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采用系联法与比较归纳法,整理出《文选音决》韵类为52个,共176韵。其韵系有如下特点:各等重的已有程度不同的合的现象,但与《颜氏家训》及周祖谟先生注文指出的六朝用韵宽的情况似有不同,如支、脂不混,鱼、虞不杂,洽、狎分明,可说明《音决》所反映的音系似为当时的江南读书音。  相似文献   

2.
反切是我国古代韵书中一种重要的注音方法。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中古时期所制定的反切已经不能准确地切拼出所切字的普通话读音了。普通话语音可分为声韵调三个系统,在每一个系统中,反切与其有着清晰的对应规律。只有全面总结反切今读的音变规律,综合运用相关成果,才能准确掌握反切的拼读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青海汉语方言中的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青海汉语方言只有在舌尖后音与“开口呼”韵母拼合时才会出现舌尖后音转向舌尖前音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古韵母分化的主要条件是自身的开合与等及声母类别,而分化的主要表现则是介音的增减或有无.据此,本文将古韵母今读简化、整合为八种基本类型.以之为条例,可以较为简捷地从古反切下字的韵母今读推求出被切字韵母今读,例外的只是极少数.  相似文献   

5.
"反"最早使用于音学领域是佛教译经中用汉语音二合对译梵文音,进而作为专门的二合注音术语;"切"最早用于论说语音时是"精确、确切"的意思,中唐以后其使用义变化相当于"反";此后,"反""切"皆是"二合"注音术语,不再有分别。  相似文献   

6.
反切是我国汉唐以来最主要的注音方法,但由于语音的演变发展,许多反切在今天读来已失去注音的功能,怎么利用古反切来读通古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声、韵、调三个方面来教授学生掌握阅读古反切的方法,使古反切能够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民间口语和古典名著中引出若干例子,探考了方言中反切的踪迹。  相似文献   

8.
悉昙字母是古代印度的一种文字。考察悉昙字母音节结构、拼合原理并跟汉字反切法相比较,可以看出反切产生不受梵文拼音原理影响。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隋唐音义反切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研究的方法与观念有必要重新检讨。本文认为音义反切传承自正音 ,不以某地方音为取音标准 ,讨论了以《广韵》为参照系的利弊 ,强调要注重对特殊反切的研究 ,只有这些特殊反切才透露出作者的方音信息  相似文献   

10.
<唐韵正>是顾炎武<音学五书>的第四部分,顾炎武在<音学五书序>中说:"于是据唐人以正宋人之失,据古经以正沈氏唐人之失……而一一以古音定之,为唐韵正二十卷."今音是指中古音,古音是指上古音,但是其今音注音所使用的反切却并没有照搬<唐韵>或者<广韵>,而是参照<广韵>音系,自己为被切字注音,所以在注音时就产生了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就顾炎武注音的声母进行分析,以<唐韵正·去声卷>里今音的反切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分析其注音时切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参考10部宋代韵书,对日本真福寺藏《礼部韵略》和《四部丛刊》本《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反切的差异进行考察,断定真福寺藏本反切有误者15例,《四部丛刊》本反切有误者17例。尤其对两种本子反映宋代实际语音演变11例切语的分析,证明居于强势的口语音系对保守性很大的《礼部韵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拨正了前人认为“《礼部韵略》对音韵学研究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价值”(《中国大百科全书&#183;语言文字卷》)的误解,为宋代语音史研究提供了一些切实可信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六书略》音注来源问题关系到对其语音性质的判断,是进行音系研究的基础.在统计、比较《六书略》反切的基础上,认为《六书略》音注来源于多种韵书,包括来源于《类篇》,但《类篇》不是其唯一来源  相似文献   

13.
山西晋城徽宗语使用者主要为晋城及泽州表演四弦书的瞽目艺人,使用人口不足20人。晋城徽宗语是一种反切语,与流行于江淮、山东、河南等地的徽宗语切分方式相同,但受晋城方音制约,有较多独特之处。晋城还有一种叫"漏八分"的反切语,其结构与徽宗语明显不同。由于晋城徽宗语和漏八分使用人口较少,且出于行业保密的传统,学界尚未对其进行系统发掘和研究,这两种极具晋城方言特点的反切语正濒临灭绝,亟待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4.
着重介绍北方mai-ga式反切语的种种名称及其使用形式、使用地域等等。  相似文献   

15.
宋代语音在汉语语音演变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处于汉语语音由中古音向近代语音系统转变的重要过渡阶段。研究宋代语音大多以韵书、韵图为材料,宋人的音释同样也是研究宋代语言的重要材料,它可以发掘出许多反映宋人实际语音的字音资料。北宋著名道教学者陈景元的《南华真经章句音义》、《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等著作中有许多音注,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考察宋代的语音系统。  相似文献   

16.
<词林正韵>是清朝人戈载于道光元年编撰的一部词韵类韵书,该书的反切主要取材于宋朝丁度等人撰修的<集韵>,而<集韵>亦出于<广韵>.通过比较<词林正韵>、<广韵>、<集韵>中的反切,对<词林正韵>承袭<集韵>反切上字之误进行了订正,以裨助于今人对<词林正韵>及<集韵>等韵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追溯中国汉语语音研究的历史,汉末反切的发明是其肇端。对于反切之起源问题的考释,当将研究视角定位在对音节两分的审音能力的形成——反切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域。在字母、四声、韵书还没有出现之时,作为用两个字为一个字注音的方法的反切首先出现,它不完全是土生土长的产物,也不完全是来自西域梵语,而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产物。本土音节分析能力的积淀,是反切产生的内在因素、产生的沃土;伴随佛教而来的梵文拼音原理的传入,是反切产生的契机。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之下,产生了在中国运用时间达近两千年之久的反切。  相似文献   

18.
用反切比较法和反切结构分析法统计和分析《王三》中的重纽反切,结果发现,《王三》重纽的反切结构具有如下两条规律:1.A、B类上字决定律;2.下字声母区分律。虽然A、B类上字决定律先于下字声母决定律起作用,但A、B类上字的区分率(25.3%)远远低于下字声母的区分率(90.71%)。因此规律2是反映重纽的语音内涵的主要规律,重纽两类的语音内涵表现为介音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语里多方面的语音材料如韵文、朝鲜对音、韵图等以及音理上的证据证明17世纪晚期以前的支思韵的读音不是而是[■]、[],汉越语和稍晚的《声音唱和图》这两种材料表明[■]在8世纪末最迟在五代时期已经产生,庄组已经有个别字读[],根据朝鲜对音,可以知道在《中原音韵》止摄章组和知组全面读[]了。17世纪初期,齐微韵章组、知组字从[i]到[]的演变已经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20.
《经典释文》重纽反切结构中存在AB类上字决定律和下字声母区分率两条基本规律,但仍有少量例外反切。从反切类型的角度对这些例外反切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后可以发现:有14例反切并非真正的例外反切,它们有的是切语有误,有的是某字在《经典释文》中的重组类别与《广韵》不同,有的是因为某字在《经典释文》中有重三、重四两读。因此,对这14例的反切结构类型不能完全采用跟《广韵》比较的方法,需根据《经典释文》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