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学产生代变,一是源于文学自身求变的要求,一是社会文化变革对文学的制约与影响。在社会文化激烈变革时期,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19—20世纪之交的文化反省运动,直接推动了文学变革思潮的兴起。文学因此开始进入时代变革大潮的中心并获得鲜明的时代品格。由于文化反省运动的矛盾性和不可避免的缺陷,世纪之交的文学变革思潮也存在着新旧杂糅、中西交错的复杂性。这一思潮虽然在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换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历史决定其任务必然由后起的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发生着剧烈的变动,在这一过程中文学比社会的变革更直接预先地体现在文学作品中;那就是表现出来的近代文人的忏悔意识,这种现象在五四文学的创作中表现的极为鲜明,它预示了中国文学将从19世纪末对旧文学破坏之后的混乱无序状态中建立一种新的秩序与感情表达方式。新文学从他一开始就试图找到与世界文学发展相一致的契合点,同时也表现出极为复杂的开放性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东方文学在东西文化剧烈冲撞的背景下发展,表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与文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某些困惑。东方近现代各民族文学由民族古典文学步入世界文学的进程,经历了启蒙变革、发展成熟、演变分化三个阶段,表现出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生活,深厚的民族传统与广泛的群众基础,悲愤与躁动的主体艺术风格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的深入一方面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了更为广阅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导致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生存。这种困境主要体现文学话语的失语所导致的认同危机。在这种语境下,文学中强调认同话语的建构意识也日益强化。文学认同话语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寻根、文学怀旧和话语重塑。  相似文献   

5.
文学信息传播中的语言文化变异研究,主要是强调在信息传播中,不仅要关注译者"原文"所体现的目的语言文化价值取向,还要密切关注译者的文化背景以及他在译文中体现的文学信息和实质性感悟,以便较为准确地把握译者在传播信息时所起到的真实的媒介作用。这表明,文学信息传播作为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由于语言、时间、空间、文化等发生的较大差异,其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会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形、扭曲、变异,甚至误读。可以说,这种变异完全体现出文学信息传播中的创造性心理和创造性策略,它使得译文发生较为严重的文化改变和文化扭曲,这样的译文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原文的风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弥纶群言、宗经、语言修辞三个方面探讨了刘勰的文学观念,认为这种文学观念是在非常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它揭示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共性,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经史文化特征及重语言修辞与社稷实用统一的特点。这种文学观念,与西方那种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文学观念相比,有很大差异,不能简单类比。对这种文学观念的认识,主要不应从审美诗学或以文类研究为基础的诗学展开,而应该从文化、历史、语言修辞等方面把握,以使它成为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
革命文学的兴起是上世纪30年代文学的一个鲜明特征.面对"革命文学"的浩大声势,"五四"启蒙文学阵营发生了分化与转向.一批曾坚持文化启蒙、追求个性解放的作家转而选择了谋求大众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文学.30年代文学转向与社会历史变革紧密相关,但创作主体内在心理机制对这种转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众心理是30年代文学转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两种既有联系又有所区隔的发展取向。一种是从广义社会变革视角出发去透视文学问题和文学变革,一种是从具体文学问题和文学变革视角出发去看待文学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前者我们称其为一般社会理性文学变革倾向,后者我们称其为艺文理性文学变革倾向。在中国文学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蜕变的背景下,这两种文学变革倾向的相互纠结和绞缠一直都存在,肯定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和发展中的艺文理性变革倾向,发掘其存在的必然机制,不仅对什么是“中国的”现代文学认识有意义,也对重构中国现代文学史叙事格局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穆木天思想和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其核心体现了与“边缘文化”相联系的左翼文学的精神特征,与30年代左翼文学的灵魂——鲁迅有着一致的精神趋向。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性”,在这个问题上,穆木天的文艺思想既有重要的价值,又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是与他的“日本体验”内在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李唐统治者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必然选择的儒家“文德”政治是一种文化性格极强的政治,于是唐代的“文学”也就与这种政治文化发生了必然的联系并受到其双重的规定,从而在实质、功能、风格及品位等诸多方面显示出鲜明的规定特征。不过这种文化规定变成文学事实是要经过一个由理性精神到感性实践的“下降”与“融合”的过程的。而这个过程之所以得以贯彻实现,则与政治制度(如教育—科举—文官体系)的强有力的保证分不开。因而这种文化规定又是其他文化(如佛、道)的“影响”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1.
左翼文学与民族主义文学在三四十年代特定文学场域中,相互碰撞,形成了结合与冲突的复杂关系。左翼文学与民族主义文学在三十年代刚刚诞生时发生结合与交锋,民族主义刊物不仅发表民族主义文学作品,也吸纳左翼文学。同时左翼文学在张扬民族精神、反对日寇侵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民族主义话语的烙印。在四十年代延安,两者依然持续交织在一起,发生结合与碰撞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的这种复杂关系,促使各种文化思潮相互作用,发生演变,共同推动着延安文学和四十年代文学的演变转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而横空出世的新媒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即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生产与文学消费。自然,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也因此有了一个革命性的肇始。基于新媒体之上的文学,正从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变革向文学革命转化,这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秩序,而且还将孕育着一场新的文学革命,从而改变文学的版图。  相似文献   

13.
