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话土族服饰文/李琪美(土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的互助、民和、大通等地,人口19万,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地区、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的差异,土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头饰土族妇女早期的头饰称“扭达”,式样有八、九种。用彩布、银、铜、金属长针、...  相似文献   

2.
凤凰点头裙子飘三寸金莲显婀娜──民和土族妇女部分服饰简介凤凰头(图一)亦称“包头”,民和土族妇女头饰。它是在宽5—6厘米,长约50厘米的黑布条上加放一层较为厚实的里子,在黑布条上、下部级以红色珠串,中间部分等距离地扣五缝连有直径约之厘米的梅花形镌花银...  相似文献   

3.
藏族妇女的头饰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各地区头饰既有统一风格,又由于地理环境、从业形式、生活习惯、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常见的藏族妇女头饰种类有西藏普通型、甘南康巴型、白马藏人型、阿坝松潘型、云南中甸型、迪庆型、青藏草原型以及雍荣华贵的“巴珠”头饰等。这些头饰均以辫发为基本特点,但是辫子的数量、发辫的  相似文献   

4.
质朴的形式 独特的风韵──互助土族的部分服饰简介土族妇女善长刺绣,图一、图二(见封三)是两条不同图案的精美绣花腰带带头的照片,其实物使众多的参观者赞誉不绝。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大学教授参观后喷喷赞叹道:“啊太美了,太美了,我以为是精美的印制品,原来是一...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龙 宋代罗愿在《尔雅翼》卷28《释鱼》中引用五符的话,说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真是世上罕见的怪物,想必没有人看见过。那么,龙是什么呢?学者们说:龙是蛇(闻一多);龙是蜥蜴(唐兰);龙是蜗牛(刘节);龙是鳄鱼(周勋初);龙是湾鳄(何新);龙是马(张紫晨),龙是蚕(骆宾基);龙是鱼(周国荣);龙是猪(孙守道等);龙是闪电(五笠筌),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6.
一、土族人关于“死亡”的认识以及研究土族丧葬习俗的意义。互助土族对人的故去忌说“死”,称为“亡人”,此称呼是对活人的安慰是对逝者的尊敬。在土族的丧葬习俗中,对早年夭折者、青年暴病亡者、各种意外死亡者,对终生无偶无嗣或改嫁妇女亡故等,其处理方法都有别于寿终正寝之人的葬礼。在文中将此五类亡人界定为“特殊亡人”,对与“特殊亡人”有关的丧葬文化作一民俗解读。  相似文献   

7.
傣族,在历史文献,和又称“摆夷”、“夷”、“百夷”、“白夷”、“白衣”。如果我们简单从事,也可以将这些名称视为同音异字了事。然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这些文献记载中的族称,隐现的时代和地区往往有别,而且有的名字开始也不专指一族,等等。因此,弄清历史上族称的演变线索,常常是研究民族史首当其冲的问题。关于傣族的历史土族称的演变,《民族团结》1962年第四朋载江应梁先生《古代文献中记录的傣  相似文献   

8.
从乡村集市上生长起来的美丽古城丽江古城最初是在日聚夕散的乡村露天集市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纳西语始称丽江古城为“衣古芝”,意为“衣古地的集市”。“衣古”指的是位于古城北面象山之麓的“吉瓦村”,过去是个很清幽的村子,村里有无数条溪泉从大树和古岩下迸涌而出,形成一道道清流。以这座溪流纵横的秀丽村庄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丽江古城最早的集市“衣古芝”。“衣古芝”的汉语名称在元代是“大叶场”,明代称“大研厢”、清代称“大研里”,民国称“大研镇”。“大研”一词,民间相传是因古城所在的台地因形似大砚台,城西南又有神圣的文…  相似文献   

9.
<正> 侗族史诗性口碑文学作品《创世款》是一部大容量,大深度的伟大的人类文化巨著。所谓“款”,实际上是侗族语言中所称的“垒”,即古老的话词、颂词、念词,相当于汉语中的“经”或“经文”之类的话本和文本。当然,侗族的“款”还是“盟约条文”、“社区联盟组织”的代称,这里所说的《创世款》中的“款”则专指前者。  相似文献   

