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差异与人口迁移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经济因素,历来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差异,又是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中国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收入差距以及不同收入水平与差距地区之省际人口迁移状况的考察分析,发现在80年代后半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差异对省际人口迁移也具有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80年代后半期省际人口迁移流向选择及分布模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期区域人口迁移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近期进行了两次涉及人口迁移的大规模人口调查——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人口普查;其汇总资料给出了人口迁移的丰富数据。本文的研究以这些数据为基础。 本文研究的是区域人口迁移,其中区域为省和自治区(以下简称省,因西藏无迁移数据所以在本文中不包括西藏),不包括北京、天津和上海三个直辖市,这是因为它们与其他省相比城乡成分差异过大。在本文研究中将包括省内和跨省(省内与省外)迁移,不包括省间(省与省之间)迁移,这是因为在后者中距离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是重要的和不可避免的,而本文仅侧重于经济分析。本文研究的迁移人口仅限于人口总量,不涉及性别、年龄和职业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陈卫  吴丽丽 《人口研究》2006,30(1):13-20
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通过比较农村本地人口、城市本地人口和流动迁移人口三个人口群体在生育率上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流动迁移对生育率有着非常显著影响,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不仅显著低于农村本地人口,而且也低于城市本地人口;远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要低于近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出现了与已有的迁移生育率理论的不一致。1990年代中国的迁移生育率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主要根据人口迁移选择指数 ,系统考察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变化趋势。发现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单向梯度东移”模式 ,已开始出现东强西弱非对称“双向”迁移的变化 ;在人口迁移流向继续主要向东部地带“集中”的同时 ,迁移吸引中心也正发生着量的不断扩大的“多极化”和质的持续提高的“强势化” ;已逐步形成对塑造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具有重要影响的北京、上海两大全国级强势吸引中心和广东、新疆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潇 《人口学刊》2006,(3):29-34
东北地区是我国在建国初期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基地,在东北地区的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使东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东北地区从人口净迁入转变为净迁出地区,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显现出衰落的迹象,人口净迁出的速度加快,东北地区内部人口从北向南迁移的趋势增强,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分布的一致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上海省际人口迁移与距离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离是阻抗人口迁移的重要地理因素。一般地说,随着距离的增大,人口迁移量趋向减少。但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地域层次的人口迁移,由于所受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差异,距离因素影响的大小将有所不同。本文拟对上海省际人口迁移与距离影响的关系进行探讨。具体地说,即从迁入与迁出两个方面,分析距离因素对上海省际不同地域层次人口迁移  相似文献   

7.
我国省际人口迁移与距离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引言 因为人口迁移乃人口在地表上的移动现象,所以距离是衡量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地理要素,人口迁移与距离的关系,构成了人口迁移现象的基本地理内容。也因此,探讨人口迁移与距离的关系,乃是人口迁移地理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距离作为一个基本地理要素,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就是阻碍、减小人口迁移;距离越大,人口迁移减小越多。这是人口迁移与距离关系的一般规律。但不同地区及其不同类型的人口迁移,由于所受影响因素与迁移机制的不同,距离对其影响的大小也将有所不同,从而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迁移:多区域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研究迁移过程的决定因素,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模型。通常采用的迁入模型或迁出模型往往都有其局限性。本文通过建立多区域迁移模型,引入行为变量,用以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决定因子并考察户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省际迁移的诸多特征如迁移选择性、区域模式、动力机制等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距离、人口与经济变量起主要作用,这与整个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经济压力与人口迁移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提出了人口经济压力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人口经济压力做出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中国各个省市分为3种类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作者认为当代中国人口迁移与人口经济压力指标有密切关系,说明随着中国人口迁移环境的宽松,影响中国人口迁移的因子不只限于失业—就业之中。文章给出了中国人口迁移与经济系统关系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为定量分析人口迁移规律、区域人口预测等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放以来,随着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内地、边疆和沿海地区涌现出许多新的城镇。尤其近几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农村经济繁荣,市场活跃,乡镇企业大发展,促进了小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表明,到1984年底,市镇总人口已增加到32723万人。与1982年相比,短短的三年里,城市人口共增加了  相似文献   

