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屈某于今年6月2日进入某公司从事产品销售,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只是约定试用期5个月,月工资为基本工资1600元加销售提成。今年8月初,公司给屈某下发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自8月2日起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理由是屈某入职以来销售业绩很差,试用期内不符合公司的录用条件。面对此种情况,屈某可以提出哪些主张呢?  相似文献   

2.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2012,(4):54-55
劳动合同能否仅约定试用期?问:屈某于今年6月9日进入某公司从事产品销售,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只是约定试用期5个月,月工资为基本工资1600元加销售提成。今年8月初,公司给屈某下发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自8月9日起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理由是  相似文献   

3.
<正>问:今年6月中旬,王某与一家食品加工公司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并约定了3个月试用期。劳动合同中还载明:"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公司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到2个月的时候,王某因男友与她分手而感情受挫,一度情绪不好、有时精神恍惚,虽未明显影响工作,但也因去医院看病请假两次(各半天时间)。据此,单位怀疑其可能患有精神病,便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的作法有法律依据吗?  相似文献   

4.
<正>案情简介李某于2016年1月13日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称某保险公司违法解除其劳动合同,现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公司则称:2015年9月10日,招用李某为营销经理,并与李某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4个月。试用期期间李某没有完成公司的季度营销指标,故公司于3个月考核后,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并无不当。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个月是毕业生新入职的高峰期,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提醒,应小心"试用期"被滥用,入职一个月内须签劳动合同,试用期之后签劳动合同违法;员工入职30日内单位须缴社保。试用期之后签合同违法【案例】:小杨今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被一家科技公司聘为销售人员。公司人事经理告诉他,要先试用2个月,合适的话再签订劳动合同,小杨很疑惑:用人单位"试用期之后再签劳动合同"的做法是否合法?【评析】:《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  相似文献   

6.
[案例]:小王是上海一家制药公司的医药代表,2005年8月6日,进入制药公司,劳动合同期限为五年。2007年下半年,其销售业绩一直不理想,达不到公司制定的业绩目标,公司提出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经与小王协商一致,双方于2008年1月5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支付小王2.5个月工资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正>案情简介郭某于2012年12月10日进入F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公司)处担任技术中心标准化工程师一职,双方签有期限自2012年12月10日至2015年12月10日的劳动合同,约定2012年12月10日至2013年6月9日为试用期。2013年8月26日,F公司曾通知郭某尽快另找工作离职。2013年11月7日,F公司开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以郭某"无法胜任标准化工程师一职并且具有明显的沟通障碍,无法在公司继续工作。部门负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钱某于2013年9月1日入职某科技公司,双方仅签订了一份试用期合同,约定钱某的试用期自2013年9月1日开始,但未明确约定试用期期限,试用期工资为每月2 400元。此后,科技公司未与钱某签订劳动合同,2014年2月26日,钱某诉至法院,要求单位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钱某主张,虽然书面的试用期合同并未明确期限,但是其实际试用期为2个  相似文献   

9.
【案例1】:吴某应聘到东莞一家电器厂工作,与厂方签订2年劳动合同,双方约定了2个月的试用期。1个月后,由于对该厂管理制度不满,吴某提前3日向厂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在请求支付工资问题上,双方出现分歧。厂方以吴某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为由,拒付1个月工资计1750元。吴某遂向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0.
<正>案情简介2013年11月28日,Z公司向黄某发送主题为"劳动合同终止通知"的电子邮件,载明"黄某:公司领导经过慎重考虑与讨论,认为您的经验背景远远高于公司当前的业务需求,为您的长远发展考虑,同时从公司的管理成本出发,决定在试用期终止与您的合作"。2013年11月29日,Z公司口头告知黄某因简历信息与事实不符,与其解除劳动合同。随后,Z公司当日又向黄某邮寄"试用期合同终止通知",载明"黄某:……在试用期内,公司发现您的简历信息与事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北京市某投资公司在网上招聘职工,要求应聘人员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徐某到该公司应聘后,因该公司实行录用职工先签订劳动合同,开展工作,然后公司审查个人资料,如果发现不符合要求,就会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为此,投资公司先与徐某签订了《试用期劳动合同》。两个月试用期后,该公司与徐某签定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第3条约定:徐某应具有证券、基金执业资格证书,能够熟练地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工作,并且约定工资每月4000元。后投资公司经多方调查,徐某根本没有证券、基金执业资格证书和大学学历。此时徐某向公司提出…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高某于2006年7月17日到某制药公司工作。2006年8月6日双方签订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期限自2006年7月17日至2007年7月16日。合同中未载明试用期及工资报酬的具体数额。作为劳动合同附件的聘用通知函写明,高某的月薪为7200元,试用期工资为5800元。  相似文献   

