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静 《南都学坛》2008,28(1):58-62
新生代作家和新时期之初"文革"叙事的作家由于其"代际差异",有着"文革"亲历和历史记忆之别。在书写"文革"时他们与前代作家相比,更能跳出宏大的叙事模式和单一的政治视角,更多从儿童视角,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个人思想和精神的成长史,执著地探询着人性主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宋志怪小说的生成因缘,认为其一方面得力于对前代小说精华部分的不著痕迹的化用,但更离不开作家对时代文化精神的借助和融会,及其在艺术形式上的努力创新。  相似文献   

3.
明代四川的作家在地理分布上形成了四个中心,并体现出一种崭新的发展变迁趋势。作家的地理分布重心逐渐东移南迁,从而呈现出一种各地区均衡发展的状况,地域之间的差距有了大大的缩小。相对于前代严重的不均衡状态来讲,这更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格局,有着不可忽视的区域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南朝咏史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咏史诗不仅数量较多,超越前代,亦有像颜延之这样的优秀咏史作家。更为重要的是,南朝咏史诗表现出前代所无的新特征:怀古诗的形成与成熟,"赋得"题咏史诗的出现与创作,咏史乐府创作题材的女性化与趋同化。南朝咏史诗的贡献在于,确立了咏史诗以悲为美的美学特征、在贯穿古今时空的古迹场景的描绘中去追寻历史古人的咏史怀古模式、否定结构,对诗作形式作了自觉探讨,为唐代咏史诗的繁荣作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南朝咏史诗不仅数量较多 ,超越前代 ,亦有像颜延之这样的优秀咏史作家。更为重要的是 ,南朝咏史诗表现出前代所无的新特征 :怀古诗的形成与成熟 ,“赋得”题咏史诗的出现与创作 ,咏史乐府创作题材的女性化与趋同化。南朝咏史诗的贡献在于 ,确立了咏史诗以悲为美的美学特征 ,在贯穿古今时空的古迹场景的描绘中去追寻历史古人的咏史怀古模式、否定结构 ,对诗作形式作了自觉探讨 ,为唐代咏史诗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诞生于陕北延川的《山花》成就了一大批文学人才,产生了文学创作上具有代际关系的作家群体——"山花作家群"。路遥、史铁生、厚夫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们把陕北作为叙写环境并且重视传承陕北文化中的道德品质,都有积累学习与吸收前辈或他人经验的经历,作品中饱含着苦难意识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另一方面,后代在前代作家基础之上,在作品创作角度和创作主题上又有变化与革新。通过观察代际视野中"山花作家群"的承继与革新,来思考整个群体的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较重视妇女描写,又表现出比较矛盾的妇女观,本文先分别论述其妇女观中好的坏的两个方面的问题,然后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多元化与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多人创作、作家思想的矛盾及前代文学作品的影响等方面分析造成如此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典型化问题同典型问题一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既要受艺术规律诸方面的影响,又要受作家创作个性的制约。不同的创作方法,不同的文学体裁,典型化的方法也所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用一种公式去衡量一切作家和一切作品。尤其是不同的作家,由于其生活经历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大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典型化方法。但是,作为对前代作家创作经验的总结,研究一下高尔基所提出的典型化论点,看它是否有其美学价值,是否有其指导意义,作为我们创造社会主义新人物形象的借鉴,应该说  相似文献   

9.
作为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一生共写了16篇作家传,都收录在<李开先集·闲居集>之九和之十.作品数量虽不多,但无论是与前代和同时代作家相比,都显得很突出.更为难得的是,他有意识地将其笔下的作家分成了两个系列,而其他人物,按我们的分析,实际上构成了第三个起配合作用的系列.而在我们习见的诗话和序言之外,李开先作家传也成了批评当代文学的重要方式.但是,这一点却没能引起文学批评和文学思想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晚生代代表作家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作者认为 ,晚生代小说创作有效地继承了前代小说家所积累的思想艺术经验 ,对中国 2 0世纪 90年代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富于艺术意味的表达。文章概括出晚生代小说创作的五大主题 ,并作了深入的分析和阐发。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元代文人借写隐逸散曲以自慰的内在心理机制,并归纳了元代散曲作家评价古人和描写自身生活时进行主观化改造的几种思路,比较了元代隐逸散曲与前代隐逸诗词艺术风貌的不同特征,从而揭示了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批判现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给弟子启蒙提供教科书,并宣扬本流派文学思想,桐城派众多作家如方苞、姚鼐、曾国藩、方宗诚等均编有选本。其在构成要素上选、评、序、传结合,具有典型的融通性;相比前代选本,其文体分类更趋合理化;在选本方法上,传承古代辨体明性之传统,既推源溯流,也类聚区分,具有鲜明的流派特征。  相似文献   

