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2007年是周穆王西游三千年的重要纪年.笔者就西周年代及《穆天子传》记录的穆王西征时日干支进行考证,认定穆王西征发生在三千年前的公元前994年-前993年,即周穆王十三年至十四年.《穆天子传》乃穆王的"史记",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
周书灿 《学术界》2024,(2):192-199
1938年,杨宽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古史传说出于神话演变分化之说”,对于《穆天子传》周穆王西征和西王母故事演变的分析,颇有重要的理论启发和参考价值。1996年,杨宽先生写作《〈穆天子传〉真实来历的探讨》一文时,并没有放弃“古史传说出于神话演变分化之说”,但他的学术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在学理上呈现出诸多矛盾。杨氏关于《穆天子传》的“真实来历”,“周穆王西征史迹的真实性”,“《穆天子传》所述及周初历史的正确性”的信古倾向,反映出其学术思想呈现一定的倒退之势。  相似文献   

3.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战国时列御寇作。原书己经佚失。现存《列子》八篇,据东晋张湛(约生于公元330年前后,卒年不详)《列子序》说,是他把几种残缺的本子,“参校有无”,编辑而成的。从唐柳宗元开始就怀疑它是伪书。从这本书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分析,当是魏晋时期的作品。对《列子》一书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自丧,生觉与化梦等情”,把它看成是老庄思想的复述与发挥;有人根据《杨朱》、《汤问》两篇中所反映的消极人生观,对此书基本上持否定态度;有人则认为“它反映了东晋时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表现了  相似文献   

4.
赵奉蓉 《理论界》2008,(8):129-131
周穆王在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基本上是一个被批判的对象,《逸周书》中的周穆王却是一个虔虔在位,追迹文武先王而励精图治的圣王形象,这一形象可与《尚书》中等典籍的相关记载彼此印证,构成穆王形象的另一个侧面,使穆王成为一个立体而非单面的人物形象。先秦典籍在刻划周穆王形象过程中呈现的不同走向,是由各种典籍的写作目的所统辖的。  相似文献   

5.
齐桓公至新疆试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周穆王西征到了今天新疆地区,笔者已在《穆天子传与新疆历史地理相关问题研究》(《西域研究》1998年第2期)一文予以论证。还有齐桓公西征也到过今新疆地区,本文在此试予论证。一、有关齐桓公西征的文献记载有关齐桓公西征,见于《国语》、《管子》和《...  相似文献   

6.
《穆天子传》与古代新疆历史地理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天子传》(以下简称《穆传》)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重要地理著作。关于《穆传》的研究,已有不少论著,但对于该书所涉及的地名和地域范围的阐释,存在着极大的悬殊。对于《穆传》涉及的地域范围,或过于夸大,或过于偏小。前一种情况如丁谦和顾实等,认为《穆传》中的“奏(chong)山”为帕米尔高原,认为“穆天子”所到达的最西面的“西王母之邦”在帕米尔高原以西很远。丁谦认为“西王母之邦”在亚述帝国①;而顾实则认为“西王母之邦”为伊朗德黑兰西北面高加索山脉的厄尔布鲁斯峰,认为《穆传》中的“瑶池”在德黑兰之南,认为“穆…  相似文献   

7.
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中国的铜器《鲜盘》,著录于巴纳和张光裕编的《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中。它的铭辞全文是: 隹王卅又四祀、隹五月既望戊午,王在…京,禘于邵(昭)王;鲜蔑历,祼王璋, 祼玉三品、贝廿朋,对王休,用作子孙永宝用。 不少中外学者,根据“禘于昭王”一语,论断为穆王时器;还有人依据其铭文字体很象穆王时的《刺鼎》,认为可以视同穆王时的标准器。一个好友闻风而动,据此修正了他的西周年代论文的个别论断。赵光贤先生推算了他的纪时后,认为不符旧说穆王34年的月、日;加  相似文献   

8.
在《故事新编》创作方法的问题上,争议是颇大的。有人认为它是现实主义的,有人认为它是浪漫的主义的,有人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还有的逐篇具体分析而将这些小说分别划入某种创作方法(这一派的具体看法又有不同)。总之,各抒己见,说法纷纭。本文不拟就此问题进行争呜,只准备围绕主体的创作心理,论述《故事新编》的浪漫主义线索。 鲁迅曾说,《故事新编》里的全部作品,“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其中,属于神话题材的有《补天》、《奔月》,属于传说题材的有《理水》、《铸剑》,属于历史题材的有《采薇》、《出关》、《非攻》、《起死》。在这里,神话、传说及史实本身作为“新编”的对象,是既定的,即使它们的流传有歧异,但作者对之只存在选择的问题;而“演义”,却自然而然包含着艺术虚构即鲁迅所谓  相似文献   

