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案例】:2013年4月10日,李某以某公司为被申请人,申诉至辽宁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仲裁庭”),要求某公司支付医疗费、工资、双倍工资及医疗补偿金。省仲裁庭受理后,依法向李某送达《受理通知书》和《开庭通知书》,并定于2013年5月10日10时15分公开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2.
<正>案情简介王某等22人自1982年从事农村电工工作,1982年至1988年由所在村管理并向其发放工资;1989年至2001年归当地乡电站管理,其待遇是通过电价加价形式向农民平摊。2001年2月,当地农村电网改造完成,王某等22人不再从事农村电工工作。2013年9月,王某等22人到当地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王某等人与某供电公司自1986年至2013年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某供电公司支付其2001年2月至2013年的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经查,王某等人的仲裁申请已明显超过1年的仲裁时效,仲裁委遂作出《不予受理通知书》。王某等人不服,认为仲裁委侵犯了其应当享有的仲裁请求权,要求仲裁委立案审查。该案经多级上访后,仲裁委不得已立案受理,并经开庭审理后,于2013年11月以申请人仲裁请求超过仲裁时效为由裁定驳回其申请请求。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 2009年9月4日,某公司与姚某签订《劳动合同书》,劳动合同期限为2009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2012年8月27日,某公司再次与姚某签订《劳动合同书》,期限为2012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2015年8月18日,某公司当面向姚某发出《〈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书》,告知姚某劳动合同期满后,将不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4.
<正>案情简介李某于2013年3月8日申请仲裁,称:2012年4月1日进某公司,从事人事管理工作,工资为每月8000元。签订期限为2012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的劳动合同,其中试用期为2012年4月1日至7月1日。2012年7月2日起因高危保胎需要而连续休病假,病假单和病历均已及时向公司提  相似文献   

5.
<正>李某与颜某于2007年2月进入某软塑新材料有限公司做仓库装卸货工作,2012年6月份开始一直未领到工资。李某与颜某多次去公司索要未果,遂于2013年1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开庭审理当天,被申  相似文献   

6.
<正>案情简介李某自2006年1月1日起入职某公司工作,2013年8月31日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期间,公司未安排年休假,李某实际也未休年休假。李某于2013年11月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期间未休年休假工资待遇。用人单位则认为,单位虽然未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因年休假产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四项规定的休息休假争议,年休假待遇属于福利待遇,应受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沈某于2007年7月向某市劳动保障部门投诉,反映某公司克扣其加班工资。劳动保障部门于2007年8月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书》,认定沈某在某公司工作期间加班合计1200小时,被克扣加班工资14283.54元,责令某公司限期向申请人支付。申请人不服该《行政处理决定书》,提起行政复议。申诉人认为,被申请人错误采信某公司伪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某公司每月是15日发工资。2014年3月14日,也就是临近发工资的前一日,该公司老板李某以广大员工工作辛苦为由放假2天。员工们没想到第3天回厂里上班时,老板和机器设备都蒸发了,近百名员工的几十万元工资没了着落。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到报案后,多方联系李某未果,就下达了《限期改正指令书》,但仍不见李某的踪影,只得将此案移送到公安机关查办。公安机关经侦查掌握了李某的行踪,遂以涉嫌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将李某  相似文献   

9.
<正>案情简介某电子信息研发公司(以下简称电子公司)2012年10月通过公司网站,向社会发布招聘计算机工程师信息。李某看到招聘信息后,即通过电子邮箱与该公司取得联系,咨询有关事项。某公司11月10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回复李某岗位要求、用工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以及劳动条件等主要内容,并特别注明劳动报酬实行18万元年薪制,每月预发工资1万元,余额年底根据考核发放;社会保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 湖南某公司职工汪某和李某两人因违反公司的有关规定受到处罚后,两人不服气而主动辞职.辞职后,汪、李两人向公司提出要求补发在公司工作两年时间内的加班工资,遭到拒绝.2001年8月初,汪某等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办递交了申诉书,并提供了有关证据.8月14日仲裁委正式受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11.
<正>案情简介周某2010年4月1日开始进入某公司工作,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自2010年4月1日起至2016年3月31日止,约定工资4500元/月。2015年公司经济效益下滑,7月、8月均未按时足额支付周某工资。2015年9月5日,周某未正常上班并向公司人事部提交了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内容为:"某公司:本人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工作,特通知解除劳动合同。"2015年9月6日,周某通过EMS向公司邮寄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相似文献   

