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因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钦北愚 《学术交流》2002,(2):96-100
城市化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探索城市化运动的规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坚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技术创新制度和宏现经济政策等方面去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据此,我们应遵循城市化规律,发挥自下而上的制度安排的诱致作用;从实际出发,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道路;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使我国城市化发展符合其固有的理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罗马帝国早期行省城市等级制度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元前29年8月13日,奥古斯都第三次关上罗马杰努斯神庙大门,“罗马和平”降临。但君临地中海世界的罗马帝国面对的一个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就是如何统治这庞大的领土、复杂的民族和众多的人口。于是,罗马帝国早期元首们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长达近两个世纪、几乎遍及整个帝国的城市化运动,数以千计的各类大小城市骤然而起,星罗棋布于帝国各地。罗马帝国正是依靠这些城市稳定了广大被征服地区,扩大了帝国的社会基础,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管理系统,从而使罗马帝国的统治得以真正实现。那么,罗马帝国依靠什么使得这些无论内部结构还是外在形式都相差…  相似文献   

3.
弥漫式泛城市化格局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高密度地理空间形成了较强的空间均质化效应.在这基本状况下,浙江城市化是一种呈“面状”、分散推进的进程,具有均衡化、弥漫式等重要特征.本文深入分析了浙江人口及产业集聚点的快速空间扩张过程,进而从环境动因、制度动因、全球化动因等角度分析了浙江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动因.文章最后认为随着浙江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和人口结构的优化,即将迎来城市功能和品位加快提升、城市布局加快优化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4.
文章是从农民进城的角度讨论我国早期城市化,内容包括早期城市化出现的历史前提,农民进城为城市发展带来新动力,也给城市管理带来新挑战,以及进城农民在新的生活环境下的竞争和压力.上述虽不是早期城市化的全部,但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罗马和平”降临之后,罗马帝国境内出现了近200年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这期间各种各样的大小城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星罗棋布于帝国境内。据不完全统计,西班牙地区大约有700座成市,高卢地区约1200座,意大利 1197座①,阿非利加四省650座,东方地区包括希腊大约900座②。帝国早期希腊著名演说家阿里斯提德甚至认为罗马帝国是由城市组成的。这场长达近2个世纪的城市化运动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古代史上绝无仅有。本文拟对这一运动出现的原因及其特点作初步探讨。一 城市化运动通常指某一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城市…  相似文献   

6.
亚洲三国反城市贫困政策梁俊兰,王跃华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速度日益加快,城市化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就经济活动而言,集聚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特点。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地表现为创造了集聚效益优势和规模效益优势。但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三资”企业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0年以来,进入中国的外国投资越来越多,1995 年全国吸引外资总额375亿美元,2002 年为 527 亿美元。1外资投资于中国的动因主要是大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庞大的国内市场。早期的投资以前一种动因为主,由于供销市场都在海外,早期的“三资”2企业像“孤岛”一样与本地社会联系不大。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的实施,国内市场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动力。以立足中国为发展目标、国内采购和销售比例越来越大的外资企业必定与本地社会发展建立起更为密切的关系。随着“三资”企业本地化,发生在这些企业当中的中国员工与…  相似文献   

8.
王靖华 《学术交流》2005,(2):189-193
探讨都市报扩张的动因,对把握其未来走向具有前瞻性意义。都市报兴起的促动因素在于: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为其发展提供了权威的保证;传统机关报在报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经济困境使然;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受众的信息需求扩大,拉动了媒体产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报纸产业化运作起到强力推动作用。展望都市报的未来,政策的影响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而淡化,市场竞争将行至主导地位。因此,随着原始扩张期轻松取利的难以为继,都市报必须从提高自身能力与作为上,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解决城市住房问题,是现代化的重要挑战。对城市化背景下日本住房问题和政策干预演进的考察表明,日本早期城市化阶段属于“住房卫生政策时代”,城市住房问题开始发韧,卫生问题尤其严重;中期城市化阶段属于“住房公共政策时代”,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取得较大进步,住房问题总体维持、但又有所改善;晚期城市化阶段属于“住房社会政策时代”,由于强有力的住房社会政策,日本最终基本上解决了城市住房问题,虽然迄今它也面临与其政策模式相关的一些不足。日本个案表明,城市化既带来城市住房问题又推动其解决,并且住房政策干预形成了对社会文化因素的嵌入,因而同时支持了“趋同论”和“求异论”观点。日本经验对当前中国有正反两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对于发展城市经济而言,城市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是驱动现代城市经济的两个轮子.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进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信息)的积聚,从而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基础;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发展本身又积极地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配置城市资源.城市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内在关系,推动现代城市经济的更快发展.在回顾已有相关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展开了对城市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互促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