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古典时期的作家常自喻为"美人",今天则有不少作家被冠以"美女作家"称谓。称谓的变化折射出认同的变化,背后则是古典文化与美学精神的变化。"美人"作家,其内在精神气质偏"悲",这种"悲"性精神正是中国古典美学与文化内在气质的特有表达;"美女作家",其内在精神气质则趋于"乐"性,这一精神也契合了当代文化娱乐化发展的时代精神。作家称谓从"美人"到"美女"的嬗变,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美人文学的终结和美女文学的兴起,意味着古典文化与美学悲性精神有一种向娱乐化以及深层的享乐主义、纵欲主义一脉相承的文化嬗变趋向。  相似文献   

2.
赵冬梅 《南都学坛》2010,30(2):70-76
作为新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潮流,寻根文学是当代作家寻求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融合、并以此来重塑民族形象和文学的努力的产物,而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思想界的"文化热"与李泽厚的"文化—心理结构"、"积淀说",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的外来文学思潮,以鲁迅、沈从文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学传统等,则是它得以产生的理论与文学资源。由于作家们对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态度,使许多研究者认为寻根文学的创作与其理论存在着矛盾,因为无论作家们的初衷如何,他们在作品中所描述出来的文化似乎都只是一些"失落"的或"原始生命之根早已衰朽了"的文化。关于寻根文学的种种批评,说明了寻根文学负载了远非一个文学思潮所能负载、所能解答的重大的社会文化问题,而它对其后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它所探讨、所反映的诸种问题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与后殖民等新的理论视角下的再阐释,表明寻根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仅限于文学层面,也不仅限于它引起热潮的那几年。  相似文献   

3.
寻根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流派,在中国当代文学界曾经风行一时。虽然最终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而未能长时间占据主流,但作为继伤痕文学之后的一种思潮,其影响力是深远的。时至今日,不只是许多当年的寻根作家仍然在继续着创作活动,更多的作家,虽未在寻根热潮时期进行过创作,但其作品仍然深受寻根思潮的影响。出于在当代语境之下“传统”这一概念的不确定性和种种历史原因造成的传统缺失,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传统”往往显得似是而非。究其原因,实际上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传统的影响和保守思潮引发的反智主义。本文将以韩少功为例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4.
寻根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重要的文学现象,但是"寻根"并不是它的旨归和信仰,而只是它求新求变的一种策略。它同时是80年代新一代作家和批评家取得话语权的一个旗号,也是当时文学圈子化的结果。寻根文学本身的缺陷、悖论以及衰落,都与"寻根"的策略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关于1977-1985年间浙江小说创作的述评.此一时期的浙江小说,与全国的小说创作主潮同步,经历了由"伤痕"到"反思",由"反思"而"寻根"的思潮演进,并在创作题材上渐趋多样化.此间的代表作家是张抗抗、汪浙成、李杭育等.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感"神秘"表现有很大的不同,当代寻根小说景象描写中多有宗教"神秘主义"的情感元素呈现,然而其创作艺术比较缺失向崇高"神圣"维度升华的境界,以作家张承志和史铁生的寻根小说作比照,指出其艺术创作面向上的失与得。  相似文献   

7.
"知青"作家经由"文化寻根",远离了"政治反思"的主流话语,走向乡村和民间,重获对历史和现实言说的权力,从而建构了自我身份的合法性。但是,个人的乡土"记忆"在提供给"寻根派"写作资源的同时,也使他们距离真实的历史渐行渐远。不管他们是以温情的目光重建自我的"历史"记忆,还是以精英姿态彰显自我的"启蒙"情怀,这种剥离了"个体"的真实历史境遇和拒绝历史承担的群体式身份认同,也构成了对"自我"和"群体"真实"身份"的遮蔽。  相似文献   

8.
文学天宇中一道夺目的闪电——论寻根文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寻根文学是新时期文学发展的一次重要探索.它对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提供了政治话语写作以外的另一种写作范式,指明了小说可以朝着无限广阔的文化领域进军,召唤着作家大胆借鉴新的创作资源.当它为后人提供可资借鉴的学术资源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文中主要从"寻根文学"的渊源、背景、理论-作家作品及所受到的外来影响等多方面试图对寻根文学做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初期,文坛出现了一批"市井小说",它们伴随着"寻根文学"的兴起,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学思潮。不过,与寻根作家纷纷潜入原始荒蛮的边地和乡土中探索民族文化心理不同的是,将叙述焦点集中在城市的他们,却更像是对市井传统的再回首,在古色古香的城市想象中复现了久违的市井空间和市井伦理,因此,这类写作常年被学术界以"缺乏现代性特征"的由头而拒绝在"城市文学"的大门之外。然而,看似复古倾向的背后却掩藏着某种现代性书写的萌芽,这种萌芽的表征与"市井传统"本身的现代性存在着时空与结构上的互文关系,需要重新审视、思考和评估。  相似文献   

