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刍议会计计量属性在我国新准则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计量是会计的核心问题,传统的会计模式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但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提供决策相关信息,各国普遍采用了混合的计量模式。我国的会计计量模式也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混合计量模式。笔者分析了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五种计量属性的运用情况及其存在的优缺点,以有助于我们理解我国会计计量模式并在实务中对其恰当运用。  相似文献   

2.
论不确定性会计计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传统财务会计计量模式对不确定性会计计量的局限性,并主要从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特性、计量属性特性和会计理论方面论述了影响不确定性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因素。  相似文献   

3.
会计计量在财务会计运行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会计计量的因素会越来越复杂,历史成本不可能成为财务会计唯一的计量属性,多种会计计量模式并存必将取代单一的会计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4.
围绕会计的计量问题,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现值计量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指出了现值在存货计价、负债计量以及辞退福利中的应用不足,提出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高现值计量的可操作性和完善有效的市场环境等建议。研究结果对完善会计现值计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和计量均有重大影响,随着会计环境的变迁,应该对会计基本假设进行重新研究,并且应对四项会计基本假设的内涵进行适当的修正,还应增添会计计量属性假设.  相似文献   

6.
计量是会计的核心,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的关键。财务报告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会计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的顺周期效应是导致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加速器,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会计界则坚决否认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但承认公允价值计量必须改进。  相似文献   

7.
论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的核心是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选择不同方式的会计计量属性和不同的计量单位,其结果将导致不同会计实务领域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将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中涉及固定资产处理的规定进行全面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一方面,由于税收必须依赖会计资料,税法在固定资产确认、计量属性、计量方法等方面表现出与会计协同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税法与会计服务的目的不同,税法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具体操作方面又与会计有很多差异。税法突出强调确定性和权威性,税法规定比会计更加明确、具体。而会计为了体现经济业务的实质,更加强调企业的个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9.
会计计量属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计量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的价值计量,从而就决定了会计计量属性必须是计量客体时,有多种方法计量,而表现的计量属性又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纳入表内处理是大势所趋,但却有两大障碍制约了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处理:即不合传统会计确认标准和计量属性的难以选择,本文针对这两大障碍,参考国内外有关认识,就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尝试提出了对策,所提出会计确认应该突破传统认识,而会计计量上的困难可以通过本文设计的一种特殊的计量模型——“双调整准备模式”解决。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测度原油价格与中美能源股间的关系,基于残差平方和全局最小化的原理,分析原油价格对中美能源股影响的结构性变化。结果表明:中国能源股的两个断点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和欧债危机结束的时间相近,美国能源股的两个断点与原油价格暴涨和暴跌的时间相近。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原油价格对中国能源股的影响不显著,在次贷危机之后,对中国能源股的影响为正,其中在金融危机期间达到最大。而在任一区间,原油价格对美国能源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原油价格上涨阶段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油价经历多次剧烈波动,对于油价波动原因的分析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话题。首先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历史进行梳理和阶段性划分,然后对国际油价波动的结构性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采用SVAR模型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一般供给冲击和短期外部因素冲击均会对国际油价波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并不大。相比而言,需求冲击对国际油价的影响超过供给冲击,而且以经济活动指数衡量的一般需求冲击并未造成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这说明,国际油价的异常波动与我国近年来对石油需求的大幅增加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7年3月—2012年12月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大豆价格、玉米价格和小麦价格的动态冲击;同时运用DVEC和DVEC-TARCH模型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关联性和非对称性。结果发现: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大豆价格互为Granger原因,国际原油价格对大豆价格影响程度最大,对玉米价格的影响次之,对小麦价格影响不明显;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主要来自自身前期波动,而大豆价格波动同时受到自身和外部冲击的影响。大豆价格波动呈发散趋势,玉米和小麦价格波动趋于收敛;国际原油价格和大豆价格波动具有非对称性,玉米和小麦价格的非对称性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世界原油价格风险度量——基于EGARCH-EVT-t Copula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原油现货市场收益率的特征分析入手,为了更好地描述原油现货市场收益率的尖峰厚尾、偏态和波动集聚等特征,运用EGARCH 对条件波动率进行建模,进而运用极值理论对标准残差序列的尾部分布进行建模,刻画原油现货市场极值风险,同时结合Copula函数和Monte Carlo模拟技术来度量不同持有期相应的VaR值.实证结果表明:原油市场随着置信度的提高和持有期的延长,VaR的绝对值在增大.同时,回测检验结果表明基于EGARCH-EVT-t Copula的模型能够精确有效地度量原油现货市场极端风险.  相似文献   

15.
2021年全球经济恢复性反弹带动原油消费强劲增长,同时受制于原油供应偏紧,原油市场全年处于供不应求局面。国际原油价格整体走强,年均价较2020年大幅提高。展望2022年,全球经济将从恢复性反弹回归正常有序复苏,原油需求增速逐步放缓,受新冠疫情反复等因素冲击,或将出现阶段性大幅波动;OPEC+将延续稳健增产路线,美国原油产量增加,带动原油供应显著提高;美元保持相对强势、期货市场看空、金价反弹动力有限释放利空信号。美国和伊朗谈判僵持、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持续升级加大了原油市场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原油供应预期。综合分析,2022年国际原油市场需求恢复、供给不确定性增大,油价将持续高企,在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等不稳定因素影响下,油价波动增强。预计Brent、WTI原油均价将在83~93美元/桶和78~88美元/桶范围。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现货价格(WTI)、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Brent)、中东迪拜原油现货价格(Dubai)和中国大庆原油现货价格(Daq)为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运用耦合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CDFA)对国内外原油市场之间耦合关系的多重分形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原油市场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厚尾分布和长记忆性是产生多重分形特征的主要原因;无论就长记忆性而言,还是就厚尾分布而言,WTI对原油市场耦合关系多重分形特征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原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大宗商品和战略储备物资,其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原油价格进行预测是能源经济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对国际原油价格预测的主要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有助于该研究领域的纵深发展。设计/方法基于295篇国际期刊文献,对国际油价预测的发展阶段、发表期刊、研究机构等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对近二十年油价预测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最后对油价预测工作进行评述和趋势展望。结论/发现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油价预测研究快速发展,相关文章主要发表于能源经济领域的权威期刊《Energy Economic》。现有油价预测方法主要包括计量模型、机器学习和混合预测模型。展望未来,利用高频日内交易数据,融合计量和机器学习前沿方法,对原油价格进行区间预测或概率密度预测是值得探索的方向,此外还应深化油价预测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油气资产是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油气资产报告,是利益相关各方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SFAS No.19是世界上第一个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对其报告要求进行了介绍与评价,肯定了其优点.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以期对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活动的产物,如何对它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而对计量属性的恰当选择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现有计量属性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公允价值是最适合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原油进口规模不断增大,原油进口效率变得日益重要。中国是原油生产大国,为提高原油进口效率提供了坚实基础。从近几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进口价格和国际油价波动的月际数据量化分析的结果看,中国原油进口效率总体上是比较低的。如果将由中国原油需求快速增长所产生的内在刚性压力考虑在内,中国原油进口效率表现得不是太低,但是中国原油进口效率没有随着原油进口历史延伸而得到改善。中国原油进口效率过低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很大损失。为了提高原油进口效率,中国需要在提高国际油价走势预测能力、完善相应配套措施和交易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