文学治疗的民族志——文学功能的现代遮蔽与后现代苏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为什么在所有的人类文化群体中存在?文学是怎样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的,这种功能是什么? 西方现代性的知识体系虽建构出文学的独立学科,形成贵族化的文学经典尺度和以书写本文为前提的文学史观,却割裂了文学发生的文化语境,遮蔽了审视问题的原生态文学视野。因此,当今的文艺学理论虽讲文学的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却忽略了文学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包括治病和救灾在内的文化整合与治疗功能——人通过法术性的语言实践获得精神的自我救援与自我确证。 文学人类学所提供的民族志材料,揭示出巫史同源和巫医不分的远古事实。其理论启示是:出自巫觋之口的祝咒招魂一类诗歌韵语,形态上属于文学,其功能却不是为了审美或欣赏,而是和萨满一巫医治疗的产物。 以人类学在20世纪的萨满教研究为契机,西方知识体系内部发生的东方转向和原始转向,给文史哲专业带来一场后现代文化寻根运动:从艾利亚德、藤野岩友、张光直到格里马迪尔,完成了从屈原、耶稣到苏格拉底的巫师还原过程。并在西方文学的起点——口传歌手荷马的家乡找出希腊关键词επωδοζ“唱咒诗治病”,给现代性的文学观带来巨变。从古印度《吠陀》的治病咒诗文本,到藏族《格萨尔》艺人的治疗术,再到台湾布农族的巫师文学治病案例、殷商甲骨卜辞的医疗观念、佛教六字真言的唱诵实践,文章列举出八种民族志材料,将“文学治疗”命题还原到现实生活的真实语境中,给出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呈现。 回到文学艺术所由滋生的文化田野之中,重新体察文学的精神医学原理,也就重新理解了文学的“人学”实质。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总是会受到目的语文化语境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这种交际过程中,原文文体风格,尤其是文学文本的文体风格的变形是常见现象。目的语文化的文学传统是翻译中原文文体风格发生扭曲变形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新时期都市题材文学的兴起,根因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文化的变革,是对重农村轻城市、重农业轻商业的传统文化心理的改造,改变了我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新时期都市题材文学尤值肯定的是一批作品中灌注了一份宝贵的反思和否定精神,表达了对自近代以来都市病态文化综合症的批判.这种批判在既重视都市物化风俗又注重把风俗人格化的一些作品中取得了更高的审美价值;新时期都市题材文学的不足之处在于一些作品以病态精神观照病态都市,丢失了不应失落的高尚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字、思想和文学三个方面。在越南文学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中,这些影响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佛教、道教等而形成的思想体系的影响,则贯穿了整含越南文学的创作进程。对此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地探寻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联,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体景观,从文学与文化系统的关系看,文学创作已不再仅是直接地从现实世界中获取素材,而是在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的文化整体中与世界、生活发生联系,文学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边界日渐模糊。文学已日益成为文化产业链条的一个环节,既从文化产业的其他形式中汲取养分,又为文化产业的其他环节提供创意与内容支持。从文学体裁变化角度看,表现为小说的一枝独秀、戏剧文学的独立、诗与歌的分化及散文的边缘化等,这说明,分化和独立已成为当前文学体裁演化的重要特征。对文学而言,这种分化和独立虽意味着文学疆域的缩小,但就艺术整体而言,这意味着艺术种类的丰富与新的艺术形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左翼文学价值观念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的萌芽、发展直接导源于近现代中外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及其对文学变革提出的要求,这种特殊的精神联系,促成其特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从文学价值观的视角切入,对左翼文学价值观的产生及其复杂性与多样性进行了梳理辨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它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比较研究离不开多元文化语境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文化与文学翻译不仅受制于源语文化语境与原作者文化背景,而且也受到目的语文化语境和译者文化意识的制约。因此译者主体性体现在选取合理的翻译策略来协调两种不同民族的文化,从而实现世界文化互动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关于文学的"传统认识”里,文学似乎就从来未与神学发生过什么"往来”.然而确定无疑的是在人类文学史上和现下的文学生活中,人们又常常对文学保持着一种宗教化的心理敬畏和神学崇拜.正是在这种神圣的敬畏和崇拜的"先决条件”下,才有了人类今天的文学生活.针对文学中始终存在的这种"前文学”的"神学现象”,本文首次对其进行了发生学与历史学的研究.作者认为尽管文学只是一种世俗现象,但是人类却一直对其保持着神学情怀.人类的这种神学本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学神圣论的发生,而且事实上成为了文学发展的基本文化动力.作者在本文中第一次对文学神圣论理论及其两种主要观点进行了批判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范畴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