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尽管“法治中国”的提出是在中共十八大以后,但“法治中国”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却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法治实践分析,法治中国建设经历了由“公共权力导向型”走向“公民权利导向型”的过程,这个历史演进过程的主要体现四个趋向:立法上由“被动”走向“主动”,执法上由“以法”走向“依法”,司法上由“感性”走向“理性”,守法上由“他律”走向“自律”。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 80年 ,总体上讲 ,是以一脉相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 ,因此 ,中国共产党保持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不断地将革命与建设事业推向新的阶段。同时 ,80年来 ,我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党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回眸党的指导思想和这些精神 ,对于走向 2 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也是引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伟大旗帜。这就是说,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与否。正因如此,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至关重要。而事实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产物。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新的理论成果,它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为中国全面奔小康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质决定她必然以科学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随着时代和实践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从1921年到2011年的90年里,中国政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历史变迁中,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中国政治历史的舞台,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活动也在这样的转变中经历了变化和调整。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活动"为何必要、如何可能、怎样运行"的分析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活动发生发展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逻辑分析的重要方面。这样的研究,意在探索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不断完善发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不仅呈现出民心为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顾全大局的特征,而且也在历时性和共时性演进的历程中呈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确立、完善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众化是这一过程的核心和归宿,但大众并不是一个自明的范畴,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型塑、需要外部力量予以规约的集群;大众化的过程是一个形塑政治、文化、革命主体的过程,同时是一个知识分子逐渐被改造、整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与文化的"大众化"走向"群众化"是同步的。探索大众作为主体的生成逻辑以及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推进大众化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近代社会主题演进的互动关系,深刻了解近代中国革命理论与实践的辩证逻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实现了革命、改造、建设、改革的逻辑演进;30多年改革实现了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逻辑演进;10年发展实现了"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逻辑演进。三个方面逻辑演进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成就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演进体现了主体认识论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为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均以失败告终,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拥有科学指导思想并代表最先进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身上。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至此中国革命有了明确的斗争对象。明确革命对象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革命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为了改变以往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充分地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遇到挫折时,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坚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接续奋斗,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并在国富民强的道路上奋勇前行。革命目标清晰、革命方法正确并且拥有初心既定、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完成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三大基本前提。顽强拼搏、奋力前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独立解放并最终实现国强民富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地方党委作为党组织中的关键环节,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承上启下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又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加强地方党委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于提高党的整体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一、地方党委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走向了执…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党的建设在本质上是紧密相关的,具有互容性,是相互联系的实践进程,二者互为资源支撑,互相促进、保持持续性的共生,互为因果、互相提供真理性的确证。中国共产党必须成为忠实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自觉意识与行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党的建设,要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规律,健全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工作机制,建设党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形成有机融入和有效融入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对拉美的交往起步于新中国成立之初。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拉美各国共产党及进步人士的友好往来拓展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共的对外交往陷入停滞。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与拉美各类政党和政党组织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交往格局。受国际和国内局势影响,中国共产党对拉美的交往进程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立自主、不干涉内部事务是中共与拉美政党互信的前提。互鉴共进、共同发展是新时期中共与拉美政党交流的主题。新时期中拉党际往来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贯彻科学发展观精神是每个高校教师的职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让科学发展现进教学课堂、入师生头脑是每个高校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有序民主化:论政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党是推动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政治发展走上了建设以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为政治形式的现代国家的道路。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政治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有效领导;而在中国这样超大规模的社会,党要有效领导中国政治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政治发展战略。经过上百年的民主化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开辟了有序民主化的发展道路。改革的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应该长期坚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在有序民主化的基础上有效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成长,就必须积极地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机结合,从而在政治上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长效动力。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和回答"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群众观。这一群众观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南方谈话,是第一阶段,形成了以"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为核心、以"改革"为主题的群众观;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召开,是第二阶段,形成了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以"执政"为主题的群众观;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是第三阶段,形成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发展"为主题的群众观;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是第四阶段,正在形成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核心、以"圆梦"为主题的群众观。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土地政策,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政策.根据当时的背景变化,党在解放区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刘国华 《云梦学刊》2003,24(6):45-47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和巨大成就证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钳制、阻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因素还很多,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建设者,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坚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摸索总结的成功经验和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从党今天肩负的历史使命来看,群众路线是新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胜利保障。  相似文献   

19.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共产党夺取领导权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在改革开放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大众传媒正以一种积极的、有号召力的心态和力量维系着中国政府领导权的地位,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并以此来推动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历史和现实来看 ,西方多党制不符合中国国情 ,所以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完善这一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