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铁主义说》是体现杨度近代民族国家建构思想的重要作品,本文基于原作内容,从为何金铁主义、何为金铁主义及如何金铁主义三个方面切入,分析了实行金铁主义的原因、内容和实现该主义的方法。杨度认为近代中国对外处于野蛮世界、面对的皆是文明国,对内政府放任、国民程度层次不等、责任心缺乏,应当利用中国天然固有资格,充分发挥国民的责任心和能力,建立政党,开设国会,改造责任制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将中国建设成为经济的军国主义强国。学习和分析《金铁主义说》,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仁人志士的思想动态、革命派和立宪派的思想论争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自治”是由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人在19世纪末期提出的政治主张,旨在将传统的多民族帝国改造成“多民族和民主的联邦国家”.由于这一理论否认民族的政治及经济权利,并在事实上起到了为资产阶级统治张目的作用,因此受到了列宁、斯大林等的强烈批判.苏联解体以后,俄国重新认识民族文化自治理论,并基本上肯定了该理论的积极作用.但是,鉴于中俄两国国情的巨大不同,民族文化自治政策在俄罗斯的实践并不具备在中国施行的示范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题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分立主义混淆了国家与民族的区别,主张每个民族应有自己的国家,其结果引起了民族分裂式民族自决,导致了多民族国家中的许多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4.
苏联是由多个苏维埃“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联盟 ,也是多民族的“民族国家”的实验。在构建苏联民族国家体系的过程中 ,列宁提出的建国思想通过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具体实践付诸实施。根据苏联民族国家体系的构建实践 ,斯大林对民族定义又进行了新的阐发。  相似文献   

5.
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但是民族主义主张的单一民族建国理论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传统有根本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中国早期民族主义者对源自西方的民族主义进行了改造。从最初的"排满"到提出各民族互不侵犯、平等生存;从提倡以汉族为主导的民族同化到设想国内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融合为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民族建国理论上完成了从汉族国家经由五族共和再到中华民族国家的嬗变。  相似文献   

6.
苏维埃联盟     
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苏联在整个国家范围和各共和国建立联盟政体方面,己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是一种新型的联盟体,它已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国家形式。联盟在苏联具有两种形式,即条约联盟,也就是由地位平等的各加盟共和国的联盟构成一个整体的联盟国家,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另一种形式是建立在民族的和领土的自治基础上的联盟,以一种不同的政府形式和法律地位团结各部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共治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中国等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实践的考察,指出民族共治是与民族自治同时存在的事实,并通过对现代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理论和原理的论证与揭示,提出了“双向两层面民族共治”的命题。“双向共治”一是指参与管理,二是指接受管理;“两层面共治”一是指国家层面的管理,二是指民族自治地方层面的管理。民族共治是现时代民族发展和多民族国家统一建设的必然和合理要求,它与民族政治民主和共和“三位一体”,是现代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生活的纲领性命题,而“自治”、“参与”等少数民族政治权利诉求和保障则属于子目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多年来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两个概念存在许多含糊之处的现实 ,提出“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属民族心理学范畴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民族心理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 ;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 ,即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心理现象产生的先天条件  相似文献   

