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宇  鲁铁  程显好  图力古尔 《鲁东大学学报》2013,(4):319-323,329,382
对白蜡多年卧孔菌最佳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探索,其摇床发酵最优培养条件为:葡萄糖37.7 g/L,酵母粉8.3 g/L,磷酸二氢钾6.31 g/L;培养温度30℃,500 mL三角瓶装液量200 mL,初始pH值为6,摇床转速180 r/min,10%接种量培养7 d,最大产量达到15.46 g/L.发酵罐最优培养条件为:葡萄糖37.7 g/L,酵母粉8.3 g/L,磷酸二氢钾6.31 g/L,培养温度30℃,装液量6 L/10 L,初始pH为6,搅拌速度380 r/min,10%接种量培养120 h,最大产量达到19.47 g/L.  相似文献   

2.
对一株分离自烟台海域的交替单胞菌YTW-10的抗病原真菌活性进行了测定,通过对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值、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等发酵条件的优化,确定了YTW-10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条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蛋白胨10 g/L,酵母提取物15 g/L,葡萄糖20 g/L,NaCl 5 g/L,KBr 1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发酵初始pH值7 0,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0℃.  相似文献   

3.
在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D-756发酵生产D-核糖过程中,采用葡萄糖和葡萄糖酸钙混合发酵,葡萄糖酸作为pH调节剂,能促进菌体的生长,显著地提高D-核糖的产量。经酶活测定,发现流加葡萄糖酸能提高单位发酵液中葡萄糖酸激酶的酶活。在5 L发酵罐中,利用葡萄糖酸维持发酵pH值在7.2,培养72 h后产核糖76.8 g/L。  相似文献   

4.
影响液体深层发酵产生纤维素酶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液体深层发酵产生纤维素酶的影响因素如菌种、原料种类、加料量、发酵时间、温度、起始pH值和通气量等及发酵过程中pH、泡沫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确定了液体发酵产生纤维素酶最佳条件.影响CMCase与FPA的因素有很大的不同.木霉产酶时对氧的需求不高.在发酵过程中CMCase活性变化幅度较大,酶活曲线出现三个峰,而FPA活性相对比较稳定.发酵过程中pH值变化总趋势是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5.
对从南蛇藤果实中分离的16株内生真菌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进行液体培养,将发酵产物中的发酵液用高压蒸汽湿热灭菌,菌丝体晾干研磨后用丙酮提取.用发酵处理液和丙酮粗提物对一些常见的植物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产物的抑菌率在50%以上的活性菌株有13株(占81.2%).说明南蛇藤内生真菌中的抗病原真菌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抑菌活性最强的发酵处理液的抑菌率高达90.5%,菌丝粗提物的抑菌率达89.2%,但活性菌株的抗菌谱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6.
金凤 2— 1是利用金针菇和凤尾菇的细胞原生质体 ,采用细胞融合技术选育出来的兼有亲本优良特性的新品种[1] 。研究了温度、湿度、pH值、光线、培养基质、栽培料等因素与金凤 2— 1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 :金凤 2— 1母种最适宜在N源丰富的松针培养基、蛋白胨培养基、酵母膏和天然加富培养基上生长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 5~ 35℃ ,最适温度为 2 0~ 2 5℃ ,菌丝生长pH值范围是 3~ 10 ,最适pH为 5~ 6 ;栽培料以杂木屑和杂木屑与棉籽壳混合料最好。该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 ,生活周期短、转潮快、抗逆性强 ,所采三潮菇生物转化率为 113.8%。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根霉液体发酵产淀粉酶的最佳条件,通过分析碳源、氮源、培养温度、表面活性剂等对根 霉产淀粉酶的影响,另外还考虑了接种量、金属离子对根霉产淀粉酶的影响,以及溶液初始pH值对酶 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根霉液体发酵产淀粉酶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金属离子等培养基组成和初始pH、通风量、温度等发酵条件对短杆菌(Bre vibacteriumspWX 10)产酶的影响,通过正校试验优化得到的产酶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蔗糖1%,NaCl2 5%,牛肉膏0 05%,NaNO30 05%,pH7 5,500mL三角瓶装培养基50mL,30℃于220r/min旋转式摇床上培养72h.在该培养条件下WX 10产酶量是原培养条件下的1 85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葡萄糖浓度对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UCP2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在诱导3T3-L1脂肪细胞分化成熟的基础上,经不同葡萄糖浓度5.5,25,45mmol/L培养后,3T3-L1脂肪细胞干第3,5,7天抽提总RNA,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UCP2mRNA的表达.结果 随着脂肪细胞逐渐分化成熟,在第7天,45mmol/L葡萄糖终浓度培养条件下,3T3-L1脂肪细胞UCP2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P<0.05);5.5mmol/L葡萄糖终浓度培养条件下,3T3-L1脂肪细胞可增加UCP2mRNA的表达(P<0.01).结论 体外培养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对脂肪细胞中UCP2mRNA的表达与调控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荷叶离褶伞,以1株离褶伞属野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及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干重和生长势等指标,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经鉴定为荷叶离褶伞,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30/1,最适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6,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pH为6.0.研究结果可为荷叶离褶伞生产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条件下高温蘑菇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PDA中添加 0 .5 %的葡萄糖或 3%玉米粉可以促进菌丝生长 ,菌丝生长适宜的pH为 7,黑暗条件适合菌丝生长 .  相似文献   

