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他的独具特色的国际战略思想.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对于理解我党的国际国内政策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我国外交战略,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举世闻名的国际战略家.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关注国际风云的变幻,根据世界各种基本矛盾、政治力量及国际格局的变化,从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战略思想,对建立新中国、捍卫国家主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当今科学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制定21世纪的中国国际战略,具有深远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邓小平关于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一系列论述,以其对中国和整个国际形势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仅就邓小平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目标问题,谈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4.
关培凤 《兰州学刊》2007,(1):190-193
"苦撑待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的抗日外交战略.一般认为,该战略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提出的,其特征是消极待援.本文认为,"苦撑待变"战略是在全面抗战前数年就产生的.它的提出是国民政府对中国国情与国际地位、对日本侵略野心和国际形势演变趋势正确判断的必然产物.中国政府为实施这一外交战略,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活动,这主要表现在进行舆论宣传、努力争取外援、呼吁制裁侵略及反对妥协和倡议反侵略国家进行合作等方面."苦撑待变"的实质是积极促进国际形势朝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演变,而非一味消极待变.苦撑待变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促成了国际形势的演变,因而是成功的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5.
张忻  孙健 《学术探索》2007,1(2):84-87
江泽民同志论述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核心观点,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当代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观、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以新安全观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倡导世界多样性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和标本兼治等五个方面,构成了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的丰富内容。深入研究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努力把握江泽民同志分析、应对国际形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个世界"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晚年的思想亮点之一,本质上是一个反对霸权主义的统一战线战略.它的形成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实际上是"农村包围城市"、人民战争、统一战线和分清敌友等思想在国际战略领域的发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战略新论述.首先,在国际战略形势判断上,提出了对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问题的全新认识.其次,在国际战略目标的确定上,坚持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主张国家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对我国国际战略指导原则和政策理论做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和发展.包括世界的多样性、建立国际新秩序、全方位外交、国家安全观、防止"西化"分化"等,从而形成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战略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邓小平的经济战略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了经济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战略指导方针以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措施等。本文就邓小平经济战略思想的客观基础和时代特征作一论述。 一、邓小平经济战略思想的客观基础 邓小平的经济战略思想是在国际、国内不断变化的经济、政治形势下,逐渐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邓小平经济战略思想的哲学依据。 关于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认识,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以后,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总结了  相似文献   

9.
<正> 制定农业发展战略,首先要确定战略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又必须有明确的科学的战略思想.战略思想是为战略目标服务的,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指导思想.当然,反过来说,制定战略目标,也要有明确科学的指导思想.在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在明确科学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还需要调整修正原先确定的战略目标.在这里,修正了的战略目标无疑是战略思想的体现;因此,可以说战略目标和战略思想是统一的不可分开的.而且,作为人们的意识形态,战略目标、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也都可以统括于战略思想当中,因为它们都是战略思想的表现形态.但是,不论从理论的分析还是从实践应用的需要来说,还是应当把战略目标、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等区分开来.战略目标的确定是首位的,其他一切都是为战略目标服务的.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世界上公认的国际战略大师,他们善于根据世界格局及世界基本矛盾的变化及时把握住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变化和重组,再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提出给予中国外交工作有力指导的国际战略思想.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文章主要从发展大国关系角度,探求他们如何制定国际战略,以便能把握新中国国际战略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伦理思想是他的丰富的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伦理设计和国际战略伦理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任何一国的发展都无法离开其他国家的发展与联系,即必须走国际合作的道路.双赢作为一种全新的外交理念,成为一国外交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分析"双赢"理念本身入手,详细阐述了其在外交中的运用,进而兼析了该战略在中日关系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的现代化战略思想与邓小平的现代化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不仅继承了邓小平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与步骤思想、现代化战略布局思想和现代化建设的对外战略思想,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其进行了创新与发展,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等富有远见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秦剑军 《兰州学刊》2007,6(1):68-69,177
建国以来我党人才战略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通过剖析我党三个历史阶段的人才思想,目的在于吸纳其宝贵经验,吸取其沉痛教训,充分认识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时代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划时代意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际战略思想 ,特别是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发展。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 :“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给我们开辟了道路。”① 他在毛泽东之后 ,科学地分析了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 ,准确地把握了新的时代的主要特征 ,以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为基点 ,创造性地、系统地建立了新的国际战略思想体系。这一科学的国际战略思想体系 ,是在世界历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形成的。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从战争与革命为…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中国因其良好发展势头和日益扩大的影响,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日显突出.中国的崛起既是发生在当前国际格局中的,同时也是国际格局未来发展演进的推动力量之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清楚地认清国际格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理性地看待自己在世界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合理的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对当今国际形势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制定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及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形成了完整的国际战略思想,这一思想对指导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了和平解决领土、领海主权争端的创造性战略思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它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已经成为指导我国和平解决与周边国家领土、领海主权争端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论述了邓小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思想的形成条件和过程、基本内涵、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并对推进这一战略思想的贯彻和落实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 :谋求全球和平与发展的战略目标 ;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发展的战略重点 ;反对霸权主义 ,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原则 ;和平共处、“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独立自主 ,埋头实干 ,把中国的事情办好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无产阶级国际战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本政府于2013年制定《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其外交战略处于不停顿的变化中.试图与国际海洋秩序对接的"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是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的细化与延伸.在东亚历史海域推进的过程中,"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经历了北向延伸至北冰洋和北极圈、在东北亚海域和东亚海域步履维艰、在东南亚海域遭遇"东盟共同体"的对冲、在印度洋海域与印度捆绑向东部非洲推进的动态变化历程.从安全共同体理论角度来看,它是冷战思维延续的产物,还不具有安全共同体的构成要素.从其措辞的细微变化看,其由"战略"向"构想"暗转的原因,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