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家人力资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而对其合理定价是实现企业家有效激励的核心问题.实物期权方法是对传统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本文提出计量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实物期权综合定价模型,运用实物期权理论计量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在价值,然后按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衡量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业绩,确定调整系数,以较为完善地衡量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从而为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与国有企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企业家能力、企业家努力水平的激励动力等维度来展开分析,找出国有企业低绩效原因在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并结合时代特征与中国的具体实践提出界定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其人力资本产权的价值是解决国有企业低绩效根本.也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国有企业经理内生激励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恰当的企业所有权安排会对参与企业契约缔结的各产权主体产生激励效应,从而对提高企业经营绩效至关重要.作为一类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产权主体,国有企业经理应该参与到企业契约的缔结中去,并享有与其人力资本产权相匹配的那部分企业所有权,以此激励他们努力工作.因为这种激励内生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我们将其称之为企业家内生激励机制,并认为这一机制乃是解决国有企业经理激励问题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4.
浅议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是市场条件、企业组织形态、制度环境和在此基础上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或其代理人)博弈的结果。具体路径为:确立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个人所有的制度安排;实现企业家人力资本配置的市场化;完善企业治理和产权结构,激励企业家人力资本;健全制度体系,保护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人力资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而对其合理定价是实现企业家有效激励的核心问题。实物期权方法是对传统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本文提出计量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实物期权综合定价模型,运用实物期权理论计量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在价值,然后按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衡量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业绩,确定调整系数,以较为完善地衡量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从而为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企业家理论主要集中在对企业家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但是企业家理论的关键是企业家个体怎样向市场传递其企业家信息并被市场选择.张维迎博士提出的"个人财富--企业家能力"模型在此做了开拓性的研究,提出了个人财富是企业家能力信息的市场显示的原理,但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讨论.本文在该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概念,提出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模型.这一模型把企业家的选择分为两个阶段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配置.在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个体完成了企业家资格的自我甄别,其中个体的先天心理特质和制度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配置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市场甄别,即市场对个体传递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信号--学历、经历与业绩、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甄别,以发现"真正"企业家人力资本,并完成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配置.其中个人财富只是一个重要信号,而不是唯一信号.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有关企业家的特征和内涵,充分肯定了企业家的异质人力资本应受到重视,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引入EVA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兼有长期和短期激励作用的薪酬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基于主观业绩的隐性激励合同与客观业绩的显性激励合同的组合激励进行的研究。文中首先分别提出显性激励合同模型与隐性激励合同模型,随之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组合激励合同模型中相关参数的变化含义,并说明组合激励合同的意义:在一定约束下,可同时增加企业家和所有者的期望收入。  相似文献   

9.
王雷 《管理科学》2016,29(4):80-93
控制权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由控制权配置带来的控制权收益是激励投资家物质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手段。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从控制权收益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视角,研究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的控制权配置问题。分析创业企业中公司创业投资者与企业家的控制权收益构成和类型以及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特征,厘清公司创业投资者与企业家各自私人收益、货币收益与其拥有的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控制权共享收益来源,构建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的控制权共享收益函数,分析控制权私人收益和战略收益、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以及控制权收益与人力资本交互作用对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配置的作用机理。以公司创业投资支持的110家不同行业上市企业3年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混合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控制权收益、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交互项对中国经济背景下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两类控制权配置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创业投资者拥有的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正相关,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专有性负相关,企业家控制权私人收益对公司创业投资者获得创业企业特定控制权比例具有正向影响,公司创业投资者控制权战略性私人收益对其自身获得创业企业特定控制权比例具有负向影响;企业家控制权私人收益正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有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公司创业投资者战略性私人收益负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有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产业类型的创业企业会给公司创业投资者和企业家带来不同的控制权收益,进而导致双方对控制权的关注程度和类型发生变化。同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公司创业投资者和企业家对剩余控制权、特定控制权关注的重点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创业企业进行控制权分类治理。 研究结论为完善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的控制权治理、提升控制权激励效果进而促进被投资创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 《管理科学》2003,16(5):79-82
企业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企业家的人力资本状况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潜力.运用产权理论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分析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性,认为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产权具有个人占有的天然性、使用的增值性、价值度量的不确定性、价值实现的自发性、产权残缺时的自贬性、收益的外部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1.
按照现代企业理论的观点,企业是一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共同构成的契约联结,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通过分析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的机理以增加其存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企业家人力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的机理,最后探讨了促进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风险投资契约中,委托方和代理方两者追求的目标不一致,不对称信息容易造成风险企业家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人力资本是主动性资产,人力资本产出的价值存在不确定性,人力资本可能会因不同原因退出企业;如何设计激励相容的契约安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和退出三方面的不确定性来考虑如何设计风险投资契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国企产权改革中的人力资本产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有企业中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现状,提出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指标体系和内在价值的组成,为中国企业家的价值实现探索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对企业家的激励建立在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上,两者都随着双方博弈过程不断调整。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企业本身是契约的连接点,企业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团队生产或者长期合约的集合,而团队的本质表现在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依赖性。这一理论对我们认识企业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揭示了企业的本质,而且表明了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5.
以EVA为内核的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所有者凭借其贡献获得企业报酬并合理分享企业所有权是国内外公司治理领域的热点,但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难题成为对人力资本进行产权激励的制约因素.本文以公司价值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EVA为核心,构建了总体人力资本的动态价值、"分割价值"系列模型;通过平衡记分卡(BSC)系统,结合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人力资本个体的综合相对价值,从而设计出业绩薪酬和以股权激励为主体的长期激励方案.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但由于人力资本产权特性及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对其所有者的激励与约束成为人力资本管理的核心及新经济时代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股权激励在结合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方面具有其他激励机制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应关注受益人、行权价格、激励数量和行权时间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企业人力资本参与剩余索取权分配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对人力资本的内函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份额的确定方法,并探讨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与非企业家人力资本细分这一部分剩余索取权的形式与方法,从而为研究这一问题及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创新、冒险等品质,它是人力资本的表现形式之一,该文从"企业家精神"的含义;教育领域人力资本发挥作用所依赖的制度环境;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对"企业家精神"的遏制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教育界为什么缺乏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9.
马二九 《经营管理者》2012,(17):143+131
通过对人力资本概念的阐述,深度揭示人力资本的内涵与外延,人力资本包括个人的技能、学识、健康,这些因素与人类紧密联系。指出人力资本有效激励的表现形式为物质和人性面激励,为进一步提出人力资本激励有效途径做好铺垫。人力资本激励关键点就是其的有效激励途径,其中组织领导人行为激励是在理论与实践上新的探索,通过这些激励方式,进而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本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20.
在风险项目以债权-股权相结合的融资工具的假定上,引入融资合约中常用的"激励因子",分别建立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的支付函数,从而构建了斯坦克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模型;然后用逆向归纳法分析Stackelberg模型,讨论了作为领导者的企业家的自有资本和"激励因子"对作为跟随者的风险投资家的总投资水平及资本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家的均衡投资决策,进而给出了企业家为激励风险投资家而需提供自有资本水平的必要条件,从而解决了企业家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问题.通过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家的总投资水平由债权"激励因子"和其边际投资机会成本决定,而股权投资水平由其绝对风险厌恶因子、主观收益率的参数以及"激励因子"决定.尽管假定风险投资家较企业家风险厌恶,但是后者可以通过激励前者,使前者对于风险项目前景较后者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