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国家和要素所有者两个方面分析了自由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并且在总结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将有关自由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方面的理论进行整理使之成为一个比较合理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透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从GDP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报酬.看发展中国家提升要素禀赋的理论依据 宏观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是指资本、劳动、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运用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将原材料转化为制成品,制成品被销售出去,实现价值的创造过程,生产要素所有者按其要素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息,劳动要素所有者获得工资,土地要素所有者获得租金,企业家才能要素所有者获得利润。从要素贡献的角度看,资本家、  相似文献   

3.
收入差距扩大化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是如此。本文从要素收入的视角出发,以浙江1986 ̄2003年的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为基础,对农村居民收入按要素来源进行重新划分,运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着重考察了农民企业家报酬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企业家报酬不但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收入差距的变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人力资本中的技能,培训和教育这3个影响企业家能力与报酬的因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技能拥有对农民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和报酬的高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是接受培训的程度,而教育年限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以及现今农民企业家报酬的影响并不明显。论文最后对给出了7点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现有经济增长文献强调要素市场扭曲的消极作用,且在研究中忽视产业的特殊性和禀赋特征。本文基于Hsieh和Klenow模型引入资本偏袒,讨论要素市场扭曲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市场扭曲“良性”影响能源企业TFP,资本扭曲程度提高1%,能源企业TFP将上升1.43%;而劳动力扭曲则制约能源企业TFP,劳动力扭曲程度下降1%,能源企业TFP将提升4.33%;要素市场扭曲对TFP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特征根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征与区位因素等。“反事实”框架指出,纠正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后,能源企业TFP提升分别约51.8259%和9.8093%。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凯明 《管理世界》2019,35(7):60-77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本文研究了人工智能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基于人工智能是具有新型基础设施属性的通用技术、对劳动或资本都可能产生偏向的替代性、在不同产业具有差异化的应用前景等3个特点,本文建立一个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提出人工智能服务或人工智能扩展型技术提高,都会促使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流动,流动方向取决于不同产业部门在人工智能产出弹性和人工智能与传统生产方式的替代弹性上的差别。这一结构转型过程也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本文在理论上给出了有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方向的条件,并就发展人工智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投入—产出的分析视角出发,结合WIOD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别从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考察了要素投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依赖于要素结构升级。相对于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劳动力投入是考察期内我国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我国制造业要实现产业升级目标,需要提升要素禀赋,增加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鉴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论文还考察了参与国际分工与制造业产业升级间的关系,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利于"干中学"效应的发挥,进而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羌静 《经营与管理》2024,(3):136-142
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拓展模型,概括镇域民营企业发展需要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五要素。利用282份样本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要素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等五要素均制约了镇域民营企业的发展。其中,土地要素制约作用最大,资本要素制约作用最小。因此,建议建立镇域共享园区,形成产业集群;用机器代替人工,缓解用人压力;大力引进人才,创造企业价值;增强创新能力,促进产品升级;利用数字技术给企业赋能,实现企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中国出口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对此展开分析,发现出口产品的要素特征及主要出口行业的要素特征均实现从劳动、资本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这表明入世十年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RD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RD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会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在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测算了产业间、国际贸易和FDI三种渠道下的RD资本溢出以更为全面地考察研发投资的作用,进而以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RD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异质性,结果发现:在资源加工业和机械电子业中,RD投资和产业间RD溢出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国际贸易与FDI渠道下的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轻纺制造业来说,RD投资并没有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自产业间、国际贸易和FDI的RD溢出却都有助于其生产率改善。  相似文献   

10.
周亚明 《管理工程学报》2002,16(Z1):203-205
本文对波特模型进行了介绍,根据波特模型所考虑的因素和特定项目机会研究内容的比较,可知波特模型可以用于特定项目机会的研究.波特模型与要素分层法结合,可以对特定项目机会研究进行更完整、更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在特定项目机会研究中从波特模型各因素出发所应该考虑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完成特定项目机会分析.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1月18日,中国政府和智利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智利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中智协定》),这是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以来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二个自由贸易协定。本文就《中智协定》带来的机遇及河南省应如何进一步开发与拉美经贸合作潜力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发展核心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全球经济结构亟待优化升级和要素资源呈现不同层次紧缺的大背景下,如何合理配置和引导区域资源配置,优化产业发展方向,确定包括新兴产业在内的产业发展战略,是每一个地区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零边际成本趋势驱动下,区域产业发展不再局限于区域内部资源禀赋,资源流动性加强,区域产业发展的选择更加广泛和灵活;另一方面,资源日益短缺和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劳动力成本和资本成本上升,产业的生产要素配置也随之变化。基于厂商理论,将区域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生产主体,在考虑区域交易成本和生产要素成本的基础上,构建区域产业边界模型和产业的最佳要素配置结构模型,开创了资源和商品全球化趋势下的产业升级战略的研究范式,探索了成本约束下的产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模式,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产业升级战略和资源配置研究提供理论指引,为区域制定个性化的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实践依据,同时对零边际成本社会趋势下的产业格局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得出:产业边界能够在一定程度下反映区域产业长期演化趋势,在完全市场经济下产业边界是产业发展的最优规模;区域产业的要素配置格局取决于产业的资源占用和资源贡献情况,最优配置结构受各要素的相对贡献率和相对成本影响;产业边界与成本的关系取决于规模经济与否,在规模经济状态下与生产成本成正相关关系,与交易成本成负相关关系;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有较大提升空间,最佳资源配置方案是加大机械动能投入。  相似文献   

