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运宝 《决策》2006,(12):12-15
“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问鼎中原”,所有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背后,是河南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地位,在5000年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有近4000年,文明中心在河南,河南是“中国的DNA”。  相似文献   

2.
文顶中原     
《决策》2006,(12):12-13
"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问鼎中原",所有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背后,是河南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地位,在5000年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有近4000年,文明中心在河南,河南是"中国的DNA".  相似文献   

3.
中原文化指的是在中原这个地理概念的辖区范围内由众多文化个体组成的文化群体历史和现实的生存状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这足以说明其显赫的地位。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中原具有承东启西的地理优势,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桥梁作用。笔者认为,全球化语境下,中原文化要想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先要“走进来”。“走进来”就是指中原文化首先要走进我们河南本地外语教学的课堂中,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中原文化指的是在中原这个地理概念的辖区范围内由众多文化个体组成的文化群体历史和现实的生存状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这足以说明其显赫的地位。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中原具有承东启西的地理优势,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桥梁作用。笔者认为全球化语境下,中原文化要想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先要"走进来"。"走进来"就是指中原文化首先要走进我们河南本地外语教  相似文献   

5.
一、河南文物资源概况 河南在历史上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早在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曙光就已在河南升起,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精美石器和陶器以及8000多年前的契刻符号和乐器等都足以震古烁今.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社会的夏王朝的建立,到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北宋王朝,先后有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北宋等20多个朝代、200多个帝王设都于河南,使河南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设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省份,形成了以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四大古都为中心,以黄河文化,河洛文化,炎黄文化,殷商文化,汉、唐、宋文化为标志的中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九州之中,大河之滨,民族发祥,文明积淀。在中国,无论地理、历史还是文化版图,河南都称得起核心。中原兴,中部兴,中国兴。从中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实现中部崛起河南振兴,这不仅是河南肩负的时代使命,也是中央决策的战略部署。2011年,国务院颁行《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其中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五大战略定位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文化发展重任,赫然在列。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区域发展关联国家战略,中原崛起被赋予了新的文化使命。这是中央布置给河南的一道大课题,更是时代交付给河南的一道大课题。重任分量如山,河南责任如山。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曾说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五大定位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道题,最难破解。河南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塑造中原人文精神,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2014年河南两会上,河南省省长谢伏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文化强省、建设文明河南。谢伏瞻说,促进文化强省建设,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继续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面对这一文化课题,河南破壁求解。如今,河南绘制的这幅文化画卷波澜壮阔,徐徐展开,就像黄河从源头涓涓而起,直至大河滔滔奔腾入海,书写着河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大篇章。  相似文献   

7.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是河南的独特优势。今年以来,河南省委遵循规律,审时度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高举文化旗,大打文化牌,把建设华夏历史文明核心传承区作为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定位,努力构建  相似文献   

8.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是河南的独特优势。今年以来,河南省委遵循规律,审时度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高举文化旗,大打文化牌,把建设"华夏历史文明核心传承区"作为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定位,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6日,中原经济区论坛在河南举行。流光溢彩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轩辕堂高朋满座、群贤毕至,无数的镜头和话筒对准了许嘉璐、龙永图、郑新立、孙震、葛剑雄等名扬海内外的专家学者,聚焦在中原论道的演讲台。中原经济区论坛接待服务工作站在“振兴河南、增辉中原”的高度,力争将礼仪文化、审美文化和根脉文化融于后勤服务之中,让参加论坛的嘉宾充分领略中州特色、中原风貌、河南水平。  相似文献   

10.
郭林涛 《决策探索》2011,(13):23-23
构建中原经济区是河南亿万人民的期盼,更是三千万河南青年的热切期盼。而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在广大的河南青年面前打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伟大时代的构建需要一大批激情飞扬、勇于创新的新青年,伟大的时代也为成就一代风华正茂的青年搭建了无与伦比的舞台。在即将从蓝图走向现实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4,(34):11-11
被誉为“中原粮仓”的河南南阳粮食主产区正面临一场大旱之“考”。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到了历史新高度。随后,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让各地农村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蓄水池、机井、  相似文献   

