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军事部类是地方综合年鉴的重要内容,如何搞好年鉴军事部类的编纂,笔者就此问题谈点体会。合理设置条目。年鉴条目,要根据分目的内涵与处延及每个行业、每个撰稿单位业务范围的大小来设计。省级军事机关,单位大、级别高,所负责的业务面也广,工作职能比较繁杂,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年鉴界一片创新声中,首卷《靖江年鉴》(2002)出版了。我们认为,首卷《靖江年鉴》之所以受到年鉴界同仁的好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卷年鉴能着力突显地方特色,努力将其打造成靖江对外交往的“名片”。在这方面,编辑部的做法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年鉴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979年,邓小平指出:“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地方出版综合年鉴、行业出版专业年鉴确实很有必要,这已被实践证明。企业出版年鉴是不是很有必要?这恐怕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4.
编纂年鉴贵在创新,而年鉴创新又贵在坚持个性化,即正确把握和准确体现特色。对于县市级年鉴而言,如何遴选、突显地方特色,从而赋予它强烈的个性化特质,这是年鉴工作者在年鉴创新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编纂2003年卷《靖江年鉴》的过程中,我们就此作了初步尝试,现将具体做法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届全国性地方年鉴评奖活动中,一批质量优档次高的年鉴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因这样或那样问题而败下阵来的也不在少数,其中因校对方面的纰漏而终与大奖桂冠无缘的特别令人叹惜不已。一次评奖,引发了又一次年鉴界的震动,它再一次呼唤精品年鉴的出现。年鉴要成为精品,其质量标准在多方面,  相似文献   

6.
《临安年鉴》起编于1990年,一年一册,已成编八册。回顾八年的历程,年鉴的质量明显呈上升趋势,但与优秀年鉴相比差距还很远。我们深感年鉴要面向市场,就必须狠下内功,努力提高年鉴的整体质量,这个内功,就是要使年鉴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要常编常新,要让读者耳目一新。如何使年鉴常编常新,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集团地球物理勘探局年鉴》编辑部周宏《加强企业年鉴编纂刍议》一文,分析了企业年鉴的编辑现状,并就企业年鉴编纂如何再上台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年鉴事业的发展,年鉴版面功能的发挥已越来越被年鉴界所重视,笔者结合10多年来的年鉴编辑实践,谈谈对年鉴版面功能的认识。一、对年鉴信息的再评价。一份年鉴稿件从组稿、编辑加工到出版,已经过多次创作和评价(即编稿、审稿等过程)。而年鉴版面对稿  相似文献   

9.
年鉴是信息的载体。综合性地方年鉴是记载某一地区上一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发展信息。一个地区一个年度的发展状况,是由物、事、人三者构成的。而人是三者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物和事离不开人的参与和影响。因此,人物在年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期的年鉴有些是以反映人物为基本内容的,如1763年开始出版的《哥特年鉴》,甚至连欧洲统治者的家谱都予以记载。当  相似文献   

10.
较早编辑出版企业年鉴的,有冶金和铁路运输两大系统。1985年6月,武汉铁路分局出版了《武汉铁路运输经济年鉴》;1985年11月,山西太原钢铁公司出版了《太钢年鉴》。到1992年,这两大系统所辖的许多企业单位都有了自己的年鉴,而且在整个系统内形成了业务指导管理体系,积累了企业年鉴的编纂经验。随后,  相似文献   

11.
年鉴的框架是年鉴内容的总体设计。年鉴类型不同,其框架结构也不仅相同。但同一类型的年鉴,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框架结构。地方综合年鉴的框架结构设计,应当符合现代社会分工的实际,突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做到门类合理,归属得当,个性创新,特色鲜明。规范是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结构设计的本质要求,是第一位的;创新是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结构设计规范化基础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浦东年鉴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诞生的,创刊号于1994年10月出版,以后一年一卷,到1999年已出版6卷。我们编纂浦东年鉴始终紧紧围绕浦东开发开放的大环境,从浦东的实际出版,抓住浦东特色,树立精品年鉴意识,使浦东年鉴跻身于有特色的年鉴行列。  相似文献   

13.
县市年鉴属地方综合年鉴,基本功能是什么?如何强化?本文就此问题结合《福海年鉴》编纂实践谈些认识,以和同行研讨。一、县市综合年鉴核心功能是服务发展 "服务发展"这一功能应当说为各类年鉴所共有,作为地方综合年鉴的县市年鉴,应当更突出,成为诸多功能的核心。对此可从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城市年鉴属于地方综合性年鉴,具有地方综合性年鉴的特点:一是地方性,在范围上载录一个城市区域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二是综合性,在内容上要顾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三是时代性,在框架设计上强调反映当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表彰新时期产生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城市年鉴作为地方综合性年鉴,具有上述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个性。其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两者相互依存。城市年鉴应突出个性,才能在众多的年鉴中显示出  相似文献   

15.
论年鉴创新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房德胜《论年鉴创新的三个问题》一文,在对关于年鉴创新的动力、创新年鉴的信息渠道、创新与年鉴学研究等三个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后,强调指出:创新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年鉴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年鉴获取信息的渠道应该由政府单一型渠道转变为以政府为主辅之以其他渠道的复合型渠道;加强年鉴学研究也是推进年鉴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中央级年鉴工作部组织,中国轻工业年鉴社、中国民族统计年鉴社、中国年鉴社、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中国法律年鉴社、中国印刷年鉴社、中国工会年鉴社及中央级年鉴工作部等8个单位的9名同志,自2002年11月16日至21日,赴《安徽年鉴》、《浙  相似文献   

17.
安徽年鉴社社长王守亚《地方综合性年鉴框架雷同的成因研究》一文分析了年鉴框架雷同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进而提出应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适合本地情况和发展特点的年鉴框架。  相似文献   

18.
年鉴创新是目前年鉴界同仁们的“热门”话题,之所以成为“热门”,因为它关系到年鉴的发展方向及生命力。就综合年鉴而言,转变思想观念,坚定创新意识是年鉴创新的前提条件,而思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国各地各行业年鉴出版热潮的兴起,行业年鉴的社会功能、收藏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强化精品意识,提高行业年鉴质量是社会发展对行业年鉴出版的要求,也是业内人士始终努力的目标。行业年鉴的装帧是年鉴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装帧设计能体现行业年鉴的文化精神内涵,在为读者营造以资料性为主体的阅读氛围的同时,构筑一个高品位的艺术审美空间,有效地提升年鉴的品质。下面以笔者设计的《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为例,谈谈装帧艺术风格的定位和对装帧设计的整体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地方综合年鉴的雷同化,一直为年鉴界所诟病;而寻求综合年鉴的特色化,也一直为年鉴工作者所企盼。近年来,笔者研究一些综合年鉴在特色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深切感到:影响综合年鉴特色化最深层的障碍,是思想观念问题。显而易见,传统的思想理念,惯性的思维方式,自觉不自觉地束缚了思想,禁锢了创新。要打造综合年鉴的地方特色,最根本的是要冲破传统思想理念的樊篱,突破惯性思维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