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朝时期,诗歌摆脱了伦理和玄学的束缚,描写日常生活,表达世俗情感,具有浓厚的世俗化色彩。这种现象的形成,决定于诗歌雅俗交替以及诗乐分合的嬗变规律,而由思想、文化、艺术等构成的南朝特定的人文环境则是其中的催化剂。当然,文人素质的弱化也是成因之一。对南朝诗歌风格中的世俗精神应予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
经典的污名化理论对污名做了分类但没有阐明各类污名之间的关系。随着医学人类学兴起,艾滋病污名与社会身份污名的交互现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污名具有传递性和交互性,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相互作用、吸收彼此的社会文化内涵,甚至通过交互作用再生出新的污名。这些规律和特点在艾滋病污名中表现得尤其突出,不利于有效解决业已存在相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是一种具备严重污名化特征的疾病,艾滋病人及其家庭成员会受到与此有关的污名歧视。艾滋病人通常采取隐瞒或暴露的策略进行污名控制,这会造成个人压力增加、妨碍病人获得治疗等。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背景下,认真开展并切实做好一对一的个别化工作、家庭护理小组工作、社区教育、制定和完善相关社会政策等实务,可降低污名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福利、污名以及福利污名等概念的论述,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体系,阐述了基于家计调查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给受助者带来“污名感”的原因。同时结合“污名”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如何化解公众在接受救助过程中被“污名化”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探索如何实现在不损害公众的主观福利的前提下,增加公众的客观福利的健康、有序的社会救助体系。进而确保在社会救助的实施过程中,真正地做到增加公众的整体福利。  相似文献   

5.
元代崇佛,古今无出其右者,佛教的发展迅猛且强势。佛教的世俗化自中唐已露端倪,至元代则达到高潮。在如此的背景下,元代诗僧及其创作,均表现出浓重的世俗气息,而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孝亲同倡,尘世伦常与丛林的共融;二、以释归吏,诗僧对权力的依附;三、醉入红尘,元僧的物欲追寻;四、唱和雅集,诗僧的世俗纠缠。显然,诗僧走向世俗,是中国佛教日益世俗化在顶峰时期的一种极致的展示。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加速,社会转型逐步深入。伴随这一社会进程,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可是,令人困惑的是寻求专业帮助的青少年患者很少。对此矛盾的现象,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社会污名是导致青少年不去寻求专业帮助的主要原因。青少年害怕由于污名所带来的偏见、歧视和社会排斥,因而隐匿自己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它与本土的儒道两教曾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与碰撞,而碰撞的结果是三教合流,三教合流对唐五代变文讲唱的世俗化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罗马法的世俗化是罗马法历史发展演进的结果。世俗化的本质是去宗教化,反映的是人对神的驱逐。罗马共和国前期发生的罗马法走出神龛、为平民所知悉并不是"世俗化"的表现,而是大众化过程。因为当时不具有"去宗教"的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世俗化与大众文化的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俗化是现代性的内涵 ,作为一种思潮 ,从经济发展、民主政治、人性发展传播媒介等不同层面激发大众文化的流行。通俗读物、流行音乐、影视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三大形式。在本土化语境中 ,必须辩证地认识世俗化与大众文化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徐渭的诗,内容无所不包.战争、民生、哲理、咏物、述怀、赠答、羁旅、悼亡莫不涉及.虽然徐渭并没有脱离古人的范围而另创新题,但他应运时代的变化,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注入了新鲜活泼的时代气息.捧读他的诗集,世俗气生活气扑面而来.其世俗之处就在于他注重现世生活,力求从现世生活本身寻求其合理性与合法性依据.他肯定感官欲念,肯定自然人欲,同时也尊重各人不同的天性.他的诗,呈现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那琐碎的、零杂的、感官的、物质的、欲念的,都一一在他观照事物、看待世界之时介入进来.  相似文献   

11.
唐诗中凤凰意象的世俗化和唯美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周龙凤的整体形象是威严和神异,与龙的这一形象不断得到强化相反,凤凰的神异和威严却慢慢消失,从祥瑞、凤喻人和唐人生活中的凤凰三个方面复原唐诗中的凤凰形象,可以看出唐诗中凤凰意象的世俗化和唯美化.  相似文献   

12.
论误解     
在诠释学传统中,误解仅具有消极的意义。然而,从误解的产生及诠释学对误解的批判角度来深入考察误解,我们会发现创造性的误解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一点在我们的文化传承和交流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多元性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否定了翻译的绝对性。近年来对异化翻译策略的过分强调不是一种正常现象。文章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语言晦涩,佶屈聱牙的译文绝对乏善可陈。可读性是检验文学翻译质量和翻译价值的首要原则。翻译研究要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应该多一些包容,让各种翻译研究方法同台竞技,从而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14.
金代末年一些知名文士将写作重点放在叙述史实的作品上,诗歌之中也表现出明显的叙事化倾向。金代诗人自然平易的风格,和曲的美学追求相一致,还采用俗语进入诗文。因此,研究金代文学就成为正确理解和评判元代文学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误区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一些高校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在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知识教育、创造力教育、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等方面产生了一些误区,导致人才培养的一些失误。本文从管理理念、实施环节、教学关系、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研讨在当前已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目前在课程设置上的某些失衡,已使得培养出的师范生的素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落差,因此如何真正处理好课程设置上师范性和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关系,追求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多元性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否定了翻译的绝对性.近年来对"异化"翻译策略的过分强调不是一种正常现象.文章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语言晦涩,佶屈聱牙的译文绝对乏善可陈.可读性是检验文学翻译质量和翻译价值的首要原则.翻译研究要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应该多一些包容,让各种翻译研究方法同台竞技,从而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18.
论诗歌的模糊性及其翻译中的模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歌具有模糊性,其模糊语言创造模糊美。模糊美作为诗歌美的一部分在译作中应得到表现,译者的任务是在目的语中找到恰当的语言表达式,即能激发读者想象和联想的语言,再现原诗的模糊美。汉诗英译的模糊处理在翻译中有着特殊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宗教中国化必然要在中国现代化和世俗社会空间景观中实践.整个中国现代化的空间景观布置必然要推动宗教进一步走向中国化.中国社会的世俗传统和文化环境必然约束宗教在中国的空间实践中进一步深入中国化.宗教中国化是现代化和世俗化的根本方向,宗教现代化是中国化和世俗化的基础目标,宗教世俗化是中国化和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欧阳健 《南都学坛》2002,22(6):59-65
清代历史说部直承宋元平话之正脉 ,其最大特点是浓重的世俗化 ,主要特征是 :以奇幻怪诞的因果报应作为囊括全书的框架、以全知全能的军师作为提挈全书的动力、以出身草莽的英雄作为支撑全书的主干力量、以“结心”的结义作为维系人心的纽带、以俗而不雅的戏谑作为逗引读者兴味的手段、以向慕明主与谴责奸臣为基本的政见 ,充分体现了市井细民自我教育和自我娱乐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