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豫皖人民的好儿子,红25军吴焕先政委已经牺牲了71周年。吴焕先是湖北黄安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领导黄麻起义,是鄂豫皖苏区创始人之一。他在重建和领导红25军坚持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中,在长征入陕、开辟鄂豫陕根据地时期,在为迎  相似文献   

2.
六霍起义、鄂东黄麻起义、商南立夏节起义,并称鄂豫皖边区三大武装起义。由六霍起义武装组建的红三十三师,是鄂豫皖边区红军三大主力之一,起义胜利后创建的皖西革命根据地,是构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整个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六霍起义有着自己的特点,研究其经验,对于认识皖西乃至鄂豫皖根据地的形成,探索和反映中国革命的规律,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3.
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的错误,是他在该苏区任职时所犯诸多错误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从五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当敌人加紧部署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围剿”时,他错误估量了敌我形势,盲目轻敌,认可和支持了荒谬的“偏师”说,种下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的错误路线的根苗;当敌军即将开始“围巢”时,他错误认为,只要攻克敌之据点麻城,便可打破敌人新的“围剿”,强令红军西次围攻麻城,犯了冒险主义错误,也贻误了红军准备反“围剿”的时间;当敌人向苏区腹地进攻时,他急令已经疲惫不堪的红军正面堵击,与敌硬拼,犯了拼命主义错误;当敌人不断缩小包围圈,苏区首府、重镇和中心区域沦入敌手之后,他惊慌失措,急率红军主力撤出苏区,无具体目标的盲目西进,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当红军主力撤离苏区之后,他在思想上再无重回鄂豫皖苏区的打算,严重违背了黄柴畈会议的精神,致使鄂豫皖苏区的绝大部分丧失。  相似文献   

4.
鄂豫皖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块根据地。在它发展最盛时,拥有二十六个县、三百五十多万人口、面积四万余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四万五千人的正规红军和二十余万的地方武装。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和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就是苏区的党和政府,在领导军民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的同时,开展了经济建设,兴办了可能和必需的经济事业,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本文就鄂豫皖苏区  相似文献   

5.
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的错误──张国焘问题研究之三马建离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的错误,是他在该苏区任职时所犯诸多错误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从五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当敌人加紧部署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  相似文献   

6.
徐文惠 《中华魂》2011,(3):16-18
我的父亲徐海东,1900年生,湖北黄陂徐家桥村(今属大悟县)人。出身贫寒.当过十一年窑工。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人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担任农民自卫队队长,11月率队参加黄麻起义。在创建鄂豫皖苏区的斗争中,历任中共区委书记,县赤卫军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营长、团长、师长。  相似文献   

7.
鄂豫皖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块根据地。在它发展最盛时,拥有二十六个县、三百五十多万人口、面积四万余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四万五千人的正规红军和二十余万的地方武装。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和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就是苏区的党和政府,在领导军民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的同时,开展了经济建设,兴办了可能和必需的经济事业,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本文就鄂豫皖苏区的经济建设,作一初浅的探讨,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8.
发生在霍山县的西镇暴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西人民继六安县独山暴动以后举行的又一次伟大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后建立的西镇游击队,是鄂豫皖边区第三支红军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史学界对西镇暴动的历史尚未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因而在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为了准确地编写好中国革命史中的鄂豫皖苏区部分,本文拟就西镇暴动这一问题,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9.
左进亮  龚奇龙 《老友》2012,(12):9-9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创建至今,已经走过了85年的光辉历程。促进人民军队发展的一个重要制度保证就是军人的优抚制度。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苏区的优抚工作就对发展红军、巩固根据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后来发展成为同中央革命  相似文献   

10.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她是以城市暴动,充实力量,然后南下,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以实现第2次北伐为目的的。起义部队没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和建立工农政权的目的,而是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帜和国民革命军的番号,“暴动时要藏着国民党的帽子”①。起义  相似文献   