13.
历代赋各有特点,各有擅场.宋赋各体(骚体赋、大赋、骈赋、文赋)兼备,而文赋则是最能体现宋人赋体新变之艺术成就的赋体.宋代文赋作家远绍古赋,力求创新,选材较前代更广泛,往往以文为赋,好为议论,语言散文化,由艰深华丽而变为平易流畅,追求理趣.本文对文赋在北宋阶段的产生、定型、发展过程作了概括性的梳理,并对各个文赋作家的文赋风格予以探析,也对文赋产生的原因及在赋史上的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文选》作为一部文章总集,其编辑宗旨是通过编选古今代表作家作品的精华文萃,以对前代文学进行全面总结;同时又以此作为辨析文体、指导写作的范文。出于这个目的,它的体例之一是将收录的下限定为天监十二年,以沈约去世为标志;在对全书的编排上则以文体为依据,类聚区分为39类。  相似文献   

15.
清代是方外文学总集编纂的最繁荣时期。较之前代,清代方外文学总集的数量倍增,并拥有独特的思想内容,还涌现出一批专收某一地域、寺院之方外作家作品的总集,以及道士总集,可谓开拓了新领域,取得了新成就。目前,清代方外文学总集的流布范围普遍甚窄,且存在若干含混错漏之处,需要研究者予以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6.
秋胡戏妻故事汉代就开始流传,经久不衰。至元代,杂剧作家石君宝根据前代故事创作《鲁大夫秋胡戏妻》。在近三十年中,对《秋胡戏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该剧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秋胡戏妻故事的演变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等方面,观点老套多有雷同,在其他方面的研究很少涉及,有待研究者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7.
唐人除了在拓宽创作题材、丰富思想内容等方面促进小说文体趋于成熟外,还着力在叙事艺术上使小说文体逐步完善.为反映较前代更为繁杂丰富的社会内容,唐传奇作家刻意经营了小说中的叙事时间.唐写梦小说的叙事时间更有着自己突出的个性特征善于通过将梦事时间与现实时间进行对照、融合,从而在一种差距效果中透露出小说蕴涵的创作观念和主旨.  相似文献   

18.
一个作家的艺术特色,仅就他个人孤立地看,往往不容易看清.如果把他置于一个参照系中考察,将他与前代或同代人比较,那他的特色就会更加突出,更易认识.所谓特色,本来就是在相互比较中产生的.没有比较,也就没有与人相别的特色.所以,本文试图通过与盛唐诗歌的比较来谈谈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邱华栋的都市小说与前代作家的都市小说有明显的不同,他以全面融入都市的姿态描绘着都市的风景线.他笔下的都市是一个欲望的容器.在物质、欲望、消费开始流行的时代,纯洁的爱情已经被搀入了太多的利益原则.都市人在物欲的挤压下表现出平面和异化的特点,由于意识到了这种异化的危机,邱华栋在小说中不停地重复寻找的故事,寻找成为一种弥补精神家园迷失的仪式.  相似文献   

20.
艳情是南朝文人乐府诗最重要的题材类型。经宋齐而至梁陈,艳情乐府诗创作进入繁盛期,由齐入梁的沈约和萧衍是这一进程的重要作家。南朝文人的艳情乐府诗根据表现侧重点的不同,可大致区分为两类:一类重在抒写独居女子的相思相怨、愁苦无聊之情;另一类重在描写青春少女的德音容色、姿态服饰之美。南朝艳曲新声的兴盛、文人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前代艳情乐府诗的影响,是南朝文人艳情乐府诗创作繁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