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和希克历之间的超人间的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啸山庄》是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作品,无论哪一类读者读了这一部小说,都会被作品中主人翁凯瑟琳和希克历之间狂风暴雨般的感情所惊讶,甚至觉得不可思议。本文通过对男女主人翁间的感情的深入剖析,把他们之间的感情定位于一种“超人间的爱”,从而使他们的爱从“不合情理”、回复到“合乎情理”,从读者“不可思议”到“可以理解”上。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时期的小说创作,无论在选择题材、开掘主题。表现角度上。还是在创作方法、表现手段上都出现了新的艺术追求。其中,在艺术结构上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这就是传统的小说结构被突破,“开放性”结构小说愈来愈多地被作家们所重视。 开放性结构小说是与传统结构小说相对而言的。它在表现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时,不以故事情节取胜,而是 以人物的心理意识的流动,或以抒写思想感情为基础去结构作品。传统小说往往注重“形”、“神”的直接描写,表现主题。通常以故事情节为基础组织结构,线索分明,情节统一完整。开放性结构小说比传统小说来得更…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期家族小说中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得到广泛运用,这既反映了家族小说创作主题的变化,又体现了作家们在叙事变革上所作的努力。第一人称我之叙事在新时期家族小说中则既拉近了叙述者、故事人物与读者的距离,又竭力消除了第一人称叙事的缺陷,同时,它也具有叙事的主观性过强、文本意义消解、情感冷漠等不足。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虽不特以抒情取胜,但高超的写作手法让浓郁的情感贯穿作品始终。如以悲剧的艺术形式造成强烈的抒情色彩;给大量人物冠以传神的绰号;饮酒被作为抒情手段和表达主题、塑造人物不可分割的部分;善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水浒独特的抒情性从多方面感染着读者。  相似文献   

5.
知青小说:浪漫主义思潮的回归与泛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浪漫主义思潮在新时期之初一度回归,基本的创作队伍是情感型的知青小说家。但不久,这些作家纷纷转向,由他们所代表的浪漫主义思潮像一颗闪光的流星划过长空,留下了短暂的美丽。其特点一是回归自然,二是追求神秘,三是寻找精神家园,四是超越自我。知青浪漫小说的出现是以彻底否定极“左”路线、恢复人的尊严为前导的。它是新时期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社会思潮在文学方面的反映,又成了新时期个人自由空间扩大的象征。它与五四浪漫主义思潮遥相呼应,又加强了人道主义的内容,增加了历史和心理的沉重感,融入了化苦为乐的宗教感情。但它所代表的浪漫主义思潮既是回归,同时又是泛化,到80年代中期,这一思潮循着向内转的趋势汇入了现代主义的潮流。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看了姚雪垠同志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不仅对书中人物的遭遇和命运甚为关心,而且对那些人物充满了感情,仿佛书中人物已经进入了读者的生活领域。这说明,《李自成》中的一些人物已经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书中人物的感情与读者的感情相互交融、汇合在一起。这种现象的发生,当然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研究一下小说中如何抒写人物的感情及其与人物性格的刻画有些什么关系,对于有关问题的解答和提供给文艺创作者以借鉴,都是会有所裨益的。本文准备就《李自成》中关于感情的抒写与人物性格的刻画这个问题,作点尝试性的剖析。 …  相似文献   

