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2.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是令人困扰的现实问题。在内忧外患的强烈挤压之下,怀抱经国济世之志的思想界,急切地提出了种种解决中国文化出路的主张:中体西用、以夏变夷、全盘西化、变器卫道、西体中用、民主共和、回归传统、复兴儒学、“彻底重建”、中魂西体、综合创新,等等。可谓百家争鸣,殊途而不同归。这刚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要实现现代化,面临着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诸多难题。李宗桂的新著《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李著),正是对这个难题的富有理论勇气和时代使命感的正面回答,也是对近代以来文化批判文化重构工作的理论总结,更是对10年来文化讨论的总结性研究和批判性超越。关注文化研究的人都意识到,1989年下半年以前的文化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否定性思潮占掘主导地位;1989年下半年开始,大 相似文献
3.
80年代的中国,曾有过热烈的文化讨论。但是,在那场讨论中,马克思主义文化派似乎缺少新的创获.在冷静沉潜下来以后,经过深入的反思和探讨,出现了一些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李宗桂的新作《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便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代表。该书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整体演进为背景,对这一时期的文化流派、文化主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试图立足改革开放的现实,吸纳中国传统和人类文化精华,探索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的建构。这部新作使文化讨论在90年代初出现了向深层发展、向破中有立、主要是解决立的问题的方向发展的良好势头。一、自觉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从唯物史观出发,分析各种文化流派和学术主张,是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例如,在谈到明清之际的文化思潮时,作者 相似文献
4.
季水河新著《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以下简称《回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是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50年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的最终成果。季水河一直在高等院校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该书也是其几十年以来教学与研究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最后 2 0年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展开 ,在学术界掀起了“文化热”和“国学热”。从 2 0世纪后 2 0年中国文化研究的基本表征看 ,“文化热”与“国学热”标示着中国当代文化思潮演变的基本脉络和轨迹。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 ,“文化热”与“国学热”并未背离从近代到“五四”文化论争的主题 ,即都是围绕中西文化关系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而展开 ,仍然是这种文化论争的继续、延伸和发展 ;但就理论探讨和学术价值乃至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而言 ,这 2 0年的文化研究在中国文化史中是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文化批判与价值重构——中国文化出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艰难曲折,步履沉重。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应的观念的产生,使文化建设方面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矛盾日益凸显,中国文化的未来出路问题备受关注。今天,认真总结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的经验教训,客观地解析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种种主张,厘清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展望中国文化的未来出路,对于我们建设现代新型文化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哲学学科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与杜威来华有着密切关系。1949年前,中国教育哲学学科从无到有,从学习他国到自主探索,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教育哲学流派并提出了教育哲学中国化的命题。1949—1979年间,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教育哲学学科在高校被取消,一些西方教育哲学思潮受到批判,毛泽东关于教育的性质、价值、目的、师生关系等的认识奠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得以重建,成立了全国性教育哲学学术组织,教育哲学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都得到长足发展。今后十到十五年是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发展和走向世界的黄金机遇期。面向未来,中国的教育哲学学科建设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高哲学素养和哲学思维水平,密切与教育实践的联系,扩大教育哲学研究的队伍,凸显教育哲学研究的文化自信,加强与国际教育哲学界的交流与对话,深化教育哲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9.
10.
王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27-130
丁帆先生的论文集《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是丁帆先生30年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研究论文的汇编,也是他对自己30年学术生涯的一种总结形式。论文集在结构上依研究主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学思潮与现象研究,第二部分是乡土小说研究,第三部分是作家作品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异文研究是《诗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梳理了历代对于《诗经》异文研究中的三个取向,即辑佚整理、理论探析、地下材料考证,在此基础上提出《诗经》异文对于研究文字演变情况、训诂发展历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 0 0年 10月末 ,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百年易学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山东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挪威、韩国及中国的专家学者 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集中探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周易》与哲学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在其题为《易学与哲学的汇合与其开拓》的演讲中 ,认为 ,《易经》自其原始即可分为指与所指、部分与全体两方面的内容 ,形成一个多面内涵 ,多层定位 ,相互牵引 ,也相互牵制的复杂意义符号系统。在其全体所指的对象上呈现出一个动态的生化发展的宇宙观。由于《易经》是一个开放体系 ,…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教委“八五”青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大学青年学者邴正教授的《当代人与文化——人类自我意识和文化批判》一书,几经周折,终于在1996年的仲秋,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邓育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9):36-39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关键阶段曾说过的三句话,话中所讲的四条路,即血路、死路、新路和好路,既是过去30年来艰辛探索的缩影,又是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李泽厚同志所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是一本研究和批判康德的专门著作。读了以后,深受教益,值得向公众推荐。李著首先介绍了和说明了作为一个哲学体系的康德哲学。康德哲学问世以来到现在,已有两百年了。他的《纯粹理性批判》是1781年出版的,西方哲学界一直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说康德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