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能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加强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基石。教育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情感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使积极的情感成为课堂教学的动力,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是“师生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叶澜语)。因此,从某种角度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命脉。本文拟对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情感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情感色彩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要收到…  相似文献   

5.
当前教育改革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素质教育就包括知识、能力、智力、情感、修养等方面。情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它可以使人对某一事物的注意、感知、思维产生倾向性,促使智能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情感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是对体育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体育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育改革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素质教育就包括知识、能力、智力、情感、修养等方面。情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它可以使人对某一事物的注意、感知、思维产生倾向性,促使智能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所谓"情感效应",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意识和行为效应,其次是指师生与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产生共鸣的情感意境效应.  相似文献   

9.
一、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什么是情感呢? 情感应该是人看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教师重视情感与情感教育这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把情感态度的发展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也是英语课程中实现情感目标最重要的环节和过程.现代教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特征了.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喜怒好恶的态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土观需要的心理体验,是人们的一种特有的高级需要.语文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之健康、崇高,情感因素与语文密切相关,对于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情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基础,一个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学生只有对学语文产生了情感,有了兴趣,才会投入热情,积极学习.其次,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写出情文俱佳的文章来.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应.人类常见的情感表现为喜、怒、哀、乐等.它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这是由于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具有巨大的调节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在学,而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情感在教,没有任何情感的教育过程是不存在的.在中学生时期,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认识的初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也比较脆弱.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所谓情感效应,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意识和行为效应,其次是指师生与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产生共鸣的情感意境效应。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为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条件.那么,什么是情感呢?情感就是客观事物刺激人的大脑后,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直觉判断所产生的好恶情绪长期积淀下来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根据人对事物的判断结果大致可以分为积极的情感和消极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张季秋 《科学咨询》2007,(14):36-36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感一旦产生,便渗透到人的一切活动之中,使活动染上情感的色彩。“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笔者在这几年的课改教学中,也越来越体会到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情感教育是推动教学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教学既是师生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情感作为一种潜在的动力机制,对人的言行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作用。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它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和对象是否满足个人的需求为中介的.中职数学教师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热爱之中,体现在对数学学科和数学教育工作的热爱之中.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情感的作用。情感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