9.
认同与承认——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且多元,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西方学者关于这一议题的学术性争论,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总括起来看,普遍主义的基本理论预设在于公民身份不可争辩的唯一性,并据此主张消解公民的民族身份;而文化多元主义虽然部分地反对普遍主义,但强调公民身份的最高地位并将民族身份置于次要的位置。然而,普遍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多民族国家中的公民身份和民族身份其实是一体的两面,而不是处在连续统的不同位阶上的两个不同身份。在多元社会中,多元政治的存在本身就势必要求建立一个能够包容多元的制度架构和法律规范,而在这样一个具有利益表达功能的包容性架构下,民族群体显然应该被视为一个政治集团而不是被剥离掉政治属性的文化集团。本文从相关争论的整理与综述入手,分析了整合多民族社会的不同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学的视野中,生物具有多样性,人类具有多样性,文化也具有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9月11日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指“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民族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新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构建我国民族法学基本学科和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石。本文所论述的民族法学虽然是法学与民族学相互衔接与交叉的学科 ,但该学科的内容主要是指建立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基础之上的、关于多民族国家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学说。其体系不同于过去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提出的框架结构 ,而是一门有别于“法人类学”、“法民族学”和“少数民族习惯法学”的新兴法学学科。民族法学作为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是在我国不断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体现了我国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严庆 《民族研究》2022,(4):25-36+139-140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执政党要提出国家建设的主张与方略,并通过话语与理论具体体现出来。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的内涵体现出立足多民族国情的中国特色多民族国家建设方略。从“文明国家”到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中国拥有着与西方民族国家不同的现代国家建设、中华民族建设的资源与优势。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集中华民族建设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于一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这一核心是联通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周平教授从民族政治学的视角展开对多民族国家中的族际政治整合研究,具体来讲,从国族与民族国家的讨论进行族际政治整合的理论预设;从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提供族际政治整合的时代线索;从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来展开对民族政治整合的反思;从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谈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调整;从区域主义边疆治理模式的提出进行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实践探讨。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方面,主张将"民族主义"取向的民族政策朝向"国家主义"取向的民族政策;在族际政治整合方面,力推将国家的整体利益作为多民族国家整合的出发点及核心点。在边疆治理方面,提出边疆治理的区域主义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构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是列宁的建国思想;在建立各个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实现苏维埃国际联盟是苏联建国的初始设计.斯大林模式主导的苏联中央集权体制不仅形成了各个民族无"国家"和联盟无"民族"的民族国家二元冲突结构,而且导致了苏联在反对民族主义的斗争中向沙俄帝国的回归,造成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分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斯大林民族定义之科学意义的丧失或过时.错误的实践既包括错误理论的指导,也包括对正确理论的错误理解或背离.  相似文献   

15.
一、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民族工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民族纲领:“消除内乱,达到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蒙古、西藏、回疆(即新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蒙古问题决议案》又提出,竭力使蒙、汉两族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在斗争中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色列最高法院发起“宪政革命”,正式确立了“犹太国家”和“民主国家”的双重属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属性问题再度引起以色列社会的关注。从2011年起,多个不同版本的基本法草案被提交至以色列议会,要求确认以色列的犹太国家属性。经过长达7年的博弈,2018年7月19日,以色列议会以62票对55票通过《基本法:以色列——犹太人的民族国家》。该基本法出台后,在以色列国内外乃至国际社会引发了强烈反响,它表明以色列以多数主义统治为特征的族裔民族主义从含糊转向明确、从“事实”转向“法理”,代表着建国七十年以来以色列国家属性的再界定。  相似文献   

17.
阿哈德·哈姆是文化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除了在犹太复国目的、方式等方面与政治犹太复国主义思想截然不同之外,他还在处理阿犹民族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观点和主张。他不仅最早发出了未来阿犹民族冲突的预警,而且倡导阿犹两个民族之间平等共处。阿哈德·哈姆有关阿犹民族关系的思想不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其文化复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五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同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实行社会、政治革命的基本内容和奋斗目标。本文就同盟会民族主义纲领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9.
乔姗姗  党垒  张继焦 《民族学刊》2021,12(6):11-18, 116
文章基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三个维度:“民族-民族”关系视角、“民族-国家”理论视角和“国家-民族”理论视角。 三个维度各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且彼此联系,相辅相成,显示了以“56个民族-中华民族-国家”为主体的不同研究层次:基础层次的民族关系发展;中间层次的中华民族构建;目标层次的现代国家治理,三者共同构成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性认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持续推进并走向完善,提供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文化看加拿大魁北克的民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文化看加拿大魁北克的民族问题罗贤佑,曹枫位于北美洲北半部的加拿大是一个由法、英殖民地演变而来的国家。该国几乎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移民,早就有“多民族的马赛克社会”之称。在多民族的加拿大,影响最大的英裔加拿大人和法裔加拿大人被称为“两大建国民族”。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