9.
希罗多德的人神史观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在具体的故事创作上,他把许多有关过去的神话看作历史,不自觉地将神话历史化,同时,把现代历史以神话故事的模式讲出来,使历史神话化;二、在思想观念上,他既是宿命的又是人文主义的,认为命运或历史是神和人合力作用的结果。在人神史观的指导下,他创作的《历史》也就成为神话历史合一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正> 《淮南子》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这在古今中外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它是“杂家”;有人认为,它是刘安“攻击”汉武帝的“讽谏”书;还有人认为,它是“造复辟舆论的黑书”。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下面略述管见,以就教于时贤。一《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97年—前122年)率其宾客集体撰写的。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杂家类。过去不少学者如章学诚等对此多次提出异议。指出它是“杂家不杂”。笔者认为,章氏之说是很有见地的。但是,近来又有人认为《淮南子》“杂乱无章不可取”。甚至新近出版的不少较大部头的中国哲学史专著,也许因为它是“杂家”,所以对它一字不提,似乎否定了它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中的存在。这是极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1.
<正> 昆仑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境,有关它的地理位置,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它就是今日的昆仑山;也有人分别断定它是巴颜喀喇山、祁连山、岷山、泰山;还有的猜测它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印度境内。本人在《蓬莱、昆仑神话同源于东夷考》(《东岳论丛》1991年第1期)一文中,从总体上论述了昆仑神话所体现的东夷文化特征,认为它和蓬莱神话出自同一母体。至于昆仑的具体方位,却未暇考证。下面,从昆仑的地理位置上进一步证明,昆仑神话确实出自东夷,昆仑是古代东夷文化区的西限。  相似文献   

12.
《穆天子传》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天子传》是晋咸宁五年(二七九),汲县人不准从战国魏襄王墓中盗发出来的先秦古书,共六卷,前五卷又叫做《周王游行记》,记载周穆王率七萃之士,驾八骏之乘,造父为御,伯夭为响导,万里长驱,北绝流沙,西征昆仑,以周四荒,游历名山绝境,会见西王母,(?)赠酬答,赋诗应对。后一卷又叫做《盛姬录》,记载王葬盛姬的故事。书中保存了非常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13.
西王母和周穆王在瑶池会见的故事,在我国可以说家喻户晓。根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同西王母会见的事发生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89年)七月二十七日。但会见地点在何处,主要有4种学说: 一、甘肃泾川回山说:秦汉之先,中国西部的渭河、泾河、洛河上游一带是中原民族疆域以外的西部地域,历为古戎、狄族所居,泾川回山处在这一地域之中部,故有回中山之称。又因回山自古为西王母神灵所居有,建筑名为“王母宫”,所以又有“王母宫山”之称。 王母宫山,位于泾川县城西一华里,泾油河汇流处,挺拔的山峦底宽顶尖,似金字塔状。《太平寰宇记》记载西王母祠,在保定县(今泾川县)。并说:“周地图记云:‘王母乘五色云降于汉武,后武帝巡郡国,望彩云而祠之,……因立祠焉”’。回中山顶的王母宫,据记载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07年左右)。为历代拜谒西王母的圣地。  相似文献   

14.
《今本竹书纪年》并非伪书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今本竹书纪年》由于行世较晚,研究者多以其书为伪,以至后人几乎弃而不用,至为可惜!本文认为,《今本竹书纪年》绝非王国维等人所说“杂陈”各书,其材料即使不是直接采自汲冢原简,也会取自散佚之前的古本《纪年》。《今本竹书纪年》的出现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西晋的和峤在杜预等人所说的本子之外,根据汲冢的《纪年》原简另行写定,后由人进行了整理;二是有人鉴于杜预等人所说的本子存在一些问题,便据而重新改编。总之,《今本竹书纪年》与一般所谓的伪书有根本不同,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郑方晓 《理论界》2012,(1):111-113
"天鹅处女型"故事的禁忌母题是神话母题中流传较广的一个,在《聊斋志异》一书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故事与该母题相关。不过,该类故事所体现出的"接触"与"偷窥"双禁忌母题在《聊斋志异》的作品中既得到了继承,又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葛巾》与《青蛙神》二则故事便是该母题在书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的两篇作品。  相似文献   