11.
试论区域经济差异对广东人口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是全国以及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关注于1978年以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及其对广东人口迁移的影响。其中运用了一些相关资料和统计方法,对区域经济差异对广东的人口迁移的影响进行了一些讨论分析,寻求产生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人口城镇化过程自1978年起开始加速,首先是以设市城市的人口增长带动的。但从1983年起,城镇化结构急剧扭转,建制镇人口的增长在解放后第一次成为城镇化的引擎。仅一年内,镇人口从6,234.8万猛增到13,447.4万,使镇人口在市镇总人口中所占份额由27%一跃而至40.7%。1985年镇人口又增加了3,185.8万,人口份额继续上升了3.3%,仅仅几年内,以市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标志的城镇化水平由1976年的17.9%猛增到  相似文献   

13.
<正> 在人口分布中,各地区的人口不断发生变化,除人口的出生和死亡的变动外,还有人口在各地区间的移动。由于动机和目的的不同,人口移动有许多类型,如每天往返于两地间的单次流动、多次流动和返回原地的流动,以及周期性流动、短距离流动、长距离流动、永久性移居,等等。这种人口在地理位置上的变更,统称为人口流动。在人  相似文献   

14.
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彭勋教授等编著的《人口迁移与社会发展——人口迁移学》(以下简称“彭著”)一书问世了,这是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5.
中国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人口迁移是人口和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心理状态(包括社会心理、个人心理)都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但在影响人口迁移尤其是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随着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区域经济水平差距的扩大,中国人口迁移也日益活跃,自发性迁移在人口迁移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而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次全面提供了中国人口迁移的详细数据,使我们能够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基本状况。本文将以省区为基本单位,对中国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水平、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人口迁移空间模式分析杨有社,李树茁一、资料与方法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人口迁移日益活跃,在迁移时空特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迁移的性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指令性迁移的比重不断下降,自发性迁移的比...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近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并指出当前学科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研究着重探讨未来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及重点研究领域。十二五期间重点研究领域应在:人口迁移、城市化对经济推动作用的定量分析与评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下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研究,城市化过程中乡-城迁移人口的户籍制度改革设计,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人口分布与受害迁移预案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口迁移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18.
人口迁移是受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综合影响的一种社会现象,本文从社会、经济等因素入手,对影响陕西省人口迁移的指标因素,利用多元分析、主因子分析法筛选出主要影响变量,并建立人口迁移模型,从而分析陕西省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一、建模指标、数据来源及数据预处理从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来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四大类: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结合我国统计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首先从各指标体系初步选择若下指标,为防止遗漏,应尽可能多选、并对选中的指标进一步细分、归纳如下:卜利反映入D与…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人口发展与人口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国土面积997.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2位.1991年6月1日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2729.7万,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74人~*,在发达国家中仅略高于澳大利亚.1965—198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4%,发展速度仅低于瑞士、日本居发达国家第3位.作为一个地域面积广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速度快、人口密度低的发达国家,在加拿大人口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口迁移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利用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深入分析城乡人口迁移时,必须充分注意这次普查关于迁移人口调查统计口径的限定,尤其不能忽视以下两点:1、这次普查登记的迁移人口是指1985年7月1日常住地与1990年7月1日常住地比较.发生跨县、市变动的人.即不包括县、市内特别是县内城乡迁移人口.但以往有关调查研究表明.80年代中国城乡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村人口向市镇的迁移已经转为以向镇的迁移为主,而在向镇的迁移中又以就近迁入县内小城镇为主。这次普查因口径限定,未能充分显示这一重要特点。2、在城乡迁移人口普查数据的汇总表中,迁移人口的原常住地即迁出地按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类型“城市街道、镇、乡”划分,而现住地即迁入地按“市、镇、县”划分,由于“市”中除城市街道外还含有市辖镇和市辖乡,因此,上述迁出地与迁入地划分中的三类相应地域并非严格的同地域口径。在非同地域口径基础上求得的城乡人口净迁移数量难免会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