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西省自2005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目前老年人口已达559.99万,占全省总人口12.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至2009年底,江西省老年人口比2005年增加128万人,增长了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05,(3):1-1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型。在今后较长时期内,老年人口还将以年均约3.2%的较快速度增长。据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6%以上;到2050年,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3.
一、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服务管理人才现状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12亿,占15.5%。2015年,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超过17%,人口总量达到2.48亿。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增长20%,老年人口数达到约5亿左右(见图1)。老龄化速度之快、基数之大、高龄人口之多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4.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户的22.83%;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51%。其中,农村老年空巢家庭1117.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是关系到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也关联着社会的各个单细胞——家庭模式和伦理文化体系发生新的变化。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量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世界居前位。人口老龄化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健全和发展社会养老保障是保证社会安宁和解决老有所养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从分析人口老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的这一角度切入,针对这个制度本身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对完善中国城市养老保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设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力推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凸显四大鲜明特点:首先,老年人口规模大。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发展中国家。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到达峰值4.8亿左右,分别占亚洲老年人口的2/5和全球老年人口的1/4。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人口》杂志的专家测算: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999年2月20日就已越过10%的标准线,到200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1.03%.预计到2040年,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上升到4.09亿,比重达到26.53%,人口老龄化趋势达到顶峰.我国老年人在人口各年龄组中是"穷人"居多的群体.据统计,50%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和80%左右的农村老人在银行中基本上没有存款,只能依靠子女或社会供养.人口老龄化使养老问题日趋突出,高龄老人不断增多,加上我国厉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的代际人口结构呈"四二一"和"四二二"型.家庭"少子化"使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弱化,急需发挥社会养老功能,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杨芳勇 《社会工作》2009,(23):22-23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由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养老问题日趋突出。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2008年底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989亿人。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西城区——全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广覆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全球要共同面对的挑战.西城区是北京市的中心城区之一,老年人口14.9万,占全区人口的22.43%,是全市老龄化比例最高的城区.2004年8月,西城区立中实际,大胆创新,创造性地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并于2005年起逐步在全区全面推开.  相似文献   

10.
日本老人受虐待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进程最快、老年人口比率最高的国家。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人受虐待问题日益凸显。其虐待类型主要包括身体虐待、疏于照料、心理虐待、性虐待、经济虐待五个方面。老人受虐待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受虐待老人自身的问题,也有护理者的责任。而日本老龄化进程加快导致护理老人负担加重、日本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家庭养老功能削弱及妇女生活方式改变使得代际间矛盾激化是导致虐待老人问题加剧的深层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1.
统计显示,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32亿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0%,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人口总数的18.46%;而到2050年将增至4亿多,占总人口的1/4,从而成为高度老龄化国家。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怎样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体系?这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居家养老服务,是指由社区和社会帮助家庭成员为在家里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它把社会化的为老服务引入家庭,是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创新。它具有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等特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也是目前破解养老服务难题的根本出路。老年群体庞大,从国家层面看,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从局部来看,以湖北省竹溪县为例,全县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6381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1%,人口老龄  相似文献   

13.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加大,养老福利服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人们开始对长期以来一直奉行的  相似文献   

14.
吴玉韶 《社会福利》2010,(10):34-35
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特殊性,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呈现出四个特点:第一,基数大。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数量占亚洲的40%,占世界的20%。第二,发展快。1982年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全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数据,结合CLHLS微观数据库,对2050年以前城镇失能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国城镇老年人的失能率不断提高,其中在65岁以上、80岁以上及10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其平均失能率分别为28.98%、42.12%和76.04%;未来城镇重度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扩大,2050年以前其所占比例会超过城镇总失能老年人口的25%,而且男性重度失能人口规模始终低于女性重度失能人口规模;未来城镇重度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人员需求数量处于上升状态,预计2050年以前其每年需求的平均规模会超过500万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未来城镇失能人口将高于农村失能人口。因此,应尽快建立覆盖城镇居民的长期照护机制;针对不同的城镇失能人群构建差异化的长期护理模式;加快建设针对城镇失能老年人的专业照护人员队伍;完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规制。  相似文献   

16.
王凯 《社会福利》2008,(12):26-28
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时代背景 养老服务社会化是推动社会福利事业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在1999年已步入老龄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人口总数的11%。经调查分析,我国老龄人口结构,一方面具有数量大、增长快、“未富先老”的特点;另一方面独居老人、高龄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不断增多。尤其是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致使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1亿多老年人口,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生活习惯以及我国目前的基本国力,约有90%的老年人需要在家庭中养老,他们将在自己亲人的照料下安度晚年.然而纵观当下的养老服务领域,绝大多数的投入、政策偏重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对家庭养老的相关政策和投入较少.  相似文献   

18.
上海是我国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截至2007年底,上海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86.8万,占户籍人口的20.8%;80岁及以上老年人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叠加速度发展,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参保人口比重增长低于退休人口,基金积累的长期趋势极不乐观,社会养老基金严重短缺,按照现行养老制度很难走出困境.解决社会养老基金短缺的出路在于从全局出发,采取正确政策,改变传统筹资模式,建立参保补贴制度,提高社会养老制度公信力和吸引力,有效扩大社会养老参保覆盖面,充分发挥大数法则的作用,改变"抱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局面,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机遇期,快速扩大社会养老基金积累规模,奠定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2014年湖北省农村老人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农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平均可以应对其21.5%的生活消费总支出和37.3%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如果以当前70元/月的标准计算,基础养老金平均来说可以应对农村老人27.2%的生活消费总支出和47.0%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虽然农村老人认为当前的社会养老保险对其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却普遍认为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偏低,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障能力不足.可以满足农村老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养老金均值为267元/月.对基本生活资料的消耗能力或生活质量、 养老风险感知状况均显著影响了农村老人对养老金的需求数量,农村老人对基本生活资料的消耗能力越强或生活质量越高,对养老风险的感知越强烈,则其对养老金需求的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