12.
<正>案情简介原告李某2011年5月入职被告某公司担任软件系统开发工程师,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原告入职时填写的应聘登记本显示婚姻状况勾选为"未婚"。2011年12月16日,原告经超声检查诊断孕周12周4天。2012年1月10日,被告以原告违纪为由向原告送达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该通知书载明"……公司近期发现,你向公司提供了虚假的个人信息,隐瞒了已婚的事实,你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有悖  相似文献   

13.
<正>案情简介李某与上海某外资物流公司于2002年9月签订劳动合同,在苏州分公司担任进出口货运代理主管,2008年后签订过两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到期日为2013年12月31日。2013年11月,公司向李某发放了《员工劳动合同签订征询书》,李某填写的意见是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于2014年1月向李某提供了新版《劳动合同》要求其签订。李某不能接受新版合同的变更,向公司提出了异议。主要包括:第一,工资标准。原合同列明工资具体构成及数额,新版合同约定"详细金额参照另行签订的《补充协议》或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李某于2008年7月15日向某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称其于2006年7月进入某机械制造公司工作。单位一直没有与他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008年6月30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故要求单位依《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按二倍月工资的标准向其支付未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工资。单位辩称,李某系单位的人事经理,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均由人事部门负责与劳动者签订,并加盖人事部门劳动合同专用章。《劳动合同法》颁布后,用人单位即要求人事部门对所有员工的劳动合同订立情况进行清理,要求在2008  相似文献   

15.
任宪华 《中国劳动》2012,(10):52-53
案情简介2008年4月10日,赵、钱、孙、李与某公司签订为期3年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终止前,某公司人事管理人员吴某2011年3月8日单独交给四人已盖章、与原劳动合同条件相同的新劳动合同各一份,但四人提出带回宿舍考虑。4月15日,四人将签好字的劳动合同交该公司。7月5日,四人以某公司为被申请人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赔偿其续订而未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双倍工资(3000元/月)和经济补偿金共计78000元整。某公司同意与四人解除劳动关系,但认为续签劳动合同未成立的责任不在己,不应承担双倍工资赔偿责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审理后认为,四人之劳动合同签名均非本人签字、劳动合同不成立,某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四份劳动合同签名系劳动者伪造,故应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之规定支付四人赔偿款、补偿金共计78000元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劳动》2014,(4):42-45
<正>案情简介张某于2008年4月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至2013年3月31日。2012年12月1日,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将在2013年1月1日解除。2012年12月10日,张某突发疾病死亡。张某家属认为,张某突发疾病死亡与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解除直接相关,故向公司提出了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要求。公司则称:张某于2012年12月10日死亡,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双方劳动合同系劳动者死亡而于2012年12月10日终止,并不属于用人单位解除。故不同意张某亲属的请求。  相似文献   

17.
<正>案情简介王某,男,于2013年3月21日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王某述称因与某公司总经理李某系"发小",故于2010年10月15日进入某公司,任办公室主任一职,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3年1月,公司更换了总经理,2月1日,公司即免去其办公室主任职务并告知其已被辞退。王某认为,公司解除其劳动关系无任何正当理由,故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李某2011年8月申请仲裁,称2009年6月进某机械制造公司,任公司人事部人事专员,签订有2年期劳动合同,期满日为2011年6月30日。2011年6月21日,公司向李某发出《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书》,载有本公司与您签订的劳动合同将于6月30日期满,因您不符合考核要求,公司决定不再与您续订劳动合同,请尽快办理工作交接,公司将依法支付您2个月经济补偿金。6月30日,李某办理工作交接后离开公司,但公司一直未支付,故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9.
“5.12”地震以来.青川县劳动争议仲裁院克服重重困难.前移服务.推行“流动仲裁庭”办案,做到及时立案、公正办案、调裁并举.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截至8月,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5件.为劳动者追讨工资近30万元,结案率达100%。最近,“流动仲裁庭”在竹园镇成功调解了明达玻璃(成都)有限公司青川硅砂分公司与职工陈国强因加班工资发生的争议,  相似文献   

20.
<正>案情简介褚某于2014年7月进入某服装厂从事服装加工工作,双方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该服装厂每月向其支付工资3500元,但未支付每月的加班工资1500元。褚某于2015年1月申请仲裁,要求该服装厂向其支付2014年8月至12月双倍工资25000元(5000元/月×5月);2014年8月至12月加班工资9000元(1500元/月×6)。服装厂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开庭通知书后无正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