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战后日本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经济经过了恢复、增长、飞速发展的这样一个轨迹,其中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日本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战后日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试图从原有的地区间的收入问题、日本政府所采取的政策,以及地区间收入差距与交通的关系中梳理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日本经济发展及其在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冯辉 《日本学刊》2006,(6):105-117
战后日本地区间经济差距经历了扩大、缩小的反复演变,并总体上呈现缩小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针对工业化、服务化和全球化等不同的时期特点,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其中的一些经验值得我国在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3.
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间接金融结构分析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高平在战后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里,日本企业的融资方式以间接金融为主,依靠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日本资本市场不发达,直接金融工具少,这是日本金融战略人为倾斜于间接金融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一日本是当今工业发达国家中推行产业政策最为全面、作用最明显的国家。产业合理化作为战后日本政府的核心产业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复兴,并在经济复兴的基础上,将日本经济顺利引上高速增长的轨道,在日本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部由南开...  相似文献   

5.
一、日本科技立国战略的形成及其新发展  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制定于 80年代初期。它是战后日本科技战略的第二次战略选择 ,是考察战后日本科技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战后以来 ,日本一直注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战后初期 ,日本在科技发展上远远落后于欧美 ,为了缩短与欧美之间的差距 ,日本利用“后进国”优势 ,积极推行独具特色的“吸收型”科技发展战略 ,大力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 ,从而大大缩短了与欧美国家间的科技差距 ,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使日本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进入 80年代后 ,日…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在从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型过程中,成功实现了劳动力的部门间资源转移。影响日本劳动力部门间资源转移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村劳动力的过剩供给与高文化素质、农业部门自身的变革、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旺盛需求,以及日本政府的政策推动等等。通过劳动力部门间配置结构的改变,提高了日本整体的劳动生产率,缩小了日本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收入差距,推动了日本的经济发展,维护了日本社会的稳定,对于实现日本经济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步入疲劳状态的日本式经济体制——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体制原因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江瑞平一、90年代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一)增长业绩最差的90年代前半期90年代前半期,是战后日本经济增长业绩最差的一个时期,其实际增长速度与战后任何一个时期相比均是最低的。如...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专业经营者型企业家因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受到世人的瞩目。探讨战后日本专业经营者型企业家的晋升途径、资质及特点,有助于了解日本式经营管理模式及战后日本企业崛起的轨迹,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构以及企业家队伍的建设,都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9.
均衡增长与政策选择——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项考察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莽景石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人类的发展进入了被库兹涅茨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阶段,他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在工业化国家普遍出现了一种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加速趋势。尽管如此,战后日...  相似文献   

10.
日本消费者保护政策与立法辽宁省社会科学院许思奇战后,日本经济实现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在短短的三十几年内,从战后初期的中进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在日本全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一些企业乃至政府部门忽视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1.
我是研究日本经济的,常到日本去。日本朋友问我对日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常喜欢用“三个吃惊”来表达我对日本的印象。 第一个吃惊——战后的高速增长 第一个吃惊是战后的“高速增长”。战败初期就不用说了,就是到了50年代的中后期,有几个人预想到日本经济以10%的速度持续地“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组建及其业务展开沈阳工商银行张新在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策性金融体制。各类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政策金融”作为实施经济、产业政策的重要物质手段,补充了市场机制资源配置机能的不足,对于促进日本经济增长和...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战后日本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制度改革及其启示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祝淑春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增长理论必须包括人力资源有效增长和合理配置的理论在内,一个完整的经济发展理论必须包括关于劳动者全面的、综合的发展理论在内。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和...  相似文献   

14.
论战后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产业政策中的作用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张艳娟战后,在经济迅速增长过程中,日本政府成功地运用了产业政策,有效地调节供给结构,使资源配置达到高效率。在实施产业政策的过程中,日本政府有个重要的经济杠杆,那就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所谓...  相似文献   

15.
日本保险事业是支撑日本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为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日本人曾经十分自豪地声称日本的保险公司是最保险的,不会破产。然而,在亚洲的金融风暴袭击之下,在日本经济萧条持续的严峻形势下,在银行、证券公司倒闭的风潮中,到底日本的保险公司有无卷入的危险?本文拟对日本保险业发展的过程、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其21世纪面临的新课题作一展望。一、日本保险业“固若金汤”的神话在泡沫经济中的破灭(一)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长期经济不振80年代中后期,日本乘战后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东风,使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经济获得惊人的发展,引起各国舆论的极大关注。各国的经济学家们竞相探索日本出现经济奇迹的复杂原因,许多学者都认为日本的战后改革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因,这是不无道理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战后改革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关系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的对外开放政策——分析与借鉴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系张倩怡全相哲一、战后日本的对外开放政策战后初期日本的经济,可谓千疮百孔,但在短短几十年内,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主要是因为战后的日本,逐渐从一个经济封闭的国家转变为开放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1955年体制与日本经济论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宋绍英1993年8月,日本非自由民主党的8党派联合成立了新的内阁,这意味着维持了38年的自民党一党执政的所谓1955年体制的结束,成为战后日本政治史的一个转折。而正是在这个体制下,日本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以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为转折点,日本经济步入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1992~1995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平均不到1%。1996年,在政策刺激和提前消费作用下,出现了3%以上的经济增长,但是从1997年4月起,日本经济又出现了更严重的经济萧条。...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日本经济困境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日本经济困境探源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池元吉李晓田中景日本经济自1991年5月因“泡沫经济”破灭陷入衰退后,到1996年才开始出现好转,但其增长仍然很不稳定。历时如此之长的经济衰退和萧条,发生在战后曾以经济增长“优等生”著称的日本,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