11.
鄂豫皖苏区教育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大致可以概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鄂豫皖苏区教育为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作用。鄂豫皖苏区的创立有其自己的特点,在党的领导下,基本上是以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出身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主要骨干,广泛深入地发动、组织和领导农民暴动,建立革命武装,就地开展游击战争,实行武装割据,逐步建立和形成的革命根据地。在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过程中,鄂豫皖边区革命教育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暴动1000余人来到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2月24日凌晨。井冈山两位绿林武装的领袖人物被错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彻底丧失。多年来,关于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短短2年多历史的研究中,存在八个有争议的问题:毛泽东是何时选定井冈山为根据地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何时形成、颁布的?井冈山会师的时间、会师后的部队的名称及缟削情况?红军游击战术“十六字诀”是谁创造的?“朱德扁担”故事的争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代表人物是林彪吗?彭德怀的红五军与红四军会师的时间、地点?是彭德怀杀害了王佐、袁文才吗?  相似文献   

13.
小卫 《中华魂》2010,(10):23-26
周纯全,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八里湾雷家田村一个贫寒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曾任红军师、军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抗大第一分校校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部长,中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志愿军后勤部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一年,湖北地方史调查组对鄂豫皖苏区的领导同志进行了访问。当时位老是我们访问的重点对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位老在黄安家乡领导和发动农民运动,进行反土豪劣绅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位老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担任黄安县委书记。黄麻起义遭受挫折后,位老积极参加了领导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位老是了解和熟悉鄂豫皖苏区斗争历史的重要领导之一。  相似文献   

15.
《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是一部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专著,即将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徐向前元帅亲自为本书题写了书名,著名教育家、《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主编董纯才为本书题词,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书写了序言。  相似文献   

16.
红二十八军是坚持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的主力部队。它经历了艰难险阻,英勇奋战,终于赢得了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的最后胜利。本文仅就1935年红二十八军的重建与反“清剿”斗争,作一扼要的阐述。 一、红二十八军的重建 早在1933年1月和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在坚持根据地的斗争中,曾先后两次组建了红二十八军,但又两次将红二十八军编入红二十  相似文献   

17.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领导上的错误”。①这是因为“当时在惊涛骇浪中作战,军事路线最紧迫”。②重新确定了红军的任务和战略计划,即一致决定改变黎平会议以黔北为中心来创造苏区根据地的决议,一致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并肯定了毛泽东同志一系列正确路线和战术原则。同时这次会议还“在组织上作了一些调整”,③主要是毛泽东同志被增选为政治局常委。可以看出,遵义会议着重解决了三个问题:1.军事路线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来信     
编辑同志: 你刊八○年第三期姜义华同志写的《论一九三一年鄂豫皖苏区的肃反》一文,内中第38页倒数第11行有“十二师和十三师政治委员会庞永骏,陈琪……”一句。陈琪,不是红军将领,此人曾当过蒋介石的侍从副官,一○○军军长,浙江省人,解放后被我人民政府关押,已死于狱中(根据湖南省桂东县陈列馆调查材料)。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于一九三二年冬从上海进入中央苏区,直至一九三四年十月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先后任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和福建省委书记.这期间,他同陈云一起,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运动的理论,同苏区的“左”倾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正确领导了苏区职工运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写下了中国苏区工人运动的光辉篇章.中华苏维埃区,即苏区,是指江西、福建、闽粤干、湘干、湘鄂干、干东北等根据地;中央苏区是指江西、福建、粤干三区.一九三一年春,中华全国总工会派梁广到中央苏区建立全总中央苏区执行局,领导苏区工会工作.一九三二年冬,刘少奇、陈云和  相似文献   

20.
我是退休干部,酷爱收藏钱币,在多年收集到的诸多钱币中,有三张苏区红军布币。它是苏区红军在特定条件下发行的一种货币。 这三张红军布币是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徐向前领导下于1932年挺进川北建立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红色革命根据地后,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