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指出,人们对任何一个事物的认识都不可能一次完成,都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对社会主义这个崭新事物的认识更是如此。波兰革命家卢森堡把社会主义视为一块有待人们奋力开拓和辛勤耕耘的处女地。邓小平特别重视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问题。他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有许多条,但是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他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条主线,其他一切问题都是由此而派生和展开。什么是社会主义,属于认识范畴;怎样建设社…  相似文献   

2.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促进我省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汤文治,刘礼英社会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搞清这些问题,对我们贯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相似文献   

3.
King 《中文信息》2003,(10):6-9
项目经理能成为服务型领导吗?二者似乎相去甚远,彼此不可能相容!一个借助他人实现组织目标的人,如何能成为服务型的领导?乍一看来,经理不可能是服务型的领导。经理和领导是组织中指导和控制他人以实现组织目标的。领导怎么能提供服务呢?  相似文献   

4.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因此.我们必须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建?她的突破口在哪里?新农村建设标准中的第一句话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重要的物质基础,离开这个物质基础无异于无水之源。随着城乡差别的不断扩大.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入口未能进入中等收入阶层,如何让农民增收。已经成了构建我国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5.
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大搞群众运动,就是要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事业,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高速度和群众运动,两者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不要高速度,就不可能大搞群众运动,没有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就不可能高速度地建设社会主义.高速度建设社会主义,反映了群众的根本要求,大搞群众运动,是高速度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根本保证.群众运动的规模愈大,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就愈高.1958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的继续跃进的实践,教育广大干部、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懂得了大搞群众运动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工作的着重点正在迅速地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的转折关头,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采取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民主形式,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是摆在我国理论工作者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民主思潮就会泛滥,健康的,正常的民主秩序就不可能建立,四个现代化也就不可能顺利地实现。  相似文献   

7.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曾从原则和总思路上对此有过设想,但他不可能做出具体的论述。“苏联模式”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提供了基础条件。 社会发展在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应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马克思所揭示的社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从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历史特征、实践特征和理论特征.一、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特征“中国如何发展”,这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重要动因,也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发展的思想,就不可能有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将中国的发展问题提高到时代主题的高度认识,并提出了他的“全球发展观”,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无可回避的根本问题。20年来,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人们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的争论和认识发展。自从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人们围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了各种不...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在何种意义上来把握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把握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全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时,曾经依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当时现实社会所可能提供的实际材料,对未来的社会主义作过一些理论上的探索和预见。如在所有制形式上实行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在产品分配关系上实行不借助货币形式的按劳分配,直到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所有这些认识,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袁木同志在《关于全面理解治理经济环境 整顿经济秩序、深化改革的方针问题》文章中全面分析了物价上涨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有六条原因: (一)结构型的物价调整。这是我国主动进行的改革,主要是对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对比价不合理的现象进行调整。不这样我们就不可能达到改革的目的,建设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不可能。  相似文献   

12.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与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相联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突出地提了出来,这对于振奋全国广大人民从事四化建设的革命精神和劳动热情、以及培育社会主义一代新人,都将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不仅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且要大力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正如没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一样,就不可能建设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既源于毛泽东,又具有自己的特色;既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又对如何建设和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了初步的探索,还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学习和研究他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一、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思想内涵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中国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是马上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进行一段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刘少奇认为,还不能马上…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段时间内,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讲政治。他说:“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是必须要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这一点对高级干部尤为重要。西方敌对势力要‘西化’、‘分化’我们,要把他们那套“民主’、‘自由’强加给我们,李登辉要搞“台独’,我们不讲政治行吗?不警惕不斗争行吗?”①这段话告诉我们,要保证我国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就必须坚持反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和“分化”战略。“西化”、“分化’”战略是冷战结束后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继续。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曾对以渗…  相似文献   

15.
陈云同志在1985年6月全国党风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如果不同时进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执政党要有好的党风;要提高共产党员的素质,要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这个讲话精辟地阐述了提高党员素质,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  相似文献   

16.
《徽州社会科学》2006,(5):46-47
我市“抓百村、促千村”工程已经全面启动。这是我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上迈出的关键一步。如何加快推进这项工程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期专栏特转载《中国经济导报》刊登的这篇专访,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权力文明初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视角厉忠教,张金富什么是权力文明?权力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如何?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搞好社会主义权力文明建设?这些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一、权力文明的内在涵义及其衡量标准从朴素的、直观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8.
《中文信息》2008,(2):78-83
如果在现实中真有黄药师这样的人物,可能现在90%以上的女人愿意嫁给他。理由:除了他有绝世武功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拥有桃花岛这整座岛。如此美丽的世外桃源,哪个女人能不心动呢?  相似文献   

19.
(一)为什么在苏东痛失社会主义成果并使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谷之时,在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却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为什么中国在历经二十年曲折坎坷的道路之后,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找到了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有邓小平的理论指导。这种...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哲学智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邓小平可以说是一位特殊的思想家。他没有阐发或创立一套体系性的哲学理论,也不曾写出专门的哲学著作,但他却给予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以巨大的活力和杰出的贡献──他提出并实践了一套独创性的思维方式,以此来总揽全局,思考问题,解决矛盾,重构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空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走向21世纪的历史进程。当我们把他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时,首先肯定的也就是他的独创性的思维方式。没有邓小平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