12.
章华民 《决策探索》2009,(10):62-63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河南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发展中大省,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踏上了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跨越的新征程。这个新崛起的中原省份大力促进对外开放,在文化经贸领域与世界各国开展密切和多层次的的交流,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要实现河南大发展大崛起,  相似文献   

13.
梁红军 《决策探索》2011,(10):22-23
河南地处中原,既是传统农业和资源大省,更是新型工业和服务业大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河南省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得到显著提高,并通过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的崛起。当前,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河南形成了比较完善、富有特色的产业结构,但在产业发展中也仍然存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就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燕玉霞 《经营管理者》2013,(21):362-362
<正>一、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的空间位置1.中原。中原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一般认为,中原地区在古代系华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区域,其中心是古豫州。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有所蔓延。2.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10年提出的"十二五"时期的空间发展战略,并于2011年1月升格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史东林 《决策探索》2009,(20):14-15
实现中原崛起是河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提出的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河南如何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我认为,河南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必须做到四个“始终不渝”。  相似文献   

16.
太行耸秀话桑梓,洹水欢歌迎嘉宾。8月28日至29日,由河南省政协主办,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侨联、河南省工商联、河南省豫商联合会协办,安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八届豫商大会在古都安阳隆重举办。安阳因此成为天下豫商瞩目的焦点,成为展示河南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大会以“相聚安阳,合作共赢”为主题,开展了会见知名豫商、开幕式、主题论坛、安阳名优工业品展览、“新豫商心系河南学子”招聘会、商务考察、经贸合作洽谈、闭幕式暨签约仪式等15项活动。甲骨文的故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生机勃发、花团锦簇,张开热情的怀抱迎接天下豫商。来自全国各地的96个河南商会组织和来自境外的20个豫商群体近1500人带着炽热的赤子之心,带着共商合作、助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会盟中原故乡,叙乡情,探商机,共议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7.
贾莎 《决策探索》2021,(2):60-61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积淀了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目前河南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资源传播和文化自信构建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文将从“一带一路”背景出发,探讨如何在河南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用英语讲好河南故事的能力,以助力中原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刘虹 《决策探索》2005,(4):46-47
郑东新区的开发建设.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和郑州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品位、带动中原经济崛起的重大决策。其规划的超前性和建设速度之快、征地拆迁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在河南的城建史上是空前的,即使在全国也是少见的。郑东新区的开发建设,预示着一个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将在中原大地崛起.她的兴建和发展无论是从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社会的还是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来看.都为档案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切实做好新区建设的资料收集,  相似文献   

19.
这次我们以文化为抓手和平台,组织"中原文化香港行和2007年豫港贸易洽谈会"活动,目的是为更好地促进河南和香港各界增加了解、增进互信、加强合作.这里,我愿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这个题目作一主题发言,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大家知道,河南又称.中州"、"中原",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古有九州,河南称"豫州",因居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因境内平原多,故又称"中原".中原是一个以河南为中心相对的区域性概念.一个是大概念,就是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一个是中概念,主要指黄河中游地区,包括河南、陕西、山西、安徽、山东一部分,湖北一小部分;小概念,特指河南.我们现在讲的中原崛起,就是小概念,指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加快实现崛起.现在我要讲的中原文化就是指河南文化.那么,什么是中原文化呢?外面的人未必了解,甚至有些河南人也未必清楚,我到河南工作两年多了,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次来香港前,我又花了时间专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月1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召开的“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恳谈会”上,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作了主题演讲。他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首次对中原文化的地位、内容、特点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准确、系统、深刻的阐述,引起与会人士和香港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与强烈共鸣。徐光春同志的主题演讲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就在于其道出了中原文化的巨大魅力。众所周知,河南拥有一笔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据此,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作出了“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重要决策,以此作为中原崛起的重要一翼。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和核心,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为使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和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原文化,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发徐光春同志的这篇题为《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的演讲稿,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