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书的学习和传承,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活动。女书,由女性创制,为女性所专用,由女人传给女人,长辈传给晚辈。因而,女书的学习和传承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它与女性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钟云萍 《理论界》2009,(2):162-163
女书,是流传在湘南的一种奇特的女性文字.它记载着女性的喜怒哀乐,表达着女性的情感与追求.笔者仔细研读、慢慢品味这世界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作品,认为江永女书还蕴含着法文化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女书的传承,本身是一种教育活动,且是限于女性之间的一种教育活动.对它进行分析、梳理和挖掘,再现出隐藏在其中的、具有价值的、朴素的文化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2012年8月,湖南商学院女性研究中心的学生"走读江永女书文化小组"走访了女书流传地的二十五个村落,实地调查发现女书的流传范围在急剧缩小,懂女书的人数也在剧烈下降。由于受到多方面影响,女书的挽救与保存面临巨大的挑战,将新媒体传播引入女书的传播模式之中,以突破地域限制、资金困扰等客观因素的阻挡,是保存并传播女书文化的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明末到民初时期,湖南江永、道县等局部地区的女性,虽然不能走进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但其所学习的女书中含有社会要求女性应遵循的守节、礼仪和孝道等封建礼教思想.这样女书学习在满足女性的教育需要和教育权利的同时,又把女性培养成符合封建礼教所需要的社会女性,成为守妇道、合礼节、有孝顺的妇女.  相似文献   

6.
女书无论是作为语言文字,还是文学作品,都具有德育功能。当地女性凭借女书习得社会的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促进女性道德的社会化、养成道德行为,使女性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7.
女书是上世纪 80年代在湖南省江永县发现的一种女性文字 ,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90年代以来 ,在湖南省江永县之外又有几项重大发现 ,如南京市发现太平天国女书铜币 ,广西钟山县发现女书三朝书 ,湖南省道县发现一处解放前的女书活动中心———娘娘庙 ,在娘娘的石墩上发现不能识别的奇特文字等  相似文献   

8.
钟云萍 《理论界》2009,(6):157-158
江永女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件奇异"瑰宝".笔者通过对女书发源地的实地考察和对江永女书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挖掘,认为江永女书在法学领域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女权意识的萌芽是江永女书法文化的起因;妇女对汉字的反叛心理,是江永女书法文化的外在动因;江永封闭而活跃的女性世界,是江永女书法文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江永"女书"产生于湖南南部湘桂粤三省交界处,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民间妇女特有的女性文字;从民俗的生活属性来讲,它是一种民间妇女的特殊民俗生活文化。本文主要以江永地区的"女书"为调查对象,在现有的"女书"书面文本和与相关学者进行访谈的基础之上,对"女书"所展现的一些民俗事象进行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10.
彭阳 《船山学刊》2008,(3):52-55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女书产生,更彰显瑶族女性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女书折射了当时瑶族女性缺失性需要的短缺。展现了瑶族女性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强烈的认知需要,是瑶族女性成长需要实现的途径。可以说,女书是当时瑶族女性心理需求的一面镜子。从需要层次理论角度分析女书.为更深层次的探索女书其中的心理内容拓宽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1.
女书是湖南省江永县流传的一种由当地妇女创造的一种形体呈斜长的菱形框架的记录妇女生活的特殊文字.研究这种在汉字为男权意识形态代表的主流文化下,由缺乏教育机会的乡村女性创造出来的与主流文字相对的女性文学形式,弥补了以往学术界在理解女性主体意识时往往集中于精英女性群体的局限.本文试运用人类学视角讨论女书产生和传播的意义,分析边陲地区女性意识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2.
彭阳 《广西社会科学》2008,(10):206-208
女书蕴涵着人类数千年来的群体心理、种族文化等内容,其集体无意识表达体现在三个方面:女书造字传说的"三女"是狭义上瑶族女性母神原型的表达;阴影与自我的和谐工作为女书及其创作提供了动力;当地女性异性原型发展不良导致悲剧或同性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湖南省江永县为研究场域,针对当地女性通过运用"女书"书面文字媒介传承她们对平等、独立、自尊的吁求与践行。从女性主义视角诠释"女书文化"这一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特性:多民族互动背景下女书文化的多元性,女书作品彰显出女书文化的开拓性和女书传承中女书文化的能动性;而女书文化的这些特性则缘于女书流传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乐伶俐 《船山学刊》2007,63(1):151-153
女书里蕴藏着丰富的女性心理因素,向人们展现了女性在当时条件下,女性对生活的感受、生命的领悟所产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女书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体系,在这种独特的文字符号体系中还隐含了各种图腾崇拜的迹象,其中颇为突出的便是鸟图腾崇拜.女书字符中的抽象之"鸟"与现实图形中的具象之"鸟"构成女书文化特有的视觉艺术形态,显现出一种独有的鸟图腾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欧燕 《北方论丛》2012,(2):82-85
唐代官妓是隶属于州县官府乐籍、为官府宴会服务的女性群体。作为一种身份符号,女性一旦成为官妓,便终身无法摆脱,除非得到地方最高长官的许可除籍。她们一般来源于乐人家庭,以及因生活所迫的良家女。官妓群体的出现表面上是因为唐代宴饮时盛行以伎乐歌舞助兴,从而促使官府必须控制一批具有各种才艺的女妓随时备用,实质上反映的是地方对中央礼乐文化形式的一种模仿和复制。官妓群体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唐以后女性依附性的增强,妓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社会职业。  相似文献   

17.
杨小敏 《甘肃社会科学》2003,(2):108-110,114
《女论语》是唐代贞元年间宋若莘、宋若昭姐妹写的一部关于女子行为规范方面的书。这部书反映了她们对妇女家庭角色的伦理定位 ,是唐代后期知识女性家庭伦理思想的缩影。透过它 ,可以了解有关唐代的女子教育、唐代后期妇女地位的变化以及唐代政治的某些情况。其中的有些内容 ,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永女书是流传在湖南江永的一种妇女专用的文字和文本.江永女书是属于中国农耕文化“女织”的文化瑰宝。本文从:一以劳动妇女的日常琐事入诗,二以当地的自然景物入诗的两大部分来论述,说明江永女书的谜语篇构成一个独特的迷人的诗的世界,其中充满了人类童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可多见的中国劳动妇女群体创作的诗篇。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嫁女与本家进行交往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出嫁女庆会归宁和省亲归宁、本家人探望出嫁女、出嫁女与本家互相帮助是他们之间日常交往的主要方式.长期归宁与夫亡归宗是出嫁女与本家联系中最重要的两种形式.在夫亡归宗后,她们或再嫁,或寡居,或出家为尼.出嫁女对本家财产的继承以间接继承方式为主,但有时也有直接继承权.  相似文献   

20.
论虚拟交往     
虚拟交往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活动方式,具有交往主体的虚拟性、交往客体的虚拟性、交往载体的虚拟性和交往时空的虚拟性等特点。虚拟交往给人们的交往活动和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丰富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