文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散文的新辉煌,应归功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散文创作座谈会"和"我与散文"大讨论唤起的散文创作思想解放意识的觉醒,更应归功于散文界敢于突破"形散神不散"的束缚、勇于在散文"消亡"声中亮出"崛起"论的主张、勇于参加"大散文"与"艺术散文"之辩.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散文的新辉煌 ,应归功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散文创作座谈会”和“我与散文”大讨论唤起的散文创作思想解放意识的觉醒 ,更应归功于散文界敢于突破“形散神不散”的束缚、勇于在散文“消亡”声中亮出“崛起”论的主张、勇于参加“大散文”与“艺术散文”之辩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散文名家陆蠡于1933年至1934年曾在安那其色彩浓厚的泉州平民中学任教,一直以来这段影响陆蠡早期思想倾向及其散文创作的人生经历和活动很少被提及.因而,有必要追寻泉州平民中学创办历史以及与安那其主义关系,深入挖掘陆蠡在1930年代平民中学时期的史料,进一步探究陆蠡在平民中学时期的思想历程、主要活动及散文创作,藉此探寻陆蠡从一位安那其(无政府)主义信仰者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名家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