7.
从人物的存在方式及人物关系等角度研究书信体小说人物的叙事类型.可以发现书信体小说人物具有自造性和他造性的存在特征,由此形成自造性人物和他造性人物.其人物关系体现为多重交流模式.在书信体小说中,人物作者与人物读者之间的交流是反馈式的.通常,每一封有明确指向的发信都会有相应的复信,由此形成双向交流.在交流中出现的善意误读与恶意曲解会对小说人物的性格塑造和情节建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代白话小说在叙事方式上对说书程式进行了多方开掘,对说书情景的戏仿是成就独特的一点,<儿女英雄传>用叙事层次的颠倒内化了小说评点功能;作者变成人物进入故事层,由说书人对其叙述过程进行评价.作书人形象的出现使限制叙事更自然.评点式叙事降低了叙述的权威性,用评点家的"文法"标注出小说的大结构.小说将读者熟悉的通俗文学经典中的故事和人物拆解变形,作为组成情节的模块,以表达作者批评意见以及反讽的意味.重复叙事因小说独特的时间结构而来,解决了线性结构与立体的时间和人物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川端康成与沈从文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雪国》被视为日本抒情小说的经典 ,《边城》被看作中国抒情小说的典范 ,抒情性成为他们的共同特征。而在抒情方式上 ,他们也都从各自的传统文学中吸收了营养 ,创造性地继承了传统文学 ,特别是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质 :通过意象抒情。一、抒情 ,向传统借鉴方式  川端康成被视为日本现代派的代表 ,可在他的创作中有一种越来越清晰 ,也越来越坚定的自觉 :“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日本式作家的自觉 ,和继承日本美的传统的愿望。”1 继承传统也是沈从文认真思考的命题 :“一个短篇小说的作者 ,肯从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小说创作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本刊与本院文学研究所、作协黑龙江分会、《文艺评论》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新时期小说创作研讨会”,于8月12—16日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河南、江苏、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的作家、评论家、研究人员、编辑、大学教师和研究生五十余人,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重点讨论了近年来小说观念和方法的更新,同时,对小说创作的当代意识和文化意识等问题,也交换了看法。大家在充分肯定十年来小说创作的成就时指出:当前小说创作已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全面发展时期。特别是中、短篇小说异彩纷呈,把原有小说的写法、规范、模式突破了,“探索”与“突破”是其两大特点。由于探索,才打破了单一的格局,带来主体意识的强化,作家的思维空间拓展,表达方式、感觉方式的更渐,使小说视野从单纯的社会性主题,转移到生活的更深层次。作家由被动到主动,由寻找题材到寻找“自我”,才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小说。  相似文献   

11.
冯欣 《社科纵横》2006,21(5):85-86
与传统叙事小说不同,现代抒情小说的深层审美价值恰在于将“真、善、美”统一起来,构筑一个净化人的精神与灵魂的世界。本文结合20世纪中国抒情小说作品,通过对抒情小说创作主体意识、“真”、“善”、“美”的应合方式和理想化境界的构成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总结,进一步揭示抒情小说作家对建设人类自由、和谐精神世界的重视与自主追求。  相似文献   

12.
小说这条灵蛇的蜕变从来都是从叙述方式开始的。小说的本质乃是叙事的艺术,它的最初级的认识就是怎样讲故事。传统小说往往喜欢运用全知全能第三人称,而且还有一个颇为严密的体系网,即人物—性格—情节—故事。然而不幸的是,小说艺术为自己营造体系之时便是它的受戒遭囚之日!正是这个人物—性格—情节—故事系统成了传统小说无法挣脱的“死亡陷阱”,使“叙述者”这头沉睡的狮子刚刚惊醒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的风俗小说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俗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中极富成果的一脉。它以《大淖记事》、《芙蓉镇》、《烟壶》、《美食家》等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之作揭开了新时期文学最为色彩斑烂、深蕴民族特色的一页。促成小说家们选择这条道路的因素是很多的,并且因人而异,但是大致说来有如下原因: (一)开拓题材领域,扩大小说表现生活的功能。可以说,风俗是容量最丰富的创作素材之一。风俗的形成不是依靠某些单纯的力量,它是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地理因素的合力而致,其间必能开掘出含量丰富的生活之矿石。同人类的审美心理结构相似,风俗也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把握住它,在某种意…  相似文献   

