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动物小说之一,它以其所包含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复杂的主题、生动活泼的语言、扣人心弦的情节和自然清新的艺术风格,而引起众多读者和评论家的注意。本文主要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分析作品的思想主题,进而得出作者希望摆脱社会的桎梏,让生命返璞归真的美好愿望,号召大家响应作者对生命意识的呼唤。  相似文献   

2.
杰克·伦敦(1876—1916)是中国介绍较多的一位美国作家。他的五十部作品中最受欢迎的就是1903年发表的小说《野性的呼唤》。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1911—),瑞典皇家文学院198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其长篇小说《蝇王》(1955)蜚声文坛。戈尔丁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的小说以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方法和他的家喻户晓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在我们阅读伦敦和戈尔丁的《野性的呼唤》与《蝇王》时,可以发现,尽管这两位作者所处的国度、时代以及他们各自的社会经历和创作意图等等都不相  相似文献   

3.
对《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形象的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作品。小说描写一只名叫巴克的狗被骗卖到北方之后逐渐由狗变成狼的过程。该文通过对巴克形象的塑造,以狗喻人,来反映作者对现实“文明社会”的看法,阐述自己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4.
杰克·伦敦虽然曾宣称自己批判尼采及其超人哲学,但是尼采的超人哲学在他的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其作品《荒野的呼唤》和《雪虎》都体现了这一思想。不过,两部作品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例如,在《雪虎》中,实际上隐含作者对超人哲学的某些否定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语篇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呈现出强烈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关怀。文章从生态话语分析角度,基于体现经验意义的及物性分析,讨论了《野性的呼唤》中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中所呈现的过程类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特征,以探讨语篇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6.
将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 ,用人物自己的行动来表现其性格是杰克·伦敦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该文拟通过分析杰克·伦敦的若干代表作 ,探索他作品中深刻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即 :在充满野性的大自然里 ,人物可凭借非凡的毅力、克服种种障碍取得成功 ;在充满弱肉强食、残酷无情的野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则人沦为机器 ,甚至人不如狗  相似文献   

7.
揭示杰克.伦敦著名短篇小说《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象征意义,分析小说中运用的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在深化和丰富小说主题、思想内涵及意蕴方面的重要作用,肯定了该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野性的呼唤》以动物为主人公,通过对荒野中利欲熏心的淘金者们的生动描写,揭示和讽刺了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社会唯利是图的恶劣风气。作者杰克·伦敦以自然、动物以及当时社会之间的关系,来间接表达他对人类肆意虐待动物、违背原始伦理,甚至想要征服自然等一系列缺乏自然保护意识、荒谬愚蠢行为的严厉谴责。《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主义具有保护生态、预判自然危机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通过巴克完全狼性的转变与荒野回归,将价值升华到了人类回归本真、化解人类精神危机的境界,具有高度的哲学、文学及人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杰克·伦敦“狗的小说”的创作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倾向。他在塑造狗形象 ,揭示狗之性格形成和发展方面 ,明白无误地遵从了左拉倡导的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本文以《野性的呼唤》、《白牙》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中篇为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野性的呼唤》和《雪虎》这两部作品是杰克.伦敦的两篇著名的中篇小说。从精神分析角度来探讨这两部小说的创作过程,可知这两部小说都存在着俄狄浦斯情结,而且在《雪虎》中还包含有埃勒克特拉情结。从而可以说明无论是巴克还是雪虎,他们都是伦敦精神的化身,是伦敦童年的白日梦得以实现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中国学者对《野性的呼唤》的研究中,经历了从研究方法到研究视角和不同侧重点的转变,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也折射出蕴藏在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特征。当中国研究者根据自身的文化取向和情感习惯对之研究时,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中国式的,并且这些结论还会随着中国的时代演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2.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中国学者对《野性的呼唤》的研究中,经历了从研究方法到研究视角和不同侧重点的转变,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也折射出蕴藏在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特征。当中国研究者根据自身的文化取向和情感习惯对之研究时,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中国式的,并且这些结论还会随着中国的时代演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3.
杰克.伦敦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野性的呼唤》则充分体现了战胜敌人后而存活所需的力量与勇气,表达了适者生存的原则。而巴克传奇经历及其主题思想的揭示对当今中国不能不说有其特定的社会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荒野的呼唤》是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第一本最畅销的书,其作者因它而蜚声文坛。该书虽然篇幅不足百页,情节也较简单,却被视为美国文学的一部经典。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作品的五大主题———回归自然、强者生存、社会生活的折射、抗争精神和人道主义,以揭示其主题的多重性,从而探寻其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生态批评是20世纪后期文学从内部研究转向外部研究的文学批评思潮,它将文学与生态相结合,探讨了文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探究缓解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杰克.伦敦在20世纪初创作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成为美国自然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理论角度探究该作品中主人公巴克在文明社会到蛮荒大自然的环境转变中由文明的宠物狗变为任意杀戮的狼狗,挣开人类的枷锁,响应野性的呼唤,最终回归到大自然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生态话语分析是由生态语言学派生出的一种从生态视角对文本话语进行解读的方法,主要关注语言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野性的呼唤》作为美国现代文学史上自然主义的经典之作,包含着丰富多样的生态话语.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情感系统、鉴赏系统、判断系统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结合《野性的呼唤》中生态话语的语法特征,从生态话语的及物结构、作格结构、语法隐喻等方面对其进行文本解读,揭示作者在批判人类贪婪、反思人类破坏环境诸多行径的同时,也难逃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生态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文学市场正值高速发展之时。文学市场化的出现与发展在小说《马丁·伊登》中的体现与作用可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杰克·伦敦创作该小说的历史背景和小说主人公马丁·伊登的职业追求与命运起伏。文学市场与作家作品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促使读者对当今国内外文学与市场二元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透过《野性的呼唤》与《白獠牙》情节及其主人公巴克与白獠牙的生命历程,兼用人类与动物视点,结合杰克·伦敦所受生存意志哲学的影响,可以发掘出作家在作品中的命运观。杰克.伦敦通过对这两个动物所代表之生命的存在形式的两极——驯化与野化、人性与奴性、生存与死亡的充分描摹与理性思考,重在强调自己对"命运"一词的"人性化"理解:命运不是接受,而是思考之后的选择——直面先在境遇、重视生命价值、突破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9.
皮得·凯里是当代澳大利亚著名的小说家 ,以其对澳大利亚生活的独特描写而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好评。他发表于 1 997年的长篇小说《杰克·马格斯》以 1 9世纪的伦敦和澳大利亚为背景 ,以流放犯杰克·马格斯从殖民地新南威尔士潜回伦敦 ,寻找“儿子”的故事为线索 ,对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进行了改写。通过使用戏仿和反讽 ,小说颠覆了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程式 ,恢复了被压制的边缘人物流放犯的语话及其被排斥的历史 ,重新确立了澳大利亚作为殖民地的历史。在小说中 ,以狄更斯为代表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叙述话语既遭到了质疑 ,也得到了认真的仿效  相似文献   

20.
叔均、女脩与牛郎织女起源无关。《秦风·蒹葭》与牛郎织女起源无关。《周南·汉广》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原始形态。秦绝不是有关牛郎织女故事或曰传说产生的地域,而只能是牛郎织女故事或曰传说的流传地域。牛郎织女故事或曰传说在战国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并且牛郎织女故事或曰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