12.
采用驯化的乳酸菌纯培养物进行人工接种,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感官评价试验确定了优化的发酵工艺: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12d,发酵初始PH值为6。通过监测东北酸白菜在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确定发酵12d亚硝酸盐含量低于规定的限量标准,食用非常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热带假丝酵母作为辅酶Q10的生产菌,研究不同的发酵条件对辅酶Q10产量的影响, 以获得比较高的辅酶Q10产量。方法用酒精提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葡萄糖是较好的碳源,大豆蛋白胨是较好的氮源,磷酸盐不同的比例对细胞生长及辅酶Q10合成的影响较显著,添加硫酸锰对辅酶Q10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发酵初始pH 8.0,接种量为4.0%,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40mL,发酵时间为72 h,葡萄糖4.0%, 大豆蛋白胨5.0%,辅酶Q10产量达到70 μg·mL-1。

结论热带假丝酵母作为高产辅酶Q10菌种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以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bFGF发酵的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最终产物的数量和纯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发酵的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温度控制在37℃,pH值7.0,发酵时间10小时,IPTG诱导浓度为100μg/mL,消泡剂为5 mL/L时,调节溶解氧在40-60%之间对于整个发酵过程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
在肌苷的摇瓶发酵过程中,10 g/L的葡萄糖酸钙适于肌苷的合成和菌体生长。初始培养基中加入10 g/L的葡萄糖酸钙,能够诱导葡萄糖酸激酶的生成,大幅提高其比活,增大磷酸戊糖(HM P)途径的通量。肌苷的产率由10.76 g/L提高到18.36 g/L。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头孢菌素C的发酵过程特征,对发酵过程的重要生理参数DO、CER、OUR、RQ等进行了在线检测和相关分析,并分析了比生长速率和比产物生成速率的变化规律。在发酵过程中OUR、CER最高分别达到了90.2 m o l/(m3.h)和69.8 m o l/(m3.h),表明头孢菌素C发酵代谢强度很大,对氧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比产物生成速率在发酵60~100 h最高达到2.15 U/(h.g)(细胞干重)。同时分析了头孢菌素C发酵过程中甲硫氨酸代谢规律,表明维持培养基中一定浓度的甲硫氨酸对头孢菌素C的合成有促进作用。通过对三级发酵和四级发酵的比较,表明在现有的设备和工艺条件下,三级发酵生产头孢菌素C要优于四级发酵,同时通过控制发酵前期菌丝浓度可获得最大产素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碳源和氮源对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均匀实验设计对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蔗糖是法夫酵母生长的最佳碳源,葡萄糖是虾青素在细胞内积累的最佳碳源,其最佳浓度为30g/L;最佳的氮源组成是硫酸铵4.9g/L、蛋白胨6.2g/L、酵母膏1g/L,虾青素的含量达6.78mg/L,摇瓶发酵产率提高了1.8倍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科学的甜酒酿制作方法,本研究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首先确定发酵基料最佳含水量,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优化接种量、发酵温度、总发酵时间、有氧发酵时间对制作质量的影响,并对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生长规律、还原糖和酸度的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适含水量为45%,接种量为1%,发酵温度为34℃,封罐发酵,总发酵时间为32h,所得甜酒酿的酒香协调,酸甜适宜.发酵过程中,8~32h为酵母菌的对数生长期,32h后酵母菌的数目逐渐减少;还原糖含量在8~32h快速增加,32~72h内缓慢上升,在72h达到最高值后快速下降.酸度在整个过程都呈现上升趋势,而在16~40h之间快速上升,其他时间则缓慢上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绿色木酶与产朊假丝酵母混合发酵生产饲料用纤维素酶和单细胞蛋白的影响因素,如纤维素原料种类、加料量、酵母菌接种时间、温度、pH值、加水量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确定了双菌株混合发酵方法及其工艺参数: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可同时接种;培养基组成中麦麸与麦秸的比例为1,1~4:1,麦秸的粒度为一10目,加水量为1:1~1:1.5(w/w).发酵温度以28℃~32℃较适宜,最适温度为30℃.在混合固体发酵过程中laH值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卡拉胶包埋具有环氧琥珀酸水解酶活性的诺卡氏菌菌体用于生产酒石酸。固定化的最适卡拉胶浓度为20 g/L,菌体浓度为200 g/L,交联剂戊二醛浓度为5 g/L,固定化后的酶活回收率可以达到70%。高浓度的环氧琥珀酸对水解反应产生抑制作用,游离细胞的米氏常数(Km)为0.234 m o l/L,抑制常数(KI)为0.22 m o l/L,固定化细胞则分别为0.31 m o l/L和0.21 m o l/L。游离细胞和固定化细胞反应的最适pH分别为8.0和8.5。细胞固定化以后,耐热稳定性增强。30°C 0.2m o l/L的底物浓度下,摇瓶中连续转化25批,L(+)酒石酸的转化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