14.
一代名文《百合花》的独特风格并非如茅盾先生所评价的是“清新俊逸”,它更主要的还体现出作者茹志鹃“深沉悲悯”的精神风貌。同时,《百合花》也是一篇“没有爱情的爱情颂歌”。它传达了人类感情美好的爱欲。在艺术上,《百合花》是一篇象征写意结构的小说,这不仅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独出一格,而且也与20世纪世界现代小说相类同。  相似文献   

15.
小说作者的全部努力都为着一件事:感动读者.小说读者的孜孜不倦也只为着一件事:被小说里的人物感动.读者在被小说人物感动的过程中,是受到小说作者的个人意图、叙述技巧和叙述者身份与地位的引导和制约的.英国现代小说<印度之行>的作者通过叙述视角来达到控制读者情感意向,从而激发了读者的同情心.这说明距离和主体性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经典叙述学向后经典叙述学过渡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6.
论冰心新时期以来的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心从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到现在,已勤奋写作了近80年,这样的持恒和毅力令人敬佩。新时期以来,她以“生命从八十岁开始”的信心,创作了大量作品,就散文而言,有自传散文、哲理散文、梦思散文、随笔散文、杂感散文,就小说而言,有抒情小说、问题小说,形成了一个十分美丽灿烂的晚年创作景观。一、全力写知识分子题材全力写知识分子题材,这是评论冰心晚年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基本出发点。她一生都生活在知识分子群体中,这个群体是她扎根的土壤、“血统”的源头,从童年起,知识分子的生活环境始终滋润着、陶冶着她的心灵,她的生活与…  相似文献   

17.
《呼兰河传》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化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呼兰河传》的叙事策略切入,仅就叙事人称、叙事与隐喻、叙事与幽默、讽刺等方面探讨3中所蕴含的文化意味。我们先看叙事人称。在叙事中对于人称的选择是基于对叙事文本的总体效果和全盘结构的考虑,同时人称的变化也关系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方式。《呼兰河传》共分七章,另有一尾声。第一、二章用的是第三人称,从第三章起一直到尾声用的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最大的特点是“非人格性”,它不能象第一人称“我”那样总是作为某个具体人物“直接”地出现于作品之中,这种非人格性给叙述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能够灵活自如地周…  相似文献   

18.
张芙华 《社科纵横》2005,20(5):124-125
“以德治国”作为一种治国方式,是对传统的治国方式在新时期、新的形势下的一种创新和升华,它将其三种涵载体,即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社会舆论,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基本环节:1.加强与“依法治国”方式的结合,增强社会舆论的强制力;2.加强实际的宣传教育,坚定人们与新时期相适应的正确的内心信念;3.冲破传统的治国方式,创立新的具体的德治环节,产生新的“传统习惯”力量。  相似文献   

19.
试论近代翻译小说对言情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的翻译小说对民初的言情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在价值观念上,它帮助当时中国正处在朦胧状态的对宗法制的反抗推向明确,开始显示独立的个性的人的存在,走向正视现实和反抗现实;其次是在人物塑造上,民初小说出现了恋爱的和尚、寡妇等崭新的人物,增加了人物的牺牲精神与忏悔意识,运用写实的方法描绘人物,改变了原先“才子佳人”模式;最后是在叙述方式上,民初小说改变传统叙事方式和结构,接受外来影响,促使小说转型。  相似文献   

20.
人物“病了五十年,严肃的评论家已经多次签署过它的死亡通知书”,罗伯一格里耶这样认为,但贝娄并不如是看:“一个小说家出于策略需要,并不是不可以放弃‘人物’的,但是以个人发展的盛期已过等等为理论根据而这样做,那就是荒谬的。”①在贝娄看来,人物并未死去,只不过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表现出某些新的特征。贝娄没有放弃人物,而是力图从人物本体和人物与外界的关系两方面挖掘小说人物的时代新质。 人物本体:心态与性格 心态(mood)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和心理形式,是包括体验、反应、冲动在内的一种有机体的复合状态。在对人的理解中,传统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