16.
《国语·周语上》记周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进谏,认为犬戎居于“荒服”之地,即使不服,也要修德以怀柔远方,何况犬戎与宗周的关系一贯和睦:“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韦注》:‘大毕、伯士,犬戎氏之二君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不应该无故进行讨伐。穆王不听忠告,劳师远征,仅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而“自是荒服者不至”,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7.
<正> 鲁迅的《故事新编》是鲁迅研究者们公认的难题。它与《呐喊》、《彷徨》相比,创作时间从一九二二年冬第一篇《补天》(原名《不周山》)始到一九三五年写的《采薇》、《出关》、《起死》,前后延续了十三年之久;作品内容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现实,涉及到许多“古人”“故事”,又穿插了不少现代人的生活情节;艺术形式,鲁迅说它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这都显示出了《故事新编》的“独特”性。关于如何理解《故事新编》,鲁迅生前曾有不少自述或评论,本应成为研究《故  相似文献   

18.
邓广铭、李培浩的《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一文在本刊七八年二期发表后,编辑部收到不少就此问题进行争鸣的文章。有人支持邓、李二同志的文章,认为它的“论点是有创造性的,论据是有说服力的”;有人则认为它的“观点并非创见,材料也不可靠”。鉴于争论双方的分歧很大,为把研究引向深入,我们在本刊七八年四期上发表了张国光的文章《〈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一文质疑》。该文的发表促使这场讨论更形扩大,《光明日报》等刊也纷纷发表这方面的讨论文章。接着,本刊今年一期又发表了邓广铭《就有关宋江是否投降、是否打方腊的一些史料的使用和鉴定问题答张国光君》  相似文献   

19.
《穆天子传》今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天子传》这本书,我小时读过、诘屈聱牙,实难卒读,好在小说家言,不求甚解,也就罢了。后来新疆工作,感于新疆从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神圣领土,想到这本书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写的正是两千九百年前周穆王西行的故事。因此我想重新阅读它,也深悔过去读书太不用心了。但因为工作多忙,始终没有时间。一直到一九七五年,我才有幸借到一本顾实编的《穆天子传西征讲疏》,一因当时我确有读书的时间,二因我又无甚可读之书,于是就把这本书认真地读了一遍。自然,书还象小时候一样,是十分难读的,但我硬住了头皮,非要把它读下去不可。于是我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我读一段就翻译一段,就是说把古文译成今文。但不是逐字逐句,有的字认不得,有的句子读不通,就都马虎过去了,而把上下文尽可能的联起来,写成通顺的文字,是否真的通顺也未可知,只不过自以为吧。至于时间地点都按照顾实讲的,对这我也不太十分相信,比如说,西王母在哪里?我知道一千多年来众说纷纭,顾实说在德黑兰,我就不信。穆天子行迹最后到达的羽琌在哪儿?顾实说在华沙,我更不敢相信。但我没有别的书可以参阅考证,也只好姑妄听之了。这个译文,错误恐怕很多,望专家和读者指正,仅以此抛砖引玉而已。以下便是译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次印刷)在评述曹丕“邺城时期”中说,建安20年,曹军西征张鲁,曹丕在邺城留守。此说实误,请看下面的材料: 《文选·魏文帝<与钟大理书>李善注引《魏略》云。“太祖征汉中,太子在孟津……。”又《文选·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李善注引《典略》云:“(吴)质为朝歌长,大军西征,太子南在孟津小城,与质书。”书中有云:“五月十八日,丕白。”又《文选·陈孔璋<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李善注引《文帝集序》曰:“上平定汉中,族父都护还书与余,盛称彼方土地形势……。”书中有云:“十一月五日,洪白。前初破贼,情侈意奢,说事颇过其实,得九月二十日书……。”考曹操生平,西征之事只有三次:一是建安16年7月西征马超,一是建安28年7月至建安24年西征刘备,一是建安20年西征张鲁。建安18年西征马超时,曹丕留守邺城。其《感离赋序》:“建安十六年,上西征,余居守,老母诸弟皆从。”又《魏志·甄后传》裴注引《魏书》:“十六年七月太祖征关中,武宣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