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是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的有效工具,试图利用这一工具对鲜有问津的貌似客观公正的"中性"自然灾害类报道进行分析,揭示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利之间的密切关系存在于任何形式的新闻语篇中。以期读者提高批评阅读意识,增强在阅读国外强势媒体新闻时的判断力,从而有效抵御西方话语霸权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侵蚀。  相似文献   

2.
以批评语言学为基础的批评语篇分析为读者提供了批评性阅读方法,从而来揭露其中隐含的优势群体的权力和意识形态。本文主要采用的是Fairclough的分析方法和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纽约时报》近五年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23篇报道进行了及物性、转换、情态和语篇表征四个方面的分析发现,美国媒体对中国的经济的报道很偏颇,所以在审视经济新闻报道的信息和观点的时候,要有批评阅读意识,应该在报道的基础上客观判断报道,全面地看待问题。  相似文献   

3.
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其中Fairclough提出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三维框架因简单易操作而在话语分析中被广泛引用。本文选取英美代表性媒体BBC和CNN对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两篇报道,运用Fairclough的"话语三维概念"模式,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相结合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证实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和Fairclough批评性话语分析三维框架在自然灾害类新闻报道分析中的可行性,这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促进其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读者的批评语言意识,从而客观地认识媒体舆论。  相似文献   

4.
批评性话语分析认为话语体现权利和意识形态.《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有关南海冲突的11篇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显示西方新闻报道渗透着对新闻话语权的操控,主要体现在语篇、标题、词语分类和对话性.西方主流媒体对华新闻报道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在语言形式上进行有意识的选择,使语言表述功能最终服务于文本.在解读新闻时,读者必须对其进行批评性分析,把握媒体的政治意图.为了颠覆西方主流媒体对华负面报道,可以采用变译、改译和删译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夏燕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7):67-69,73
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的新闻为研究对象,对出现在其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模糊限制语独特的语用功能。结果表明,在英语新闻报道中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起到精确信息、概括信息、表达礼貌、自我保护和形成正确评价的作用。分析了新闻报道中模糊限制语所体现的语用功能,可以帮助读者对新闻语篇进行有效地批评性阅读,正确判断出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相似文献   

6.
标题是新闻语篇的灵魂,具有统领全文的功能.标题中不同语言形式的选择,反映了新闻报道不同的侧面与意义,体现媒体的立场和观点.文章结合实例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视角,以系统功能语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分类、及物性、情态和转换等方面对美英主流传媒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揭示了新闻标题反映西方媒体的意识形态以及客观报道的相对性,指出受众在解读外媒新闻标题时应注意培养批评性语言意识.  相似文献   

7.
文章搜集了TheNewYorkTimes中8篇关于世博会的新闻报道,借用wordsmith软件,以Fairclough的话语三维模式为理论框架对这些报道进行了批判性话语分析:从语篇的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揭示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帮助读者树立批判的阅读观,客观地看待新闻描述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西欧语言学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思潮.批评话语分析致力于揭示语言和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积极参与当代各种社会具体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所涉及的主题有政治话语、意识形态、种族主义、全球化、经济话语、广告和推销文化、媒体话语、性别、机构话语、语文教育等.新闻报道虽然以事实为基础,但其背后却隐含着为国家利益进行倾向性报道的事实.由于意识形态具有合法化、习惯化以及相对隐藏的特性,我们必须在阅读外刊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对语言有高度的敏感性,并对其进行批评性分析,否则很难把握其中蕴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报道应该真实、公正和客观,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公认的准则.但实际上,新闻报道能否做到像资产阶级宣扬的那样绝对的客观?主观因素在新闻报道中是否存在?它对新闻的客观性质有什么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闻报道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关系?这些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闻标题之所以对读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语用预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恰是因为新闻标题中含有丰富的预设信息,与新闻报道的内容不符,以至信息中心发生转移从而导致读者的误解.从语用学角度讨论了新闻标题所传递的预设信息,并就新闻标题中的预设信息与新闻报道内容不符的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批评性语篇以大众语篇为其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分类、及物性、转换等方面对同一事件的两则不同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两家媒体是如何操纵语言资源来引导人们对于事件的不同解读,从而树立读者解读新闻语篇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新闻报道是柄"双刃剑"。一篇文采飞扬的正面报道,能使一个企业、一个人的知名度无数倍地被放大;而一篇客观公正的批评报道,亦会使一些丑恶现象曝光的同时也令它的始作俑者们"遗臭万年"。新闻报道的影响力的确如此。但如何运用这柄具有"双刃剑"魔力的利刃,让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向着服务大局的方向辐射,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相似文献   

13.
及物性分析与批评性阅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及物性系统是批评语言学家经常使用的几个主要的语言学分析工具之一.及物性在批评语言学和文体学中经常被用作有效的分析性工具.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及物性对批评性阅读尤其是阅读大众媒体语篇的积极作用,旨在增强外语学习者的批评性语言意识,从而提高批评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强调客观公正 ,但不能剔除新闻活动中的情感作用。我们认为 :情感是新闻报道的合理因素 ,但情感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必须要符合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要符合新闻受众的基本需求 ,同时新闻报道中情感运用得当 ,既可以激发新闻记者的采编热情 ,丰富新闻素材 ,也可以提炼新闻主题 ,提升写作技巧 ,从而进一步调动受众情感 ,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批评性语篇分析透视两则新闻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批评性语篇以大众语篇为其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分类、及物性、转换等方面对同一事件的两则不同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两家媒体是如何操纵语言资源来引导人们对于事件的不同解读,从而树立读者解读新闻语篇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报道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当报道者盼望作品中的优秀人物给人以鼓舞时,得到的却是读者的冷嘲热讽;当报道者希冀揭露不良事实以告诫世人时,扑面而来的竟是这种事实的愈演愈烈……这些现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报道者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相违背,在传播学中,这类现象叫做传播负效果。本文以我国近年来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量新闻传播中存在的负效果现象,总结其原因,将其分为16类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新闻报道是柄“双刃剑”。一篇文采飞扬的正面报道,能使一个企业、一个人的知名度无数倍地被放大;而一篇客观公正的批评报道,亦会使一些丑恶现象曝光的同时也令它的始作俑者们“遗臭万年”。新闻报道的影响力的确如此。但如何运用这柄具有“双刃剑”魔力的利刃,让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向着服务大局的方向辐射,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相似文献   

18.
新闻策划的本质在于创意。即拿出别开生面的新招,使自己的活动与众不同,出新出奇,吸引读者。《华西都市报》、《商务早报》、《成都商报》三家报纸均以各具特色的策划创意,展现了其报纸不同的色彩和特点,使新闻创意的出新出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新闻策划有两种基本模式:一为奇,即着眼于新闻报道的新闻策划;二是正,即着眼于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我们在新闻策划时应以正为主,正奇并用,使新闻策划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19.
女性从事新闻实践,不论是报道视角,还是报道风格,都与男性有较大不同,也显示出女性的独特优势。探析这些优势,有利于拓宽新闻报道的视野,有利于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并以此达到使男女新闻从业者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指出电视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 ,而电视新闻报道的很多事实 ,又都是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 ,用数字进行新闻报道 ,可以避免人为的主观因素 ,使电视新闻报道更显客观、公正 ,更具有说服力 ;有的数字中隐含着新闻 ,这就要求记者要善于分析、研究数字 ,并能从数字变动的轨迹中找出新闻所在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 ,如果数字运用得当 ,就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最后提出了运用数字进行报道的几种方法 ,以使新闻报道更加直观、具体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