13.
<正>案情简介张某于2015年4月8日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张某称:2015年3月1日入职某销售公司,签订3年期书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3个月。在上班2周后,张某向公司请假看病,2个月后回到公司上班,但公司已经解除了与其的劳动关系。公司则称:张某上班2周后,即与公司请假,后公司发现张某系看精神类疾病,且精神病医  相似文献   

14.
<正>案情简介李某于2014年8月25日申请仲裁,称其于1998年8月1日进入某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任驾驶员,2008年1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4年5月23日,公司要求其去某交通服务公司上班,李某未予同意,公司竟然解除其劳动合同。现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相似文献   

15.
邱婕 《中国劳动》2005,(8):58-59
试用期是企业在招聘员工之后,通过实际工作考核员工的阶段。在试用期内企业应全方位地对员工加以考核,以确保员工确实是符合岗位要求的。而一旦企业发现员工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时,可在试用期内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与在正式的劳动关系中的解除相比,试用期内的解除条件要稍低,企业应合理依法操作。但试用期内的解除也并非是企业随随便便就可以让员工走人的,必须做到程序和内容的合法。宁波某公司是一家文具生产企业,于2003年10月聘任陈某任总裁助理和中国市场销售经理,签订5年期劳动合同,试用期6个月,月工资3万元。同年12月31日双方签署《200…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李某于2012年1月申请仲裁,称其于2009年4月1日进入某销售公司,任销售员,月工资3000元,另有销售提成。公司于2011年11月4日解除其劳动合同。现要求公司按照其在该公司的工作年限,乘以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4567.35元,向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合计13702.05元。  相似文献   

17.
<正>案情简介周某2010年4月1日开始进入某公司工作,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自2010年4月1日起至2016年3月31日止,约定工资4500元/月。2015年公司经济效益下滑,7月、8月均未按时足额支付周某工资。2015年9月5日,周某未正常上班并向公司人事部提交了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内容为:"某公司:本人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工作,特通知解除劳动合同。"2015年9月6日,周某通过EMS向公司邮寄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相似文献   

18.
案例季某被某厂招收为劳动合同制工人,合同期3年,试用期6个月。季某进厂3个月后,感到不能适应机器操作,屡次因完不成生产任务而被罚。为此,他向厂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厂方接到申请后,对季某发出"违犯警告书",并在3个月后,对季某作出"违纪、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季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正常解除劳动合同。评析这是一起因职工在试用期内未完成生产任务被违纪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这起争议的焦点在于试用期内因身体状况不适应生产操作,应否视为违纪?《劳动法》第21条:"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第32条又规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  相似文献   

19.
<正>案情简介■吴某2011年6月1日与派遣公司订立3年期劳动合同,约定6个月试用期、月工资税前3万元,且约定在无工作期间,派遣公司按本市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吴某工资,直至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双方同时签订《派遣协议书》,将吴某派往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从事财务经理工作。2011年6月16日,吴某怀  相似文献   

20.
咨询台:我是2014年8月1日起入职某公司工作的,双方当时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4年12月1日才与公司补签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从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合同签订日期落款为2014年8月1日。2015年1月5日,我与公司协商解除了劳动关系,并要求公司支付2014年9月1日起共计三个月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但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