10.
土族妇女土乡的"彩虹"薄洁(土族)在我国的西北部,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海高原上,在美丽的青海湖东边,祁连山南面,黄河北岸,湟水河畔,居住着一个历史悠久、勤劳质朴的民族--土族。长期以来,这里是一个地美草茂可耕可牧的地区,上族人民同居住在这里的汉族、回...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金平县的红头瑶民族是一个造型比较独特的民族,其中已婚妇女头上红色的尖帽已经成为其典型的服饰特征,尖帽造型如尖塔,色彩鲜红,再配以夸张的银饰,具有浓郁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蕴含着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主要着眼于对金平红头瑶妇女不同时期头饰造型特征的解读分析,探讨其在造型类别、图案形式、色彩构成等几个方面的特征,以此展现红头瑶妇女头饰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风格。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土族族源争论的几个焦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的族源之争,主要有吐谷浑说与蒙古说。本文就双方争论的土族语言、霍尔归属以及土人、土达与察罕蒙古尔族称来由等几个焦点问题,通过研究进行相应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土族人民世代生息繁衍在辽阔广袤的青藏高原,他们不仅有着高原人粗犷豪放的精神风貌,也有着美好的心灵,细腻的情素。特别是土族妇女们历来擅长刺绣,工于针黹。土族男女的传统服饰均出自她们的手。且剪裁得体,做工精细,大都有图案优美,花纹细腻,色彩鲜明的刺绣在上。从封三的各图中便可窥其一斑。 热照儿(图一)又叫热照子,是前额遮光之物,其作用如同帽檐。互助土族青年男女乃至老年人兴时系戴热照儿。其做法是用格褙剪6条同样宽窄(大头为三角尖,条宽约3厘米,小头呈圆形或方形,条宽约1.5厘米),长约18厘米左右的格褙条子,在其外面蒙一层略宽大并专为此而绣有花卉图案的白布条,其里用兰布或黑布做里子,然后将6支花条大头朝  相似文献   

14.
刺绣艺术被誉为土族民间艺术中的明珠。土族妇女擅长刺绣 ,刺绣技艺的高低是土族人评价妇德的标志之一 ,民间相亲看女子往往是“一看茶饭、二看针线”。土族刺绣种类多样 ,内容丰富。多用在腰带、衣领、鞋面、烟袋、筒袖、针扎等衣物和装饰品上。图案结构匀称饱满、构图层次分明、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常用的绣法有平绣、盘绣、锁绣、网绣、剁绣等 ,各种绣法风格迥异、姿采生动 ,如平绣造成的浅浮雕效果、锁绣形成的花边装饰效果、网绣造成的立体镂空效果使人惊叹不已。各类花卉和吉鸟瑞兽是土族传统刺绣图案的底本 ,其中代表性图案有“…  相似文献   

15.
土族地区的白虎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虎祭(Rite of the White Tiger)是萨满教在甘青土族居住区所住持的最重要的防雹法事,这种法事今日似乎已不存在了,在汉文史料中更没有留下什么记载,《土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青海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北京,1963年)一书对防雹法事无所记载,而《土族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2页仅载:“过去,土族地区每一村落都有……‘苏克斗’(意为挡雹阵)”,此外就无所言及了。芉一之教授编著的《青海民族史人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200页指出:“至于土族中流行过的道教,至今尚未见有专文论述。对于土族原始宗教的研究,吕建福的《土族  相似文献   

16.
“僜人”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有“西藏江南”之称的察隅县境内的额曲、察隅曲、格多曲和杜莱曲流域(“曲”藏语“河”的意思)的中印边界传统边境线中方实际控制线以内的地方。其中额曲是僜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大约有1300人(2001年统计数)。僜人实际上有“达让”和“格曼”两个居民群体组成。僜人所操的达让语和格曼语均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僜人往往是“多语者”,如格曼人除自己的母语外,一般懂达让语,也懂藏语和汉语。  相似文献   

17.
青海民和土族地区“纳顿”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顿”是土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娱乐活动之一,主要流行于青海省民和县的土族地区,民和县的土族主要聚居在县城南部、黄河北岸的官亭、中川、峡口一带,即大家所说的三川地区.也有一部分居住在与三川地区毗邻的甘沟乡.全县土族近四万人.这里碧水清流,景色秀丽,气候宜人,誉称“高原小江南”.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勤劳的土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纳顿”则是这一带的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传统庆典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18.
奇异的大溪沟石刻在湖南新晁侗族自治县茶坪乡冲亨村一处山洼地,有一块高2.7米,宽约2米,厚0.4米的天然巨石,石上刻满了不能辨认的线条符号,亦不知何时形成。有的符号图形似人非人、似鱼非鱼,刀痕明显。询问当地老人,均不知起始年代,世代传为“神仙字”。有...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二年,一个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去松花江下游依兰县宏克力乡附近的山因窝赫(史书称“尚坚乌黑”)顶峰,考察一六五七年(清顺治十四年)清朝驻守宁古塔章京沙尔瑚达率领清军,在赫哲、汉、满等各族居民的有力配合下,同仇敌忾给沙俄斯捷潘诺夫一伙入侵者以沉重打击的古战场遗迹时,途经佳木斯市敖其乡敖其村,从谈话中得知“佳木斯”一词是赫哲语,意为“骨头”;“傲其”一词,是由赫哲语的“抄罗子”(形似皂  相似文献   

20.
文都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都寺,清龚景瀚《循化志》、康敷镕《青海记》等均作“边都寺”。“边都”、“文都”,皆藏语Bis-mdo一词的不同汉语译音,今多写为“文都”。“文都”的本意,说法不一。《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概况》认为,文都是“牛犊山下部”之意,“县境南部的拿郎山侧有一山坡,藏语称‘维啦’,即牛犊山,文都在其下部,由此得名”。按“文都”的藏文字面意思,“文”是牛犊,“都”是三岔口,多指两川或二水汇合处。因此,“文都”似为“牛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