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商品经济,这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客观现实。但是,如何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却一直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出现了各种观点和看法,然而另一方面,这些持不同观点的人们都有一个一致的看法,即不同意长期在学术界流行的传统观点:认为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第一是社会分工,第二是私有制。这个观点最初出现于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而苏联学术界认为这个观点是从《资本论》中概括出来的。由此人们往往把这个观点当作马克思的观点而加以诘难。  相似文献   

2.
<正>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概括为“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对其正确性是无容置疑的。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如何实现,特别是如何按照这一目的的要求指导生产,这是过去很少研究论证的问题。本文打算就这方面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近十多年来,苏联马列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维戈茨基发表了一系列研究《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专著和论文,他在这些著作中,一再否认马克思创作《手稿》时已经初步建立起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这种看法在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中颇为流行,在我国也有不少同志同意。我认为这种意见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打算提出一些不同意见,以便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于1991年6月下旬在北京举行了“苏联民族问题研讨会”。国家有关部门和研究单位的学者,专家近50人出席座谈。与会同志就苏联民族问题激烈化的原由、近况,动乱的性质和趋势及有关的若干理论与政策问题等广泛交换了意见,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讨论。有几位近期赴苏考察归来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在会上介绍了苏联当前的民族与社会问题状况。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曾经作了精辟的表述。这不仅为我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找到了一把科学的钥匙,而且为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是公有制的商品经济,还要求我们把基本经济规律具体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中来。这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下面仅谈点粗浅看法,以供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6.
如何看待公有制,这是在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时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快慢乃至成败,而且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确立并健全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认真探讨。一、公有制并非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长期以来,传统形式的公有制一直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目的。这种看法,在词句上部分综合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未来社会”的一些论述,但主体是来自苏联模式,来自斯大林的理论和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其核心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等同于国家所有制,把国家…  相似文献   

7.
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贫困化是一种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如果我们将其推至资本积累的动态系统中去思考,会发现贫困化是资本积累导致的一种必然趋势。如果我们将资本积累的动态系统进一步推至时间序列的背景中去观察,会发现随着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发展,逐渐地形成着一种与其相抵的反贫困化趋势。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看法,敬希同行、读者批评指正。 究竟有没有一种“反贫困化趋势”存在着呢?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中曾经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在苏联学者阿·阿尔楚面宁和芬兰的诺瓦拉宁以及美国的威廉·兹·福斯特等一派人的意见中,对于这一问题是持肯定态度的。其中福斯特在五十年代所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尤其是苏联,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伸出了援助之手。然而,对于抗战时期苏联对华政策,史学界却看法不一,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简单论述,以求教于同仁。一...  相似文献   

9.
本刊第十期发表了潘际合同志的来信和王凌同志的《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的回信后,有些读者对王凌同志的回信的内容提出了些意见,并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意见和看法,都也集中在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一科学论断的如何理解上。为了通过讨论进一步领会毛主席的《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著作的精神实质,这一期我们把何汉云和方河清同志的文章摘要发表出来。没有全文刊出,这是由于篇幅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月刊》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一开始就发表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认为“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应该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另一种意见认为“真理的标准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只能是社会实践”。(均见该刊1980年第9期)我们认为这两种意见都各有偏颇,值得进一步商榷。我们的看法是,作为实践结果的客观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下面就此发表点粗浅看法,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民币的性质和职能问题,国内报章杂志上虽曾讨论过,但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本年初,重读了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触动我再度思考这一问题,为了学习,在“学术月刊”第四期中提出了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以求“抛砖引玉”。“学术月刊”转来了喻瑞祥同志对“关于人民币的性质和职能问题”一文的几点意见及陈希原  相似文献   

12.
勃列日涅夫修正主义集团于一九六四年十月上台以后,苏联哲学界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这就是在关于苏联社会矛盾问题上,采取比赫鲁晓夫时期更加狡猾的手法。在赫鲁晓夫集团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以后,苏联哲学界曾公开地宣扬苏联社会“矛盾正在  相似文献   

