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经济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城市循环经济模式是发展生态城市、解决我国GDP高速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矛盾的必由之路。国家唯一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贵阳市在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过程中取得一些有益经验,也面临不少的问题。这些都对西部大开发,对发展城市经济的新思路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文章结合钢铁企业的产业结构特点,遵循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理念,构建了循环经济型钢铁企业的发展模式。通过产品的横向耦合共生,产业链的纵向延伸,能量高效利用以及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从企业、群落和社会三个层次提出了源头减量的技术、节约能量的措施、与社会其他行业共生的网络以及废弃物资源化的途径,并指出了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首先需要明确其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必要性和意义,同时在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过程中应注意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另外国内外在循环经济型园区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福建生态旅游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生态旅游发展是福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方面,提出了构建生态经济管理机制是福建生态旅游管理机制创新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视野下福建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阐述了生态经济管理机制构建的目标定位和主要内容,以及生态经济管理机制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按照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在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上,突出绿色徐圩、生态徐圩的发展理念,在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领域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是,徐圩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许多困难与潜在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徐伟圩新区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AHP的桂林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作为现代旅游的一大趋势,已经成为社会所倡导的最有市场潜力的旅游方式。桂林作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其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运用层次分析法这种比较成熟的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选取最能代表桂林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的九个自然保护区,对其进行了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在桂林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生态旅游环境条件已经成为最能吸引游客的因素之一,发展生态旅游要在要注重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开发潜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并提高生态旅游的生态休闲性。  相似文献   

7.
略论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经济的“亮点”,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本质上属于生态经济。现代旅游从产业功能上看,由以经济功能为主的阶段进入到了注重生活质量的新阶段。而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论的生态旅游正应合了这一转变,成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深入探讨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的联系,这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概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生态阈值的角度,探讨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学内涵、循环经济与三级生态系统以及基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模式的循环经济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是青海省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国家已在青海省先后建立了两个循环经济试验区,对此学界关注程度很高,对试点单位工业循环经济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但对农牧业循环经济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认为,高原生态畜牧业是循环经济在青海农牧区的具体实现形式,是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本文以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在循环经济视阈下对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鹤壁市作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市,积极转变发展观念,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路径,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了鹤壁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即围绕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的总体目标,突出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抓好示范企业、示范园区、低碳示范区建设,并提出要把循环经济与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聚区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