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促进农地流转、维护农民地权的政策导向明确,但适应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有序流转需要理性的抉策。农地流转市场培育需要政策扶持,其良性运行需要法制保障。鉴于相关立法设计同农地流转政策目标与现实运行机制之间存在偏差,反而制约了农地流转。在深化土地改革的新时期,农地流转具有多样性,其实践创新模式应纳入立法规制的范畴。引导农民自主规范流转土地,施以多元化的积极扶持,重在解除其顾虑及法律障碍。基于实践分析与市场秩序的考量,要在法制层面进行合理协调,既要完善物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保障机制,也要创造有利于农地流转的政策环境并予以法律规制到位。  相似文献   

2.
台湾地区 2 0世纪 50年代以来,农地保护政策主要有 :以自耕能力证明书限制农地移转、依农地等级的高低作为变更使用的依据、实施土地使用分区管制和农地总量管制。当前,台湾的农地政策已从原来严格管人 (自耕能力证明核发 )轻松管地 (农地非农用缺乏监督与罚责 )的政策,改变为开放农地自由买卖,但严格监控农地利用与落实农地管理的管地不管人政策,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日本农地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应对农业发展危机,日本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农地制度改革.本文将在介绍日本农业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回顾与分析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的历程与新进展,并结合我国农地政策的相关思考,针对我国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推动农地改革、加强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监管、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以及实施农地主体功能区划分,建立农地信息数据库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地纠纷主要包括农地流转纠纷、农地征用纠纷、国土整治纠纷、农村建设用地纠纷四种形式。当前农地纠纷多发与相关政策法律变动和农地利益释放等因素有关。化解当前农地纠纷的关键在于继续完善农地政策和法律制度、构建合理的农户利益平衡机制和严控分利集团分食农地资源。  相似文献   

5.
农民认知视角下的农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制度认知主义的分析框架,探求中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农民认知基础。研究认为,农民认知对农地制度创新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农民的认知不相一致,就会加大农地制度改革的成本、延缓农地制度改革的进程、最终决定农地制度改革的成败。作者对江苏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民对地权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认知程度,这对中国农地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农地制度未来的改革应该充分考量农民的认知,保证制度创新方式及目标与农民的认知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于通过比较中日农地规模经营的推进机制,以期为当前正在开展的农地确权和农地规模经营工作提供相关政策建议。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尽管是我国需要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但不应该成为当前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瓶颈。借鉴日本农地规模经营推进机制的成功经验,在完善中国农地规模经营的推进机制方面需要注意三个问题:遵循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的核心原则、提升农地规模经营绩效的治理措施、实行农地规模经营制度的优化创新。中国借鉴日本农地规模经营的推进机制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建立一个既能确保适度管制,又能促进农地流转的农地制度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基于陕西省农村地区的农户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了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特点;利用Lo-gistic模型,从农地流出行为与流入行为两个方面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资源禀赋、家庭经济特征与政策制度因素等方面是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重要因素;强化土地流转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构建完善的农地流转机制,降低土地流转风险,培育农地流转市场中持续、稳定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可促进农地流转良性、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创新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者在对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理论和政策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指出我国农村土地具有复合所有制的本质特征,并从农地特性、农地所有制的历史变迁、农地所有制创新的政治风险和改革成本等角度论证了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应该是也必须是复合所有制。  相似文献   

9.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农村城镇化互为条件。新中国建立后的四次农地制度变迁与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停滞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相对应。承包制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制度效率已释放,其负面影响日益显露,农地产权创新势所必然。长期而有保障的农地产权是适应城镇化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0.
美国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方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扩张曾使美国农业土地以惊人比率减少,50余年来,美国不断的进行农地保护方法创新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从最早实行的使用价值评估到最近的唐提式基金等在内,美国农地保护方法约有28种,可分为调控型、激励型、参与型和混合型等四种类型,其综合了政府政策调控型和经济激励型的组合政策更加有效.我国的农地保护在目标设计、实施体系和方法上,都可对之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现代第三次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质是在不触动农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农地使用制的创新。随着这次制度变迁优势的逐步释放 ,农业经济发展步伐开始放慢 ,农地产权制度的弊端再次凸现 ,这又为新一轮制度变迁创造了现实需求。本文认为 ,决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是土地使用制而非所有制 ,但完善的土地所有制却是土地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当前农地产权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复归真正意义上的农地集体所有制 ,其次才是完善土地使用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围绕着以“所有权和经营权”为核心的产权制度展开,建党90年来的农村土地政策变迁相应经历了土地私人所有,农民自主经营;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土地集体所有,衣户承包经营二三个阶段。当现行家庭承包制的制度效应逐渐释放完毕,新的弊端就暴露出来,全图上下对家庭承包制潜力的质疑和对土地政策彻底改进的讨论由此展歼,主要有上地国有水佃制、土地私有制、坚持和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三种观点。土地政策变迁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只有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土地政策相结合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未来的农地政策改革应围绕明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现代农业展开。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深层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使农村利用自己的集体土地财产权实现更大的价值,如何让农民以土地的权益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从中获得更大的实惠,这是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而言,重庆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作为全国第一家农村土地交易所的目的是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或通过交易转换为工业、城市建设用地。但从重庆的试验来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厘清和解决:交易的风险、收益分配,村民充分参与,社会对抗的减少,社会成本的节省等等。  相似文献   

14.
深化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化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不足,是"三农"问题久治不愈的症结所在。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能够克服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弊端。作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学术界对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化改革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本文对当前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化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化改革问题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在农村基本落实之后,不失时机地探索和建立新的土地流转机制,是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在对新泰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之后,指出了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安徽省池州市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实践进行分析,在制度层面上提出相关保障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机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得出在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中,仍然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加以有效保障和稳步推进,以及通过建立相关机制,充分发挥政策组合的制度集成创新作用,以此为突破口,形成系统推进和规范引导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助推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农地使用制度改革是我国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之一,农地产权结构的变化、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农地使用制度的创新和逐步完善等,对农村人口城市化、经济组织和经营模式创新、城乡体制一体化产生了一定的正效应。现行农地使用制度中存在的农地使用权流转体系不健全、失地农民收益评估补偿机制不完善、农地保障功能过强等缺陷,对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农民城市化能力、农村人口城市化迁移产生了负效应。城乡统筹视阈下,笔者对现行农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建议有三点:一是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体系,推进农地流转市场化进程;二是规范农地征管制度,改革征地补偿办法;三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农地使用权益。  相似文献   

18.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我国土地权属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长期以来围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实践中纠纷迭起,理论上争论纷纭。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不明,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弱化是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对当前各种改革思路具体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摆脱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困境的根本出路:立法上明确规定以村为单位的农民集体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设立村集体财产管理委员会代表村民集体行使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通过构建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9.
小岗精神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体现为穷则思变的图强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无畏无惧的担当精神、勇于探索的试错精神、坚持真理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为农村改革注入了永不衰竭的原动力。小岗村实行农业“大包干”,拉开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序幕,引领了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尤其是在“大包干”基础上构建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解决土地问题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遵循是小岗精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乡村振兴必须建基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创新——以“联众模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制度约束下,"联众模式"是一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诱致性制度创新,它推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社会资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实现了有关利益相关方的双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创新是诱致性制度创新结果,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最终需走复合式制度变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