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由于作家们世界观的差异、审美倾向以及创作个性的不同,使得他们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态:乡土写实小说和乡土抒情小说,并在对乡土文化的审视上表现出“批判”和“弘扬”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具体历史时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只有明确具体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的最大特点是地方性,其价值定位在于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全方位地为地方服务。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体系在于:增强科技创新力,服务地方物质文明建设;提高政治亲和力,服务地方政治文明建设;提升文化竞争力,服务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有三,其一是以教学强校为主体,突出科研兴校,奠定地方高校自身生存的基石;其二是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突出特色兴校,打开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瓶颈;其三是以服务地方为立足点,逐步面向全国,发挥地区高校向外辐射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读书无用论"、单向度成才及教育主体需要的教育价值取向危机,促成了教育价值取向建构的现实背景。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既受客观因素所制约,又受主观因素所影响。教育价值哲学的启蒙、教育价值的实践形成以及校场域的人文化育,构成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奥林匹克运动既是竞技的过程 ,也是教育的过程。随着我国积极准备举办北京 2 0 0 8年奥运会进程的加快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正处于以弘扬奥林匹克理想为核心的热潮时期。青年大学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 ,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教育 ,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使他们成为品德、心智和体质全面发展的人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使青年人在体育运动中走向完善 ,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因此 ,高校大学生的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的内容应以包括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 ,从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高校广泛、深入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建国以来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两个"必须"时期及现阶段四个不同时期关于教育目的不同表述的分析,透视了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基于我国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存在的一些缺失,本文强调制定教育目的要关注教育本身的内在价值和人的价值、应体现开放和民主的精神、提升人的自身价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宏观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眼光考察了广义意义上西方教育目的演进的主要历程,阐释了每一演进历程中西方教育目的主要特征和思想内容,并从西方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中理性探索了西方教育目的的三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大学开设书法艺术教育课十分必要,但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书写内容上要选择健康向上、富于教育意义的内容;书写技能训练上要注重书法规范;审美能力上要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作品的"艺术美",从而实现教育部提出的美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当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地方人大的监督职能,既能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又能维护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保障和促进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唯其如是,才能充分体现地方人大的监督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教育价值取向指导人的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价值取向。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势必带来教育在实现其价值过程中的现实走向的偏差。建立科学的教育价值取向对高等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创造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中创新教育应科学建立创新教育的个人发展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以创新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重建能力培养模式、重构学生评价方式、重组课程学习体系。同时,还应正确处理创新教育与知识教育、面向全体与鼓励冒尖、全面发展与发展特长、创新与遵从社会规范等关系。  相似文献   

11.
合并高职高专的地方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有利于落实国家的政策与法规,享受并承担国家赋予的权利与责任;有利于合理利用原高职高专教学资源,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层次,发挥本科院校引领作用;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发挥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有利于增强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充分利用高职教育对本科教育的补充价值。  相似文献   

12.
哲学教育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的素质、进行“三观”教育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所无可替代的宏观作用。然而,现有哲学教育困境重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摆脱哲学教育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观念,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使哲学教育回归生活,实现哲学教育理念和价值目标等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3.
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对榜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要求对各种价值观念进行整合,实现主体价值、主导价值和主流价值的统一。另外,在具体措施上,榜样教育应该更加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4.
公民教育在当今已成为事关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充分认识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价值,确立大学生公民教育目标定位、主要内容,遵循大学生公民教育原则,对于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历史和人为等多种原因,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还十分突出。现今的农村教育,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内容的统筹、设计及教学方法等诸方面,都以城市为中心,而忽视了农村教育的现实处境和诉求,并将其施用于农村。这种价值取向上的偏离所造成的恶果正在逐渐暴露出来,甚至正在一步步地扩大和蔓延。只有回归教育自身、回归人的生命并最终回归农村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才是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社会实践、社会科学研究与价值取向有密切的关系 ,教育社会学研究很容易受研究者价值取向的影响。我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存有一些偏差 ,要促进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研究者在从事研究时要不断反思自己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以来,西方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经历了由“实用价值取向”向“发展价值取向”、“人与自然共存”的演变过程,引起科学教育实践重心从“科学知识为中心”转向“重视思维方法”、“以探究为基础的整合策略”由此,对我国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
高等院校校园视觉文化中隐性价值的研究,皆在在校园视觉文化环境构建的过程中,让师生体验教育成长中的"美",追求求真、崇善、重情和达美的隐性教育,实现在精神上对师生价值生命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来源于广义的教育实践,并成功地把握了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去招导实践,他的教育理论既丰富又自成体系。他的(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苏氏认为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校长和教师的崇高使命就是设计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一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在他的教育思想始终。他曾说“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的精神面貌的因素。”“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