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玉祥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华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227-229
"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作为旧式军阀,凭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毅然高举抗日大旗,组建抗日义军,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冯玉祥和蒋介石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头面人物,冯蒋关系的变化十分微妙。在1927~1937年间,冯玉祥对蒋介石从联合到分立再到联合,走过了一个"从最初的军事配合到主动联蒋'清党'"到"从武力讨蒋到促蒋下台",再到"从联蒋抗日到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轨迹。作者分3个阶段考察了他们的联合与分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英维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2-66
察哈尔抗战期间,方振武与冯玉祥的矛盾较深.首先,冯玉祥没有推举方作副司令致使其心情不悦,为此方振武还曾提出过欲为察哈尔主席的要求,冯玉祥因之亦生不快,冯系人物对方振武亦加以指责.其次,方部张人杰师不听从方的指挥,从冯处领取军饷,方认为冯欲拆散其部队.再次,冯玉祥优待吉鸿昌部,更是引起方振武的极大不满.冯方两人不能和衷共济,终有冯玉祥被迫下野之举.此后,方部被日蒋两方联合镇压,抗日同盟军遂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4.
张安东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5):82-84
民国地方实力派冯玉祥与国民政府蒋介石之间既有相互斗争的一面,又有统一合作的一面。经过二十多年的分分合合,冯玉祥终于认清了蒋介石的本质,与之决裂。冯蒋关系的演变,既是冯玉祥政治态度的转变使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侯新养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63-66,90
西安事变从爆发到最终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在其整个过程中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四个方面对此作了全面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秦兴洪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27-30
9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许多共产党人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爱国主义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今天,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总结国际的和我们自己的经验,要巩回党的执政地位,共产党人必须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7.
王晓荣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51-55
本文依据大量历史资料揭示冯玉祥在 30年代初隐居与复出的历史活动 ,认为冯在隐居期间的主要活动是准备武力反蒋 ,寻机东山再起。九一八事变后出现的民族危机为冯玉祥复出创造了客观条件 ,冯出山活动的目的是以抗日为号召走上前台 ,这使他对于反蒋、抗日的宣传 ,不免带有私利性和情绪化因素。但冯在国难当头之际呼吁抗日 ,向公众、向政府提出具体的抗日主张 ,而且将抗日的宣传和呼吁付诸实施 ,自筹武力以抗日 ,具有激励人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冯玉祥崇拜孙中山,奉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称赞宋庆龄是女中尧舜,称赞孙科访问苏联。蒋介石经常反对三大政策,冯玉祥曾劝蒋介石学习列宁、斯大林,将抗日战争坚持到底。但是,在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又故态复萌,挑起内战,不接受冯玉祥的忠告,冯玉祥于是又和蒋介石决裂,蒋介石也终归失败。 相似文献
10.
卢旭东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0(4):100
台湾革命领袖李友邦在大陆组建台湾抗日义勇队,参加祖国的抗战,一开始就受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导与政治上的帮助。李友邦也始终拥护这一政策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中共浙江省委派遣党员在其内部扎实贯彻落实党的指示,努力工作,取得信用,使中国共产党与台湾抗日义勇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解决贫富差距症结的根本方针与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历程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是党的初心与使命的深刻体现。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系统地梳理和回顾党追求共同富裕的百年实践可以看到,追求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对推进共同富裕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些经验将为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武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8(6):1-6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从林则徐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在一次又一次失败之后,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真理,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其发展方向将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大陆的胜利,为中国式现代化扫除了“三座大山”障碍,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的成立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
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其根源之一是他思想认识的发展变化。冯玉祥的民主主义构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相吻合,这是他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合作的思想基础;但他理论准备不足,工农运动的形式和“终极”结果,并非他所希望。这是他倒退的原因。三十年代初,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的“大背景”下,党的理论和政策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忧患意识升华为对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政权的正确理性认识。这是他再度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认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徐康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5):122-128
目前,史学界普遍将日据时期中共与台共之关系界定为中共"指导"台共;台共领导人苏新则认为,台共虽然与中共没有组织关系,但是,思想上、政治上比较多地得到中共中央很大的领导。文章以苏新观点作为重新解读日据时期中共与台共关系的切入点,梳理中共与台共的筹建、台共一大、台共二大的特殊关系,反映中共对台共抗日斗争给予的重要帮助。台共的政治方向没有超出中共的指令范围,台共的抗日斗争是在中共的控制下开展的,中共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对台共的重要影响毋庸置疑。从这个层面看,中共对台共的领导作用不容忽视。这种关系形态并非偶然,而是台湾原本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共视台湾同胞为嫡亲兄弟,台共渴望台湾回归祖国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林志彬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6-8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采用各种举措解放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生产力,如实施减租减息的政策;选择新的劳动形式;建立多种经济成份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为当今留下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正确地把握与处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根据生产力发展状况,构建新的生产关系;理性地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努力学会利用私人资本主义来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杨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4-23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复兴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辛亥革命的发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四次历史性总结,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90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保持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性,对于实现民族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于光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130-134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建立国民军,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军事力量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迫于军事、经济压力和政治上倾向进步,冯玉祥积极寻求苏联的支持;同时,苏联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急欲培养壮大能与奉系军阀抗衡的亲苏力量,扩大其在华的影响。于是冯苏关系迅速升温,苏联政府对国民军进行了大量武器和军队经费等方面的援助。虽然双方进行的是有条件的实用主义性质的合作,但却迅速增强了国民军的实力,有力地支援了广东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推动了大革命进程。 相似文献
18.
李桂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4):5-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在战略方针上存在着诸多不同,由此引发了双方的合作与冲突.这说明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不是开始于赫尔利来华,而是始于赫尔利来华"调停"失败后.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在梳理探讨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上,为保障和改善人民健康,开展医疗卫生工作中所遵循的根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就被逐步凝练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这一健康观在价值论、目的 论、方法论上回答了"卫生健康事业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从而实现了人民健康观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