13.
成功后发追赶型经济体的追赶进程呈现三方面典型事实:经济增长速度的时间分布呈现倒U型轨迹;为期20~30年的"平台期"内,生产率水平和人均物质资本拥有量快速提升,但资本产出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快速产业升级和剧烈而迅速的结构变化。我们首次在文献中将这些典型事实概括为"追赶周期"。目前大量文献把收敛解释为"转移动态"路径上的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这无法和追赶周期过程中的典型化事实相容。我们在标准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引入一个反映后发经济体技术进步特点的机制,以更好地解释追赶周期。追赶周期在形成机制、持续时间、表现形式等方面,与其他类型的经济周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追赶周期不同阶段采取的政策措施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尝试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产业集聚同时纳入资本配置效率分析框架,将自贸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4-2017年中国1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评估自贸区设立对资本错配的影响以及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资本错配在时间维度上存在“路径依赖”现象,自贸区设立在整体上加剧了资本错配。全样本情况下,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在自贸区设立对资本错配的影响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助于自贸区发挥对资本错配的矫正作用,而单纯的制造业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则强化了自贸区对资本错配的加剧。区分资本错配类型后发现,在资本配置不足情形下,产业集聚在自贸区影响资本错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与全样本情况下一致;而在资本配置过度的情形下,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二者的协同集聚均有助于自贸区发挥出对资本错配的矫正作用。围绕上述问题的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为矫正资本错配,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自贸区改革创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政策蕴含。  相似文献   

15.
运用服务展开差异化竞争、增强产品竞争力已成为国内制造企业的战略选择.根据前期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认为国内制造企业的服务增强具有明显的"质量弥补"特征:以服务质量弥补实体产品质量的不足;而国内的生产要素成本结构,决定了企业能以低成本的劳动力要素替代高成本的资本要素,通过大量的人工投入提供服务以实现质量弥补.基于资源配置视角,构建了要素替代实证模型,采用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2005年制造业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假设检验,考察了产品类别和企业规模两个控制变量的作用.研究发现:虽然国内某些制造企业开始了基于要素替代的质量弥补,但这并不具有统计意义;要素替代变量对组织资源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不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是通过对企业资源投入变量的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作用.质量弥补型的服务竞争是我国制造企业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低端竞争行为,但将在一定时期内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缺乏对Kano模型质量要素的分类结果进行动态预测研究的问题,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在处理不规则数据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GM(1,1)模型的Kano质量要素分类动态预测方法。针对传统Kano模型分类结果过于主观的缺点,设计模糊Kano模型实现质量要素的客观化分类;结合GM(1,1)模型能处理少数据、贫信息,具有高预测精度的优点,利用GM(1,1)模型研究Kano质量要素分类动态预测问题;最后通过在快递业的实证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环境效应的中国能源效率与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2000-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能源利用形成的环境效应替代变量纳入全要素能效研究体系,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CCR-DEA模型,测算了包含环境效应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中国各地区2000-2007年的节能减排潜力,采用Tobit模型检验了中国节能减排潜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全要素能效整体水平偏低,各地区、三大区域的能效差异显著,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对促进各地区节能减排有显著作用,而市场化水平、能源价格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近期有学者提出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以往高速追赶过程中贡献很小,且低于相似阶段的东亚经济体的水平。本报告通过文献梳理、实证研究和国际比较,对中国生产率提升的历史贡献和未来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升,对高速经济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考虑到进口中间投入品技术含量的提升,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将更加显著;近年来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确实呈现放缓趋势,这与成功追赶的经济体类似阶段的经验规律是相吻合的,但与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时的情形有着根本区别;今后中国生产率的提升,应由过去主要依靠技术追赶和要素跨部门流动,向更加注重原始性创新和部门内部竞争转变。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省级工业与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深入考察消费升级对产业全要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消费升级对产业全要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消费升级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对工业全要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收入分配在消费升级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具有“倒U”形的非线性调节作用,存在单门槛效应,不平等差距的缩小将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EVA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 EVA即经济增加值,是英文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经济增加值就是公司业绩度量指标;从计算角度上说,EVA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剩余收入。资本成本是公司使用的全部资本乘以资本成本率,资本成本率与在同等风险条件下投资者在股票和债券的组合上所能获得的收益率相等。EVA的计算公式为: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其中:资本成本=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