13.
一四十年来关于我国社会史的分期问题,讨论得很热烈,解放后这种讨论进展得很快,成绩也很大,但是因为这个问题牵涉的面很广,包括的内容也相当复杂,直到现在不仅国内各家的看法极不一致,即苏联方面关于这个问题的意见,也很分歧。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的范围和性质的争论,是跟着对商品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的不同看法而来的。对商品范围的看法,又和对商品性质的着法关联着。由于对商品性质的看法不同,因而对商品范围也有不同的看法。在这一问题的论争中,主要有下面两方面的意见。第一方面的意见是:扭住了“所有权的转移才是商品内在的唯一实质”的论点,把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的范围,只限制在两种不同所有制之间的交换关系,即国家和公社、公社和公社之间的交换关系,认为只有这一种交换关系,才具有真正商品的性质,其余三种交换关系,都不具有商品的性质,仅仅具有商品的形式或“外壳”,实质上已不是商品。根据这一意见推论的结果,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的范围便很狭窄,有很多实际问题难以解  相似文献   

15.
马佩同志在“直言推论规则修正刍议”一文中,对传统的直言三段论式规则提出了具体的修正意见。我认为在该文中提出的三个问题还值得商榷:一,直言三段论式中要不要中词问题;二,直言三段论式中的联锁推理和直言三段论式规则的关系问题;三,直言三段论式的规则是不是保证从真实前提推出真实结论的规则问题。马佩同志对第一个问题的看法主要表现在对直言三段论式第一、二两条规则的修正意见中,对第二个问题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他举出的修正第一、二条规则的几个例子中,对第三个问题的看法主要表现在对第二、四、六、七几条规则的修正意见中。对于这三个问题我和马佩同志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16.
对于冯苓植同志的中篇小说《驼峰上的爱》(简称《驼》)区内外批评界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不仅对《驼》的得失做出了各自的评价,而且也间接地涉及到了一些文学批评方法上的问题.本文想谈谈我对这篇作品的一些看法.(一)很显然,对这部作品不同看法的焦点是在“爱”的向题上.持否定意见的同志从社会批评的角度出发,认为《驼》所宣扬的  相似文献   

17.
焦连志  张春霞 《兰州学刊》2006,43(7):122-123
《莫斯科日记》中,罗曼.罗兰客观地指出了苏联当时存在的特权现象,指出无产阶级革命首要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的平等,形成统一的阶级。”然而,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之后,却逐步形成了干部特权阶层。苏联社会结构中干部阶层特权的存在导致苏联社会结构的二元分裂,党群关系淡漠,官僚主义盛行以及干部阶层的腐败等,使党日益脱离了它所代表的人民群众,这是苏联共产党最终亡党亡国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在深入学习和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今天,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辩证法的十点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热烈地讨论了辩证法的理论性质、对象和发展方向等问题,大大推进了辩证法的理论研究,但我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在此提出十点看法。由于本人缺少这方面的丰富知识和研究功夫,这些看法只能是一些零散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 美学的对象是什么?我国美学界有很大争论,现在把我个人的看法说一说,以就教于同志们。(一)建国以来关于美学对象的争论我国关于美学对象的讨论,是由苏联美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引起的,因此,在回顾我国对美学的对象讨论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苏联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情况。最早在苏联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文艺理论和美学教授铎尼克。一九四○年他为苏联《百科全书》写了一篇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论文(一九四一年由焦敏之翻译过来,发表在重庆《中苏文化杂志》上,一九四六年、一九五二年在我国两次出单行本,题名为《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美学是关于艺术创造和欣赏的哲学,苏联美学界把这一提法视为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正确提法,大多数文艺理论和美学著作遵循此说。一九五一年,《苏维埃艺术报》对美学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中也被广泛地使用着。然而,这一概念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意识形态和科学到底是什么关系?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界限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西方和苏联理论界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搞清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无疑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国内理论界对这些讨论似乎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就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定义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