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记者招待会是中外沟通和相互了解的重要桥梁,是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外交、外事角度,在国际交流语用研究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引证和实例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外记者招待会的语用特征——坦率性、模糊性、委婉性、论辩性和幽默性。  相似文献   

2.
从近年两会记者招待会的口译入手,对口译实例进行阐述分析,研究口译技巧的运用。口译时采用增词法、模糊法、句式重构、译前准备、数字翻译、化繁为简等翻译策略,提高口译技能水平,增强口译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外延与内涵在英译时往往会遇到种种难题,这种困难由于口译本身的特点在口译中更加突出。据观察,中国领导人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中会频繁使用汉语文化负载词,这给口译人员增加了不小的困难。本文综合运用目的论与释意理论并以中国领导人中外记者招待会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为实例,指出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要结合具体语境采用适当的译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沟通日益密切,“两会”记者招待会是各国相互交流的有效途径,口译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以释意理论为基础,以2014年两会记者招待会的口译稿为研究目标,探讨记者招待会的口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走势是好的,只要保持适度增长,物价涨幅控制在15%以内的宏观调控目标就可能实现。 陈锦华说,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可用“平稳、正常”四个字概括,这是由于积极推进深化改革,特别是法制建设进展较快,各级政府都很重视物价  相似文献   

6.
顺应论在语用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解释英汉口译具有指导意义,从三个方面解释口译场合中译语的选择,即译语要顺应语境因素、源语言结构成分以及顺应口译动态过程。2012年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中口译员的翻译非常精彩,这不仅是总理答问有力,而且也离不开译员过硬的翻译能力,因此有必要说明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口译场合的翻译该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7.
外宣翻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其本质是跨语言跨文化传播。温家宝总理10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就是成功的外宣典型,其中,温家宝总理多次引用古典诗词更是历年记者招待会上的一大亮点。本文以温总理记者招待会引用古诗词的翻译为例,探讨外宣口译的传播模式、外宣翻译中古诗词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2007年的年初、年中和年末,分别有三起与儿童问题有关的新闻值得一提。第一起是在“两会”之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之前专门谈到他对儿童医疗保险提案的批示:“关系孩子们健康的事情应该重视,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第二起是温家宝总理在“六一国际儿童节”赴陕西农村看望留守儿童时指出,  相似文献   

9.
释意理论是以塞莱丝柯维奇为代表的法国释意学派在口译研究与实践中研究创立的口译研究理论,关注的是口译的意义传递现象.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口译包括三个主要程序:源语理解、脱离源语词语外壳和译语表达.本论文以释意理论为基础,主张口译的目标是源语的意义而非语言,意义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产物.本文将运用释意派口译理论对“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中温总理文言诗词口译实例进行评析,旨在进一步说明口译的释意性.  相似文献   

10.
温情总理     
【走近总理】 在人民大会堂大厅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您身着笔挺的西装,面带微笑,轻扬右手。那慈祥的容颜,那平和的气象,仿佛邻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让人倍感亲切与温馨。谁说您远居庙堂之高?您分明就是一个和蔼可亲并且离我们很近的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让我们由衷的无上崇敬:崇敬您“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宏阔视野,崇敬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气度,崇敬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优雅情怀。您就是我们的总理——温家宝。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朱基总理 1999年 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后中外记者招待会现场录音的整理和《中国日报》日后发表的文字稿进行对比 ,围绕口译员素质的四个组成部分———听力理解能力 ,记忆 /记录能力 ,语言能力 (包括词汇、语法等 ) ,和综合素质 (包括百科知识、应变能力 )等进行了讨论 ,分析了现场翻译时译员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及难免产生的疏漏和失误 ,进而强调了译事的艰辛及“学无止境”对译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周虽旧邦,其命唯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2008年3月1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从容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声情并茂,文采飞扬。此时,温总理左边一位青年在纸上快速地记录着,每当总理话音甫落,他的英文翻译声便从话筒传出,语音流畅,表述准确。  相似文献   

13.
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学派众多,众说纷纭。国内翻译界,从严复的“信、达、雅”,到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再到许渊冲的“信、达、优”,都以“忠实”为前提。而国外译界推崇的“泰特勒三原则”和奈达的对等理论,也万变不离“信”。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但是准确是唯一标准,忠实是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应用翻译是翻译领域中新兴的翻译品种,近年来在翻译界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其发展速度很快,在翻译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其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已成为翻译实践的主流。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应用翻译”课程以培养更多的翻译人才来适应社会需求。高校培养“应用翻译”人才应该从两种语言技能培养、两种文化内涵培养、专业知识的融入、加强应用翻译实践练习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创新。  相似文献   

15.
广西如何抓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重大机遇?广西如何应对市场开放对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冲击等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10年1月28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北部湾办公室、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自治区商务厅等领导应邀出席并妙语回答记者的提问。招待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沈明主持。  相似文献   

16.
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有指导作用,同时也是翻译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教学与研究方面,卢思源提出了七种设想,为翻译教学实践与研究指明了方向;在翻译实践方面,卢思源提倡要“动态对等”,不要“形式对等”。他对翻译的“层次感”的研究和阐释融汇了各种翻译理论精要部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将其研究成果运用到日语翻译教学,从语法、词汇、内容、背景要素等方面指导学生实现“深层翻译”,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总理记者招待会作为中国政治沟通的高端平台,典型体现了当代中国政治传播格局、机制以及技术的变化。本文以近10年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为典型样本,分析话题结构以及变化轨迹。总理记者招待会不仅反映了中国政治传播前沿特征与趋势,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总理个人政治沟通智慧与魅力。  相似文献   

18.
记者招待会是一种重要的对外宣传方式。高级口译员在会议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高级译员的口译实践语料既是口译教学的宝贵资源,又是口译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基于自建的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库对高级译员口译失误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发现高级译员的口译失误可以归纳为十种类型,其中用词不当和长句的使用失误最为常见。高级译员、口译教师和口译学习者都应对这些失误给以足够重视,从而提高我国口译工作者的口译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来解决翻译的问题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一个特点。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标准便是将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而提出的。语域分析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动态对等”论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用一种语文表达他种语文的意思。”(辞源)“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荣达论翻译)尽管说法不同,但这两句话的含义是一样的。即翻译的最基本的任务不是语言间的转换,而是意义、信息的传达。奈达在上述的那句话中,不但提出了翻译的最基本任务,还指明了翻译的方法,即“用最切近面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而不是用绝对的,完全的对等语)来再现原文的信息。这里的“对等”涉及到了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要在翻译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对等原则,首先应该对“对等”有一个客观的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