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12—1881)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俄国文学史上,和列·托尔斯泰一起被并称为两座丰碑。在他一系列不朽的长篇小说中,《罪与罚》是最有代表性的名著。它通过性格矛盾复杂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塑造,深刻地揭露了当时俄国的黑暗现实,而且鲜明地反映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世界观的主要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和创作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复杂现象。他所处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众多的恶人形象构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主要的人物形象群,而以往的评论多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形象,这多少造成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误读。文章试图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恶人形象分为"罪人"和"恶人"两种,并揭示它们所蕴涵的宗教寓意,从而为正确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具有巴赫金复调理论的对话特征。"对话"是复调小说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全面揭示小说中作为思想形象的人物个性、思想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通过主人公与作者的对话、丈夫与妻子的对话以及丈夫与自我的对话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温顺的女性》,更深入地探讨小说的主题意蕴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白痴”的形态,基督的化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篇小说“白痴”被视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表现“理想”—基督的杰作。同时对小说中的主人公梅什金—“公爵—基督”形象的理解已经成为俄国文学批评的“永恒问题” ,这是个极其重要的艺术形象 ,恰当地阐释这一形象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他作品中“基督”这一文化符号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曾艳兵 《东方论坛》2007,6(6):27-33,52
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明显地受到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卡夫卡声称自己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某种血亲关系.卡夫卡的作品弥漫着一种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或"死屋"的气息,而他笔下的"弱的形象"也颇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小人物"的精神和特征,至于他的怀疑、迷惘、焦虑和探索等,也都能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找到某种精神渊源.陀思妥耶夫斯基无疑是卡夫卡的先行者,但卡夫卡跟随这位先行者,却走出了完全属于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6.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癫痫病患者。他生活在俄国 19世纪中后期 ,那是个激情动荡的年代。时代的特性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症有某种默契。这使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 ,更善于表现生活在这种时代里的人们的精神分裂和迷惘 ,揭示他们悖谬性的生存状态。这种默契还造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现象  相似文献   

7.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癫痫病患者 ,其创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他生活在俄国 19世纪末期 ,激情动荡的时代特征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症有某种默契 ,这使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同时代的其它作家 ,更善于表现生活在这种时代里人们的精神分裂和迷惘 ,揭示他们悖论的生存状态。这种默契还造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现象。  相似文献   

8.
陀思妥耶夫斯基逝世七十五年了。他的世界声誉已巩固地确定下来。他的作品譯成了許多国家的文字;出現了許多論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是有巨大影响的。西方許多傑出的作家都自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学生。但圍繞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及其个人仍然存在看激烈的爭論。这一点是毫不足怪的。早在一九一三年,真理报就曾写道,在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問題上,在对于他的艺術形象和社会哲学思想的理解上,兩个不同的世界,即資产阶級世界和無产阶級世界,是相互对立的。过去很長一个时期內,研究和評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創作几乎成了資产阶級文  相似文献   

9.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其写作风格深受南方"怪诞"文学传统及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尤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奇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奇幻"与美国南方文学中的"怪诞"来挖掘两者的相似性和继承性。  相似文献   

10.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有“天使”,也有“妖女”,不同的是,他笔下的“天使”拿起了手中的武器,而妖女却从另一个层面显示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他继承了“天使”与“妖女”的二重模式,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根据格·弗里德林捷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莫斯科·文学艺术出版社1979年版)一书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美学》一文编译的。作者系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又是新版《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主编。《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一书,看似系列论文集,实际上堪称一部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美学与比较文学专著,在苏联乃至国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界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对成人心灵进行严酷拷问的同时,也将关注的目光停留在儿童形象上。童年的经验、俄国社会的现实、对儿童世界的真切理解与体认,共同形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复杂深邃的儿童观。他笔下的儿童形象不仅是作者理想的言说,还是作者用以批判黑暗社会的符码,同时也是作者对现实儿童的人道主义关怀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研究小说叙事艺术的不可多得的文本。在欧洲小说发展的历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说叙事艺术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传统写实小说发展向现代发展和嬗变道路上的一个“路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将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与欧洲传统写实小说叙事的联系与张力,及这种创新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所表现的人与外部环境、人与自我、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出他对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命运的忧虑.这一主题和20世纪西方社会危机的衍生物--现代派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两者也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白夜》是俄国著名作家费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早期创作阶段十分值得重视的作品。其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艺术风格,颇多新意,对于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创作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的发现"所产生的艺术领域的"神的衰落",俄罗斯的圣像画恪守着拜占庭传统,在东正教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无论在艺术创作层面还是审美欣赏层面,俄罗斯东正教圣像学都不同于从文艺复兴开始转变的西欧宗教绘画。从18世纪彼得大帝改革开始,俄罗斯走上了现代转型的道路,但俄罗斯没有西欧那样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因此现代化进程较为独特。俄国作家在创作中通过对西欧"他者"的观察,对现代性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圣像学刻画了圣人形象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陀思妥耶夫斯基展现了俄罗斯人在现代性体验中的迷茫、信仰和痛苦,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思考了人在神性消失的现代世界中如何寻找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小说界出现了两座比肩而立的高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两位作家笔下的人物,性格都十分丰富、复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尤其复杂。从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到他的创作思想,以至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评论界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他的许多作品,一直被视为难以解开的谜。苏联文艺理论家米·巴赫金长期潜心于研究陀思耶妥夫斯基的创作,在1929年出版了一部颇有特色的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诸问题》,这本书于1963年修订再版,改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诸问题》,1972年印行第三版,1979年出到第四版,成为苏联文艺理论著作中印数最大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18.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叙述人表现了独创的方式和丰富的内涵.陀思妥耶夫斯基惯以人物叙述人方式来讲述故事,追求一种纯客观的现代叙述风格;为了避免叙述人的作者口吻,他以在"副标题"引子"中设置叙述圈套的方法把故事委托给人物去讲述;作为叙述人的人物又具有作者的自传性,这同时也是作者自我表现、自我分析的一种特别方式.  相似文献   

19.
启蒙精神和宗教信仰决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的写作。在《白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方面肯定理性精神,否定违反自然律的肉身复活的基督教信仰;另一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基本的情感形式来自基督教信仰。梅什金公爵是一位苦弱的、品德高尚的人,原型明显来自耶稣基督。梅什金公爵持有的是一种弱小者的哲学,他对人性的恶充满理解和怜悯。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他提出了社会公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还在一九六二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写道:“未来俄罗斯的进步命运……取决于如何解决人民问题”(Ⅷ,235页。文中所引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言论均见于三十卷本《陀思耶夫斯基全集》,或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作品全集》,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集》——译者)。一九七六年的《作家日记》中他又重复地讲道:“人民,或者对人民的看法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