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他提出的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建设要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民主集中制是发挥全党积极性和巩固发展党的重要武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等建党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一部分是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内容是极为广阔和深刻的。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与经济理论,其代表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本文拟主要从毛泽东关于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形态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关于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等三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作风党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奋斗的几十年中 ,深得毛泽东作风学说的熏陶 ,也切实体会到作风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根据当代中国的实际 ,在实践中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 ,丰富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改造理论 ,使作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早期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联系和区别申淑芳毛泽东思想,按其实质来说,就是以毛泽东的名字命名的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其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创立的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因此,研究毛泽东思想,不能忽视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毛泽东同志对文化建设进行了可贵的初步探索和尝试,但不幸的是由于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和复杂的客观历史条件限制,最终酿成了文革的悲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世纪之交,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江泽民同志与时俱进,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全面推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展开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主要涉及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关于不要四面出击的思想、关于"论十大关系"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的思想、关于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等六个方面,形成了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一系列构想策略。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毛泽东建党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建党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它是在中国革命斗争和党的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日益丰富并发展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积极开展党内批评是毛泽东思想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关于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义、目的、态度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深入学习和贯彻毛泽东关于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对于健全党内生活,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增强党内和谐,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人生价值思想是20世纪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人生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生价值的主题、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人生价值观的精髓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它是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思想基础,是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能够实现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探索的难忘经历和重要遗产。毛泽东关于以苏为鉴,关于统筹兼顾,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轻视这些资源是不足取的,当然仅靠这些资源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都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应当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应对,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