10.
海外"中国抒情传统"命题经过广泛讨论衍变至今,部分论述逐渐显现出对古典文体功能观念定位的偏失和文体阐释范围的过度扩张,造成了论者内部的相互抵牾,从而导致论述上的内在不稳定性。以王德威为代表的当今汉学界,将中国古典文体论的"兴""怨"概念简单等同对应于西方的"权力反抗""启蒙革命""个人集体"等意识形态内容,仅看到了"个人之情"或个体与外界的紧张关系,使抒情本身工具化为一种政治性的对抗姿态,遮蔽了作为传统之另一面向的"相与之情"这一公共性情感维度,暴露了海外抒情传统论述在古典精神承接上的简单化与偏狭性。这也提醒我们,在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的现代转化和现实继承方面,不能简单地"以西律中",也不可盲目地"以中律西",而应格物致知,中西融通,力求中国传统诗学资源的现代性阐释与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所论述的"人",并不是西方文学传统中个人主义价值系统中的"人",而是以阶级消失、国家消亡为前提条件的"共产社会"中的"人".这样的"人"除了具有个体意识以外,更要有合作、友好以及为"人类"的整体利益牺牲自我的激情.在以往的研究中,<人的文学>中所包含的"个体自由意识"已探讨得很充分了,而对于其另一核心,--"人类(世界)意识",即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语境中的人道主义,给中国新文学的创建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变异,迄今为止,似乎还没引起太多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以四位70后作家的五部作品《多湾》《叶落长安》《叶落大地》《朱雀》以及《耶路撒冷》为例,探讨这部分作品的"寻根"意识。区别于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这些诞生于新世纪的"70后文学"通过重塑时间、生产乡土以及重述家庭史,将日常生活"赋魅",从而塑造出"新的意识形态",并最终指向"中产阶级"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寻根文学的地域文化特色张学军一八十年代中期的文化寻根思潮所要寻找的文化之根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还要从寻根文学提倡者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的结合上来考察。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说:“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  相似文献   

14.
寻根文学的崛起和衰落成为一个文学历史之谜 ,不少的文学评论家以及当时担纲创作的作家们都不断在回顾反思。本文的再寻思建基于他们的反思基础之上 ,认为寻根文学的衰落与作家群体在寻找文学的“根”时 ,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存在某种误读现象 ,以及无力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内在紧张从而导致文学发展存在着先天的内在危机 ,而这些危机的出现与作家自身的文学视野和对“传统”作为文学的“根”的狭隘理解有相当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创造社作家对浪漫主义从引入、运用、提倡,到激烈否定、贬斥,转向"革命文学",这一突兀的"转变"留给文学史研究者以极大的困惑.本文从传统文化心理出发,结合时代语境、现实需要、外来浪漫思潮的本质定性,论证创造社同仁的转向是在实用理性潜隐性支配下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对西方浪漫主义的歧异和变构,其"转向"已包含在历史的"预设"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的寻根作家,在"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学意识和文学观念的倡导之下,几乎都热衷于对异域风俗进行细致描摹,以期从中挖掘本民族的内在文化传统和深层文化结构。在这过程中,为了更为有效地发现、挖掘和传布那些异域风俗中的丰富文化传统与隐秘文化结构,寻根作家往往采取多种叙事策略。虽然这当中呈现出不同的叙事方式,但也有明显的共性,一是通过解释与说明的手段来达到艺术真实;二是通过置换变形与虚构手段来达到对民族文化的想象。寻根文学的这种民俗叙事与现代文学和延安文艺的民俗叙事有着不同的动因,从而也体现出其在美学意义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寻找民族文化之根的创作现象,是作家陷入个人遭遇和社会前途双重困境下而出现的极为重要的精神现象,也是作家长期思考的一个创作母题。1930年代的“京派”文学和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是20世纪“寻根”思潮在不同时代产生的两大重要的文学流派,二者在乡土体验和文化重构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然而又因创作主体的文化心态与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文化寻根"浪潮是当时"文化热"中争议最多的文化一文学现象.在"寻根"源头问题上,很多人找到汪曾祺.其作品是否真与此思潮有着"但开风气不为师"的渊源,存在不同看法.通过对与汪曾琪有关的一些事实的考实,认为这个说法有待商榷,因汪曾祺与"寻根"文学的作家们在关注视角、思想根源、个人体验及对民族精神的感知、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等方面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鲁迅无疑是被研究得最多、最深的作家,然而,事情往往也不尽然。过去,由于长期来传统思维方式对研究者的束缚,形成了研究视角的单一化和固定化,使得某些学术畛域被忽略;而被忽略的学术畛域自身研究的薄弱,反过来又限制了一切与之联姻的学术课题的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鲁迅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关系的研究就是如此。由于后者研究的薄弱(至今尚无一部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客观上必然制约了鲁迅与之关系的研究;因此这一领域还有待于学术界去拓掘耕耘。本文即试从文艺思潮史的视角,来探讨鲁迅与二十年代后期“革命文学”思潮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20.
杜学霞 《南都学坛》2014,(5):119-120
<正>一、中原根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成绩与问题近几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根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使中原根亲文化资源发展朝着产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成绩是突出的。主要表现如下。1.根亲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业的转化在三十年的根亲文化活动中,寻根文化旅游成为根亲文化开发中最早、最成功的项目。人文始祖寻根游、名人寻根游、姓氏寻根游、古国郡城寻根游不断出现,游客人数不断增加,旅游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下面是近三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